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清華大學教授詬病:中國的貧富差距竟達65倍



  孫立平提出的貧富差距,包括收入和財富等兩部分。據他研究,近年農村生活雖有改善,但其進展不過是政府「狹小空間中的有限騰挪」,因為社會的基本利益格局已經固定,「很多既得利益都碰不得」。


  他舉出一組驚人數據稱,壟斷性部門職工僅占全國職工總數的8%,但他們的工資、獎金、津貼加上福利,竟高占全國工資總額的55%;據中國科學院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政府投入的醫療費用中,80%主要為八百五十萬的黨政幹部服務;全國最高10%家庭的人均收入為9.7萬元人民幣(下同),而最低10%家庭的人均收入是1500元,兩者差距約65倍,以權謀利的「灰色收入」是拉大貧富差距的主因。

  孫立平呼籲,對涉及國有資產和國有資源轉讓環節的監督,並防止財政收入濫用和國有資產流失為當務之急。他還說,「三公消費」(公款吃喝招待、公務車消費和公費出國等三項)實際上是將公共財政支出變成私人消費,是造成貧富差距擴大的另一個主因,為此政府應減少向公職人員發放住房補貼,並取消專門向公務員和某些事業單位人員提供的國民住宅。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中國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611/249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