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二戰傳奇女間諜的百歲人生:原為豪門少奶



「二戰」傳奇女間諜的百歲人生

南希·韋克,因為面容姣好又極富個性,被譽為「最勇敢的美女間諜」,是納粹出價500萬法郎懸賞通緝的「黑名單」第一人。戰後,她獲得多國榮譽勳章,她的故事屢被改編成小說、電影。

豪門少奶做間諜

南希天性中有著冒險和勇敢的品質,明星般的面容下更有機靈的頭腦。16歲時,她身揣200英鎊離家出走,這點錢還是她姨媽去世時的「遺產」。不過,南希很快找到了一家醫院干起了護士,由此開始了獨立生活。

雖是家中的小女兒,南希卻並非嬌生慣養,骨子裡非常反叛。她一邊在醫院打雜,另一頭還完成了大學學業。畢業時20歲,因為可以滿世界跑,她也干起了父親的職業,並作為一名自由記者只身前往英倫。 移居法國後,她邂逅了比自己大14歲的亨利·菲奧卡——一個有錢的企業家、花花公子。亨利拜倒在南希的石榴裙下。1939年11月,27歲的南希嫁給了亨利。

這場愛情生不逢時,戰爭讓他們顛沛流離,本可以做闊太太的南希看到了更多人的苦難——在法國七萬多猶太人被納粹槍斃。亨利為南希在馬賽買了一棟別墅,但實際上用來庇護抵抗軍和難民。南希攜帶衣物、現金和偽造的公文奔走於法國南部,買了輛救護車幫助1000多名抵抗軍、難民從法國邊境逃往西班牙。

正是在和平旅館的美式酒吧,南希遇到了一位法國當局從納粹獄中假釋的英國軍官,後者立馬邀請她加入英國特別行動處(簡稱SOE),幫助盟軍飛行員、難民和戰俘從法國轉移至英國。

「女神」頂得上五個師

組織里出現了叛徒,1943年11月,南希的行蹤被泄露。亨利對她說:「你必須走,我去買點東西,馬上回來找你。」這卻成了他們的永別。被抓的是亨利,這位公子哥受盡納粹的酷刑,打死都不願透露妻子的下落。

「早在1937年,我於維也納的一個商業廣場上,親眼目睹了納粹將十來個猶太人綁在一個大輪子上轉動,士兵還不斷抽打他們。當時我是個記者,試圖用手中的相機把這一幕記錄下來,但德國人當場就將它收繳了。」從此她便堅定了一個信念,只要一有機會便會阻止納粹的暴行,「即便是微不足道,愚不可及,或者險象叢生,都要幹下去,我從未怕過」。多年之後,她回憶起當時的情形,說道:「我痛恨戰爭與暴力,戰爭還是來了,真想不通為什么女人只能向前往戰場的丈夫揮手作別。」

加入SOE之時,南希接受了英國國防部的集訓,包括體能、求生技巧、跳傘、槍枝使用、暗殺以及密碼傳送等項目。據戰友回憶,「她是我見過的最有女人味兒的戰友,但南希打起仗來頂得過五個男人」。更有軍官稱讚,「她的力量相當於五個師。」

南希曾回憶說:「或許是我善於逃脫,納粹叫我白鼠,戰友里還有人叫我大白兔呢。」因為南希足智多謀,總是從納粹的關卡或圈套中熘走,被德軍冠以「白鼠」的名頭,併名列「黑名單」榜首。有時她會利用美人計轉移對方注意力,謊稱自己是某個蘇格蘭軍官的表妹,包里還藏著兩百磅的非法豬肉,很淡定地跟蓋世太保軍官閒扯。

其實最初加入SOE時,隊友們曾笑這位豪門少婦只是個會煎火腿腸的「花瓶」。最初SOE只有500來人,其中有39位女性(11位在納粹集中營中喪生)。至1944年,南希發展了7000個部下,他們的任務是聯合法國游擊隊給納粹製造混亂,為一個月後的盟軍諾曼第登陸打掩護。南希親自帶隊,偷襲了蓋世太保的總指揮部,還手刃了幾個哨兵,但她其實「不太喜歡徒手殺人的感覺」。

南希作風彪悍,隊友們都視她為女神。一次無線電在德軍的轟炸中受損,她立馬騎上自行車,三天時間穿越500英里,並巧妙通過納粹的重重關卡,最終將這台與英國聯絡的無線電台修復。不過據她後來回憶,「這輛單車是我偷來的,也管不了那麼多。」 而年邁時,這位女英雄卻靠變賣勳章度日。

韋克是獲得盟國授予勳章最多的女性。唯獨在她視為祖國的澳大利亞,韋克卻長期沒有得到公正的評價。澳大利亞政府的理由是她並非正宗澳大利亞人,而且從來沒有作為澳大利亞軍人參加過戰爭。

2001年,韋克離開澳大利亞前往英國倫敦,並在一家酒店長住了下來。此時的韋克貧困潦倒,為了支付酒店費用,她不得不以7.5萬英鎊的價格賣掉了所有榮譽勳章。

2003年,澳大利亞政府決定為韋克頒發澳最高榮譽獎章。而此時的韋克已是91歲高齡,定居在英國倫敦。澳大利亞總督米歇爾·傑弗瑞在出訪倫敦時,親自向她正式頒發坎培拉榮譽勳章。韋克的事甚至還驚動了英國查爾斯王子。據悉,查爾斯後來幫她交付了所有酒店費用。坎培拉政府還為韋克僱請了一名鐘點工,照料她的起居。

2011年8月7日,南希·韋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傳奇女間諜在倫敦一家醫院辭世,享年99歲。 

澳大利亞總理朱莉婭·吉拉德8日發表聲明,評價南希·韋克「特別勇敢,足智多謀,敢於冒險,挽救了數以百計的盟軍生命,協助法國終結納粹占領歷史」。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本站綜合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128/233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