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外媒:中國大學畢業生為啥找不到工作?

今年大陸高校畢業生人數為699萬人,是中共建政以來的歷史新高。最近「史上最難就業年」已經成為了中國大陸的流行語。外媒分析表示,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要歸咎於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家庭背景和關係造成的就業不公平待遇,以及失敗乃至已經崩潰的大陸教育體系。

《大西洋》:中國大學畢業生為啥找不到工作?

《大西洋》5月23日(周四)以「中國大學畢業生為啥找不到工作?」為題報導稱,根據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數據,今年大陸高校畢業生人數為699萬人,這是自中共建政以來的歷史新高。這個嚇人的數字與另一個緊迫的問題密不可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最新統計數字顯示北京市只有33.6%的高校畢業生簽了就業合同。同時,有報告顯示,大學畢業生就業前景黯淡。

報導稱,隨著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至7.5%,公司,尤其是中小企業,都顯示出了萎縮的跡象。數據顯示,就業機會比2012年下降了15%。

隨著中國大學畢業生面臨著暗淡的就業前景,在新浪微博、人人網和豆瓣網這樣的網絡社區上,表達不滿或抱怨的情緒高漲。最常見的抱怨就是在工作面試過程中畢業生面臨的不公平待遇。實際上,缺乏透明度,或運用關係在國企或公務員工作競爭中尤為明顯。

報導稱,較大比例的人認為政府應該對就業難問題負責。事實上,公眾一直都在批評中國高校盲目擴招。報導引用微博用戶@M3MStudio表示:「教育部應該感到愧疚,因為現在的學生學無所用。大學就像公司,老師就像老闆,學生只不過是大學和老師爭名奪利的工具。中國大陸的教育體系已經崩潰。」

中國專家:大學生就業困難主要有兩個原因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北京一家大型國企的人事部負責人林女士表示,今年大學生就業情況確實比以前更差:「好像是比較困難。我一個表弟和表妹剛畢業,要找人托關係,找好多人,才能在一些大的企業找到工作。否則要找好長時間。」

林女士表示,過去兩年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說明中國經濟並不像人們想的那麼好:「所以,中國的經濟好像是表面上挺好,但實際上還是很薄弱。從找工作角度看,好像是這樣,這麼多人找不到工作。」

多家研究機構估算,GDP每下降1個百分點,減少就業大約在100萬人。而中國GDP的增長速度已從接近兩位數下降到「七上八下」。經濟不景氣,企業自然養不了那麼多人,大學生就業自然就很難。

有中國專家分析認為,大學生就業困難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大學生數量增加速度快,過去十年大學生數量增長了三倍多;二是中國的經濟結構問題,中國需要大量初級勞工,而不需要受過高等教育的工程技術和科技人員。

中國產業結構以製造業為主,用不了那麼多大學生。雪上加霜的是,提供大量工作崗位的中小企業自身生存也極為艱難。

《金融時報》:中國失業率上升引發高層擔憂政治穩定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高層最近幾次精心安排的公開露面,顯示對中國經濟放緩、失業率上升的擔憂,特別是高等院校生畢業即失業,恐將影響中共政治穩定。

5月14日,中共主席習近平走訪了天津市人力資源發展促進中心,與現場的招聘人員和應聘大學生交談,了解實際就業狀況。

中共總理李克強5月13日表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突出」,「幫助所有高校畢業生找到工作是一項重要任務」。

報導認為,中國現代史上,心懷不滿的高校學生曾經多次領導運動,1989年「六.四」天安門廣場抗議即是一大例證。

專家:「六四」瘡疤令中共擔憂學生動向

中國問題專家伍凡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六四事件已經成為中共的瘡疤,每年這一時間都是中共敏感時期,而目前中共政權面臨多種壓力危機四伏,加上大學生難找工作,可以想像中共非常緊張,尤其對大學畢業生的動向非常關注。

伍凡表示:「當前中國就業率低了,這些年輕人要發泄,花了十幾年工夫,十幾萬學費,最後沒有工作做。怎麼辦?美國大學生上學是貸款,中國大學生四年讀書是交現金,結果找不到工作,不是火大嗎?怎麼活呢?年輕人失業往往是社會動盪的主要原因。」

伍凡舉例,阿拉伯世界的「茉莉花革命」就是因突尼西亞一個大學生失業最後自殺引起,導致全國暴動,中國社會也是這樣。伍凡稱,「現在90後的大學生不一樣了,看的多,聽的多,上網絡看的信息又多。他們要發泄起來,中共很難對付。」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0527/309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