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金庸小說之外的丘處機

作者:

宋臨安府縣官王道乾屢次勾結金人,惹來天怒人怨,全真派長春子丘處機道長看不過眼,決心為民除害,遂夜探王府,將王道乾刺殺之後攜著王道乾之人頭到處藏匿。宋兵四處追殺丘處機,丘處機藏身於郭嘯天與楊鐵心家內。

這是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開篇涉及到的故事。

棲霞市原人大主任、棲霞市丘處機研究會會長慕旭認為:在金庸的小說中,丘處機只是一個武功過人的俠客式的人物,而歷史上,丘處機則是一個「一言止殺」的政治家和讓全真教達到鼎盛的思想家。

長春真人西遊面聖

圖片來源:《丘處機略傳》(港版)連環畫

在《射鵰英雄傳》裡,成吉思汗與丘處機的相見,是由郭靖穿針引線而完成的。其實,在歷史上,成吉思汗與丘處機的相見,是經由成吉思汗的侍臣劉仲祿介紹的。

公元1219年5月,元太祖成吉思汗帶兵討伐花剌子模國,當他走到乃蠻國的時候,經他的侍臣劉仲祿的推薦,知道了丘處機的事跡,被丘處機的盛名所吸引,於是就派遣劉仲祿持詔帶領蒙古兵二十騎,懸虎頭金牌,金牌上刻著「如朕親行,便宜行事」,至山東敦請丘處機。當時噎72歲高齡的丘處機欣然答應了成吉思汗的邀請,決定第二年上元節後,就跟從劉仲祿西行覲見。

關於成吉思汗為什麼請丘處機,慕旭認為,絕不是像《射鵰英雄傳》中經由郭靖的偶然引見那麼簡單。「當時丘處機噎是全真教的一代宗師,在當時是能夠長生、濟世的能人。成吉思汗熱情邀請丘處機,也有兩方面的考慮。」慕旭說,當時成吉思汗的部隊攻城略地,打下天下之後,尋求治國之策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所以找丘處機一方面是問治國之策;另外,當時成吉思汗已到晚年,面對萬古基業,越來越想長生不老,而全真教有長生不老之術,丘處機更被傳為噎是300歲的「活神仙」,成吉思汗也想請「活神仙」教授自己長生不老之術。對於丘處機這樣的「活神仙」,連成吉思汗這樣的英雄也是非常尊敬的,成吉思汗的詔書寫得很謙虛:「惟先生將咳嗽之餘,但授一言斯可矣。」

因為在丘處機西行覲見成吉思汗的時候,成吉思汗的部隊還在一直往西進攻,所以自公元1220年2月至1222年3月,經過兩年多的長途跋涉,丘處機才見到成吉思汗。果然,成吉思汗寒暄之後就迫不及待地問:「你大老遠地來到這裡,有什麼長生之藥送給我嗎?」丘處機回答說:「只有衛生之道,而無長生之藥。」意思是說,可以想辦法鍛鍊身體延年益壽,而沒有長生不老的藥,丘處機的實事求是讓成吉思汗非常欣賞。

自1222年10月開始,成吉思汗曾經三次向丘處機問道。丘處機的得意弟子李志常根據丘處機西行經歷寫成了《長春真人西遊記》,其中對成吉思汗三次向丘處機問道有記載,這三次問道的時間分別是10月15日、10月19日與10月23日。《玄風慶會錄》對這三次論道的內容,都有非常詳細的記錄。

為什麼謝宋、金而拜蒙古?

研究丘處機十多年的慕旭說:「在《射鵰英雄傳》的描寫中,丘處機只是全真教的一個道長,而在歷史上,丘處機可是當時多個統治者的『香餑餑』,南宋、金還有蒙古方面的成吉思汗都在請丘處機出山,丘處機只是答應了成吉思汗。」

齊魯文化研究中心趙衛東副教授分析說,統治者請丘處機出山問道,目的無外乎「長生」、「濟世」,肉體的長生不老當然是不可能的,而要「濟世」救民,當時噎「大勢已去」的南宋與金,顯然不是合適的「下家」,丘處機接受蒙古方面成吉思汗的邀請也在情理之中。

公元1216年,金宣宗命令東平監軍王庭玉持詔,請丘處機至汴京。眼見金兵連連戰敗,步步退卻,丘處機深知金大勢已去,依附於它並不能改變當前的形勢,也不能實現他救萬民於水火的想法。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丘處機婉言謝絕了金宣宗的邀請,他說:「我遵循天理而行,天讓我行,我不敢違抗。」言下之意,現在天意還不允許我行。

此後,南宋、金兩方多次邀請丘處機出山而不得。公1217年8月,南宋方面江南大帥李全與彭義斌奉宋寧宗之命,赴萊州昊天觀禮請丘處機,仍然被他謝絕,丘處機說:「我的行或不行,只有上天說了算,這不是你們所能知道的,我肯定有留不住的時候,到那時我就會離開,但現在時機還沒有成熟。

丘處機救了多少中原人?

在西行覲見成吉思汗的途中,丘處機不斷有詩寄呈中原道友,以表明其西行覲見成吉思汗的目的與想法,其中一首詩云:「……我之帝所臨河上,欲罷干戈致太平。」齊魯文化研究中心趙衛東副教授認為,其中的「欲罷干戈致太平」,應該是丘處機西行覲見成吉思汗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救中原人民於水火,使他們免於身受殺戮之苦。

清朝乾隆皇帝曾經為丘處機寫過一副對聯,其中下聯是「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一言止殺」就是勸說成吉思汗不要濫殺。由於蒙古有尊天敬天的傳統,丘處機在為成吉思汗講道的過程中,往往投其所好,以此進言,勸諫成吉思汗止殺。而丘處機勸成吉思汗止殺的目的卻是為了保民,希望成吉思汗能夠改變以蒙古鐵蹄踏平中原的想法,從而使中原人民免於殺戮之苦。據《元史·丘處機傳》記載,當成吉思汗問丘處機「何為為治方」時,丘處機答以「敬天愛民為本」。

在成吉思汗身邊呆了一年之後,丘處機自北印度回歸中原。雖然當時戰事頻仍,成吉思汗還是派出騎兵五千,予以護送。為了表達對丘處機的尊崇,成吉思汗賜丘處機虎符璽書(在帝王的習慣上,這等於封王封侯),號神仙,爵大宗師,讓他「掌管天下所有的出家人」。

成吉思汗封丘處機為「活神仙」,不僅讓全真教的地位達到鼎盛,也拯救了大批中原人,根據《元史》的記載,「由是為人奴者,得復為良。與瀕死而得更生者,毋慮二三萬人。中州人至今稱道至之」。

用齊魯文化教化成吉思汗

趙衛東認為,丘處機西行覲見成吉思汗的目的主要有三個,其一就是救中原人民於水火,使他們免於身受殺戮之苦,這也就是「欲罷干戈致太平」所要表達的意思;其二就是宣講中原文化,以中原文化來教化尚處於較落後狀態的蒙古貴族,丘處機曾有詩云「道德欲興千里外」,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其三才是弘揚全真道

丘處機自小生活於齊魯大地,濃厚的魯文化與齊文化氛圍,對丘處機思想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他在接受道家與道教思想的同時,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薰陶。丘處機攜弟子西行期間,沿途經過現在除中國以外的9個國家,丘處機和弟子一路講道而去,還把部分弟子留在當地建立道觀,這期間不光道教文化得到傳播,中原文化、齊魯文化也在無形中得到廣泛傳播。

相對於中原文化而言,當時蒙古族的文明程度較低。丘處機曾經借雷擊震斷航橋的事,結合蒙古人原有的尊天敬天的信仰,趁機勸說成吉思汗重視孝道,這顯然是儒家文化、齊魯文化在起作用。

1222年11月,成吉思汗班師東歸,丘處機也扈從而東。12月底,當走到霍闡沒輦的時候,忽然有座橋在午夜受雷擊而從中間斷裂,這對於正在行軍征戰中的成吉思汗來說,可不是小事,成吉思汗懷疑這是一個不祥的徵兆,於是就向丘處機諮詢這件事,丘處機藉此機會趁機進言勸說成吉思汗在蒙古推行孝道。丘處機對成吉思汗說:「常聽人們講『三千之罪,莫大於不孝』,我聽說國人多不孝敬父母,這座橋在午夜突然被雷擊斷,就是上天因國人不孝敬父母而給予的警告,皇帝您可以用您的威嚴與聖德,告誡您的國人應該孝敬父母。」成吉思汗聽完丘處機的分析,認為非常有道理,於是就頒布聖旨,曉諭國人謹遵丘神仙所說。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地理論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903/259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