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的好日子到頭了 政府靠「吹泡泡」救市



  以「大敗局」、「激盪30年」等著作研究大陸企業興衰聞名的吳曉波,周末出席上海一場論壇時表示,目前中國大陸從政府到民營企業,對中國經濟的未來都瀰漫著一股悲觀的氣氛。


  今年第二季以來,包括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等海外媒體,也再次出現中國經濟即將崩潰的論點,甚至有部分大陸學者認為,中國將進入長達10年的經濟低迷期。

  吳曉波指出,這主要是過去30多年帶動中國經濟發展的3部發動機:外貿、內需消費與投資,如今全部停擺。

  受歐美市場崩潰、新興市場增長乏力影響,目前對於提振出口大陸從中央到地方都無能為力。反映大陸出口前景最具代表性的廣交會,即便在廣東省政府的努力下,來自歐美的訂單依然下滑14%。

  至於內需消費的兩大重點:房產和汽車,現在看不出大陸中央在房地產領域有「開閘」(放寬宏觀調控)的準備。

  至於汽車銷售方面,大陸汽車市場在2009、2010年銷售情況非常好,2009年中國汽車產銷量成長率分別達到48.30%和46.15%,並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但今年1至7月汽車銷售量僅成長3.56%。此外,大陸許多城市的百貨業今年也出現歷史性的下滑。

  因此,吳曉波預期,儘管大陸本屆政府已經進入看守期,即將在明年3月交棒,但鑑於從中央到地方現在都感覺到「快過不下了」,為了要讓經濟儘快走出危機,大陸官方所能倚靠的辦法還是印鈔票及大規模啟動固定資產投資。

  吳曉波指出,「胡溫」十年任期第三度由政府啟動的大規模投資,早於5月就開始,包括鐵道部重新推動人民幣2兆元(約3146.73億美元)的鐵路建設,發改委也先後批准上百項重大投資計畫。

  過去一個月內,貴州、江西、湖南、重慶、天津等地方政府更紛紛效法,重新燃起驚人的「投資衝動」。例如中國第二窮的省份貴州,2011年GDP僅人民幣5600億元(約881億美元),卻宣布要投資人民幣3兆元(約4720.1億美元)建設當地的旅遊業。

  吳曉波說,總體來看,大陸官方此次走出經濟危機所採取的辦法依然是靠製造泡沫。因此,他認為,2013年中國經濟又將是另一次「泡沫化的一年」,至於由此衍生的問題與矛盾,只能留待下一屆政府解決。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830/258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