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楊尚昆楊白冰被扳倒的內幕


  
軍隊高級將領根本不拿正眼看江澤民,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鄧小平給江澤民安排的「顧命大臣」楊尚昆取笑江一摸槍就哆嗦,還不知射擊是什麼滋味。「碰頭會」上,楊白冰透露了鄧身體不好,討論江澤民能不能勝任軍委主席一職。楊白冰提到中共黨內外反對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的人很多,提出鄧百年之後軍隊如何保駕護航、貫徹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的問題,請與會者談談各種設想和應變之道。這些人毫不留情的數落江澤民反對改革而又平庸無能,對軍事一竅不通,沒有魄力,無法勝任軍委主席的職務。
  
江澤民得知這一消息後,驚恐失措,對楊白冰更加咬牙切齒,此後一直想置楊氏兄弟於死地。曾慶紅倒覺得此事是個機會,可大做文章,借鄧刀殺楊氏兄弟。於是江澤民一邊向外面散布謠言,一邊向病中的鄧小平多次告「御狀」,說楊氏兄弟已經有跡象奪鄧的權,心中非常憂慮。幾次吹風之後,鄧小平開始懷疑,再讓人去打聽,果然外面有這種說法。於是楊氏兄弟失去了鄧的信任。
  
4﹒謠言惑眾搶班奪權
  
為了迎接中共十四大,中共中央就各級領導班子成員進行選拔。9月7日至10日,中央軍委召開會議,討論軍方在十四大上的人事安排。掌握軍隊人事組織大權的楊白冰列出了提拔100名中高級將領的名單,交給劉華清和楊尚昆批准之後,然後交給江澤民審核批准。江澤民和曾慶紅對名單進行一番分析之後,覺得這是離間鄧楊的大好機會,於是扣而不批楊白冰列出的名單。
  
江澤民和曾慶紅為了離間鄧小平和楊尚昆之間的關係,採取多方位進攻的方式。鄧小平晚年深居簡出,深受其子女的影響。身為太子黨一員的曾慶紅深知這一點,於是策劃利用鄧的子女來離間鄧楊之間的關係。曾慶紅通過同是太子黨的朋友劉京和俞正聲,讓他們和鄧朴方聯繫。劉京是文革中造反派頭頭,是「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的「血統論」原作者之一,也是曾慶紅的校友(北京工業學院,即後來的北京理工大學),當時任昆明市市長;俞正聲當時任青島市市長。俞正聲和劉京曾先後擔任過鄧小平長子鄧朴方的中國殘疾人理事會副理事長。在曾慶紅的授意下,俞正聲和劉京在和鄧朴方見面時,故意聳人聽聞,大談「楊家將」的危險,要提防他們。隨後,曾慶紅親自和鄧朴方會面,強調江澤民忠於鄧小平,有能力,只是被楊氏兄弟架空,無法施展。尤其是針對楊白冰的「100人名單」,曾慶紅對鄧朴方說,楊尚昆、楊白冰的勢力過大,要在軍隊內徹底替換「老爺子」(指鄧小平)的人馬,這非常危險。針對趙紫陽可能復出的問題,曾慶紅說,趙紫陽如果復出擔任政協主席,實際上是「老爺子」間接承認錯誤,而且楊尚昆在「六四」問題上內心矛盾,有較明顯的平反意圖,一旦楊尚昆與趙紫陽聯合,整個形勢就翻過去了。曾慶紅針對鄧小平的政治心病,「對症下藥」,在「六四」問題上大做文章,離間鄧楊關係。曾慶紅進一步恐嚇鄧朴方說,那樣的話,政局就要失控,「老爺子」就會被秋後算帳。
  
與此同時,江澤民、曾慶紅更加緊搜集打擊楊氏兄弟的黑材料,一方面越發在暗中鼓動擴散楊白冰所提「100人名單」事件,另一方面繼續在私下叫人散布謠言。一時間北京針對楊尚昆、楊白冰兄弟謠言四起,說「楊家將不可一世」,「楊尚昆想取代鄧小平」、「楊尚昆、楊白冰試圖搞一場不流血的政變」、「鄧小平將不久於人世」、「楊尚昆想當軍委主席」等等。
  
中共軍隊中本來山頭林立,矛盾錯綜複雜,一些人對楊尚昆、楊白冰兄弟不滿。於是江澤民、曾慶紅找來張愛萍、汪道涵等人,讓他們聯絡軍中反對楊氏兄弟的勢力,向鄧小平打小報告,說楊氏軍中勢力太大,有篡權的野心,建議改組中央軍委,解除「楊家將」的軍權。
  
5﹒逃過一劫
  
楊尚昆見江澤民扣住「100人名單」,問江澤民為什麼不批,江澤民回答說要請示鄧小平。曾慶紅和鄧朴方見面之後不久,江澤民帶著總政治部副主任于永波一起親自拜見了鄧小平,當面向鄧小平指控楊氏兄弟有野心,要奪取軍權,當時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也在場。
  
江澤民、曾慶紅通過多方渠道把楊氏兄弟要「奪軍權」和「平反六四」的消息從四面八方傳到了鄧小平的耳朵里。鄧小平覺得問題嚴重,尤其是經過了這一場病,意識到要對後事進行安排,既要在十四大上確保改革開放的路線,又要防止「六四」被翻案,死後被鞭屍。在江澤民一連串的刻意效忠假象下,鄧小平完全中了江澤民和曾慶紅的陰謀毒計,加上陳雲薄一波的反對,事到如今,鄧小平也只好放棄了原來的主張,打消了撤換江澤民之意,並且廢除了楊氏兄弟的軍權,舉薦劉華清、張震等老軍頭輔佐江澤民執掌軍權。但鄧小平內心深感江澤民靠不住,只能作為過渡人物,要從長遠打算,挑選年輕的「跨世紀接班人」。在中共十四大上鄧出人意外地給江澤民安排了接班人──四十九歲的胡錦濤。給接班人安排接班人,在中共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鄧小平在世就隔代指定第四代接班人胡錦濤,這當然是出於對江澤民這個「第三代領導核心」的不信任。胡錦濤是鄧小平欽定的「王儲」,這幾乎是個公開的秘密。可是,江澤民在讓庫恩寫的傳記中,完全抹煞鄧小平隔代指定的這一事實,一如既往的篡改歷史。傳記中稱「可以說我(江澤民)在10年前就看中他(胡錦濤)了」。江澤民賴著不下台引發百姓廣泛的厭惡。可是,傳記中卻用江澤民熱愛領導「年輕化」來給江的臉上貼金,江澤民說自己「經常有一種與大部份西方領導人不是一代人的感覺」,「期望任命胡為國家副主席能改變中國的國際形象」,把人們早就預料的事情說成「很可能沒有人想到我們會選擇胡錦濤。」江澤民的種種醜事都能通過傳記重新打造,為自己粉飾貼金。
  
據劉華清回憶,在十四大召開前夕,已經退休的鄧小平於1992年10月6日給中央政治局寫過一封信,談到了對中央軍委人事安排的意見:「今後主要由劉華清、張震兩位同志在江澤民同志領導下主管軍委的日常工作。將來挑選接班人的工作,需要熟悉軍隊的人來承擔責任。」鄧小平在信中對新一屆軍委領導班子有個具體方案。
  
中共十四大在1992年10月12-18日在北京舉行,楊氏兄弟出人意料地被剝奪了軍權。楊白冰明升暗降,成為有名無實的政治局委員。
  
鄧小平雖然老謀深算,但是這次卻栽在小輩江澤民和曾慶紅的身上,中了兩人的陰謀詭計。從此以後,親密無間的鄧、楊兩家斷絕了來往,鄧小平和楊尚昆之間60年的友情在中共殘酷內鬥中付之東流。事實上,鄧小平砍掉胡耀邦、趙紫陽、楊氏兄弟後,等於是自毀長城,在黨內和軍隊中失去了最有力的助手。劉華清雖然忠於鄧小平,但是一方面年事已高,另一方面能力有限,在政治鬥爭中不是江澤民和曾慶紅的對手,幾年後也遭到江、曾的整肅。
  
6﹒兩副嘴臉
  
江澤民一向兩面三刀,用人時卑躬屈膝,不用時落井下石。這裡有必要回顧一下江澤民對楊尚昆兄弟的態度變化。1989年11月的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上,鄧小平辭去了軍委主席的職務。江澤民在就職演說中再三表示「沒有心理準備」,「力不從心」,「沒有做過軍事工作」等等。江澤民還一再向楊家將表忠心。他表示由楊尚昆任軍委第一副主席,楊白冰任軍委秘書長是他自己做好工作的「有利條件」。十幾天後,江澤民的講話被放在頭版以通欄的形式發表在《人民日報》、《解放日報》等各大官方媒體上。
  
江澤民將自己卑謙的態度高調、明確地發表在官方頭版上,無疑表明江對楊家將是十分討好、甚至是卑躬屈膝的,但後來那個在鄧小平面前告楊家將黑狀的,卻恰恰又是同一個江澤民。
  
這種前恭後倨的變化也反映在江澤民對鄧小平家族的態度上。鄧活著時,江每次見鄧夫人卓琳,沒說話笑臉就先遞過去了;鄧小平逝世後,江澤民就狠狠地整了一下鄧小平的後人。江澤民自己有個「中國第一貪」的兒子,此時卻以貪腐為由威脅要拿鄧的兒子開刀,並剝奪了鄧家人對鄧小平言論的解釋權。
  
但當年江澤民進北京後,終於等到被鄧小平召進鄧府的那一天,當時的情景至今還讓太子黨們記憶猶新。當一臉謙卑、笑容可掬、局促不安的江澤民站在鄧小平面前的時候,在場的人根本沒拿他當回事,因為來巴結的人太多了,這副嘴臉實在不新鮮。鄧小平笑著向大家介紹了這位新面孔是總書記,在座的人依然一副不為所動、不以為然的表情,頂多朝他多瞥一眼而已。
  
江澤民進北京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盡辦法能夠進出鄧府。江澤民初入鄧府,人脈不熟,人事不清,對誰是鄧老的秘書、護士,哪個是鄧的外孫、親戚,甚至誰是勤雜人員、保全人員統統都搞不清爽。
  
儘管江澤民還無法知道這些人誰是誰,有什麼背景,但江本著一個原則:進了鄧家門無論見到誰都決不能得罪。
  
來鄧家的人太多了,像走馬燈似的熙熙攘攘、川流不息,這難不倒有豐富拍馬實踐經驗的江澤民。
  
在走廊里院子裡,無論見到誰,哪怕是個孩子,江都把腆著的大肚子收回去,微微側著身,滿臉堆笑,畢恭畢敬地說:「您先走!」這種過份的討好讓小孩子高興,讓警衛和燒鍋爐的害怕,說這個人很有心計,但也讓很多人感到反胃。
  
眾所周知,鄧小平抽菸特別厲害。為了他的健康,據說煙還是特製的。護士不但要保證讓他按時吃藥,還要提醒他少抽菸。當他又要抽時就勸阻說,剛才那支煙是什麼什麼時間抽的,請再等一會兒。雖然尼古丁沒有鴉片中毒那樣厲害,可是也讓人上癮。所以菸民們最不高興的就是菸癮上來卻不能抽。
  
當所有的人都好心地勸阻時,不會抽菸的江澤民卻麻利地從口袋裡掏出早已準備好的打火機,點著火遞到鄧小平的眼前,讓護士既錯愕又氣憤,但卻討得了鄧小平的歡心。
  
一般情況下,鄧家都是由護士或警衛給鄧小平端茶、遞水、拿拖鞋,那些被人侍候慣了的到鄧家來玩兒的小貴族們只知道管鄧小平叫「鄧爺爺」,可不知道應該幫他做什麼事情。這就給了江澤民不可多得的可乘之機。
  
江澤民常常在護士或警衛已經伸出手之後,仍衝到前頭去倒水或從地上拎起拖鞋來,讓那些工作人員伸著手進退兩難。
  
那些小貴族們至今仍津津樂道當年的總書記江澤民搶著倒水的笑聞。
  
但2001年8月22日鄧小平97歲冥誕紀念日的時候,照常理受恩於鄧小平的江澤民本應向媒體打招呼,多出一些歌頌的文章以顯示其不忘鄧恩人的提拔,再者給追隨者做個好榜樣,也可在人前留個好名聲。但是據中央宣傳部得到指示,江澤民竟然下令不准刊登紀念鄧小平的文章,過河拆橋、忘恩負義的本性暴露無遺。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江澤民其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0517/306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