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你不得不承認 毛澤東實現了幾代精英的共同理想

—《中國的出路》之四十八:改良主義不可行

作者:

現在很多人已經意識到了改良不可行。但是,還是有不少人以為改良還有希望,還在指責主張革命的朋友。這裡邊有些人是共產黨專門製造謠言的特務,這個行當是中共特務機關的傳統行當。這些人放在一邊不論。另外的大部分執迷不悟者,是好心辦壞事的東郭先生。他們是出於好心但是不切實際,結果是幫了惡人騙了朋友。

 

我這麼說他們肯定不服氣。改良有什麼不好,難道非得要血流成河,殘垣斷壁才讓你們滿意嗎?這個指責可是夠嚴重的:你們不懷好意居然反對天上掉餡餅,是可忍孰不可忍。孰不知天上掉餡餅固然是美的太,只是不現實。現實是什麼呢?就是從毛澤東開始,到鄧小平、趙紫陽都在嘗試著改革,甚至改的幅度也不小。無奈一黨專政這個現實,不可能改得好。所以大家才要民主,要人權,要以革命的手段恢復本來就屬於老百姓的各項權利。這就是現實。

 

說鄧小平、胡耀邦搞改革大家都知道。說毛澤東搞改革大家可能會打個問號。他不是自稱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嗎,怎麼就成了改革呢?咱們不要以共產黨的宣傳為準則,仔細分析一下就明白了。改革和革命有什麼區別呢?區別就在於改革和改良都不觸及根本的原則,也就是不觸及專制的本質。而革命要改的恰恰是專制的本質。毛澤東的所謂革命觸及了無產階級專政的本質了嗎?沒有。所以無論他折騰得有多兇猛,至多也不過是改良而已。

 

看看文革的現實就知道了。焚書坑儒破四舊,那是五四運動的理想。要徹底消滅中國傳統文化,全盤西化,才能夠實現西方的民主或者社會主義,這是五四前後那幾代知識精英的共同理想。毛澤東是真正徹底實現了這個理想的人,這才帶來一場文化上的浩劫。毛澤東發動文化革命時中央委員們一致通過無異議,正是因為這是他們的共同理想。

 

中共實現一黨專政之後,很快就腐敗專權,引起人民的反感和反抗。打倒這些腐敗分子,讓人民直接民主,搞個什麼巴黎公社之類的玩意兒,這也是那一代共產黨人的理想。毛澤東在文革中也作了實驗,最後以失敗告終。中共奪取政權後的前十七年,搞蘇聯式的計劃經濟不徹底。毛澤東認為經濟發展不理想的原因在此,而不是相反。所以文革時期的最大動作,是徹底實行了計劃經濟,連農民的自留地都當成資本主義的尾巴割掉了。結果是經濟陷入了困境,人民的生活逐年下降。唯一的例外是東北人民歡呼的李半斤代替了陳三兩。每個月增加了二兩食用油就是莫大的幸福了。

 

不但沒有任何證據說明文革改變了一黨專政,而且它恰恰是加強了一黨專政和個人獨裁,所有人都承認這個事實。所以無論折騰得動作有多大,那也是一場改良,不是革命。而且也可以說明毛澤東並不是為了奪權才發動文化革命,奪權只是他的目標之一,而且很容易就完成了。之後,他的大部分時間和大部分的努力,是為了改革不合理的現實,實現他們那一代人年輕時為之奮鬥的理想。從這個角度看,毛澤東的確是個理想主義者。他的執迷不悟,是他和林彪等人決裂的根本原因。正是林彪的反叛,促使他在內心承認了失敗,給後來的華國鋒、鄧小平留下了繼續改良的機會。

 

華國鋒比較愚鈍。老毛不承認錯了,華就真的以為沒錯,而且愚蠢到以為老百姓山呼萬歲是真心的。結果把改革的機會留給了鄧小平。當時大部分的老百姓並不支持我們要求革命的呼籲。他們並沒有意識到病根在於一黨專政。他們善良地以為改良一下損失比較小,何樂而不為呢。於是鄧小平獲得了幾乎是上下一致的支持。他的動作其實不比毛澤東小,他改掉了除了一黨專政以外的所有共產黨制度,包括史達林主義的根本計劃經濟制度。但他不說這是革命,而謙虛地說這只是改革。

 

確實,從理論上講鄧只改掉了共產黨制度的一半,保留了更加根本的一黨專政。所以也只能說是改良,不能說是革命。黨內黨外都有一大批人企圖以改良為藉口觸及一黨專政。鄧毫不手軟地加以鎮壓,即使對他親自提拔的前後兩屆總書記也不手軟,即使發動軍事政變也毫不猶豫。鄧小平忠實地執行著老毛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

 

結果和老毛同樣的命運,鄧在晚年不得不在內心承認自己的失敗。當然也和毛澤東一樣,鄧在口頭上絕不會認錯。這可能是所有獨裁者的共同性格吧。還要繼續改良嗎?還有什麼可以改良的呢?大部分仁人志士們都看得再清楚不過了。能改的都嘗試過了,再聰明也搞不出什麼新花樣了。所以有人竟然搞起了毛澤東玩剩下的什麼唱紅掃黑。這種食人唾餘的政治弱智,只能成為歷史的笑柄。

 

剩下的出路只有一條。這就是改掉一黨專政的政治體制,這只能是革命。而且無論用什麼方式結束一黨專政,都是革命。人民造反是革命,流血的政變是革命。就是機會很小但還有可能的不流血的政變,也是革命。只有改掉一黨專政,中國的大部分問題才有解決的可能。否則,很難改掉一黨專政帶來的所有弊病。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魏京生基金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127/233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