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詩古文 > 正文

精粹帖子 千奇百怪的趣詩欣賞(完) -其他類

作者:
079疊翠詩
 
  疊翠詩:「八×疊翠詩」屬於寶塔詩。一三五七行的首尾二字相同,一二三層各兩行,第四層有四行,第一層每行二字,下面每層增加二字。有兩種讀法。一種是第一層順著讀,第三行開始由中間劈開,從第三字開始往右念,然後接第四行往左念,至中間接下一行的中間字往右念,如此一右一左的念下去,再由最後一行往上念,一直到第三行的中間。另一種讀法是由第一層的第二字開始,接第二行的第二字,下面方法同上,最後往上到第三行的中間,再接第二行的第一字和第一行的第一字。
  「八×疊翠詩」是倒數三四句的中心分別多出兩個×字,故名。共分四層,一二三層各兩行,第四層有四行,第一層每行二字,下面每層增加二字。
  八大山詩:是疊翠詩的改裝,形狀像飛雁體。八行,每行開頭為同字。  讀詩的「路徑」迂迴曲折,猶如從山顛沿徑下行,繼而又在另一側攀援而上。清代龔煒《巢林筆談》載,明嘉靖崑山鄔景和寫有一首《八山疊翠詩——游寫蘇州半山寺》,「高低寫作四層,壘成山形」。《八山疊翠詩——游寫蘇州半山寺》因描寫的是半山寺,故以八個山字嵌在半腰。

  八山疊翠詩·游寫蘇州半山寺 作者:鄔景和

     山山
     遠隔

    山光半山
    映百心塘
   山峰千樂歸山
   里四三忘已世
  山近蘇城樓閣擁山

  堂廟舊題村苑閬疑
  竹禪榻留莊作畫實

  絲新醉侑歌漁浪滄
  此詩與「盤中詩」相似。解讀方法是由上往下,然後再由右向左,轉折迴環而讀。可得詩一首:
  山山遠隔半山塘,心樂歸山世已忘。
  樓閣擁山疑閬苑,村莊作畫實滄浪。
  漁歌侑醉新絲竹,禪榻留題舊廟堂。
  山近蘇城三四里,山峰千百映山光。
 
 
               樓閣擁山疑閬苑
 
  清朝王爾烈寫了一首《游衡山》,全詩十排,每兩排一層,「塔尖」兩層,每層兩字;隨後每層遞增兩字;第四至第五兩層四排,每排八字而構成一首七律讀時先將頂層兩字中間向下垂直「劃」一豎線,將「山」「劈成」左右對稱的兩個半邊;再從右半邊頂端起讀。與前面各首讀法稍異的是,第二字不在塔頂,而即向下滑至第二排。下行至最底層後,又從右至左逐層向上「攀援」,至左半邊的「山(塔)」頂最後一字作結。

  游衡山 作者:清·王爾烈

     山山
     角下
    山八青山
    衡到角路

   山遠我灣高山
   衡說都響水流
   山間人人潺潺深山
   此宿夜寒般千鳥百
   他鄉客孤叫叫的行
   作莫人為難里萬人


  這首詩我以前見過,那時就知道讀法,其讀法如下:
  山下青山路角彎,高山流水響潺潺。
  深山百鳥千般叫,叫得行人萬里難。
  為人莫作他鄉客,孤寒夜宿此山間。
  人人都說衡山遠,我到衡山八角山。


  八詩疊翠詩

           詩詩
      學客
     詩為尋詩
     唐讀自苦
    詩好我知吟詩
    唐讀多計對作
   詩悲人言無施新詩
   為再莫君心勞就強
   酬菊醉勸力彩筆揮
   應還我憐池墨睡來

  這首詩是寫學詩苦,苦中有樂吧。讀法與王爾烈那首一樣。

  八柳疊翠詩

        柳柳
         相依
          柳郎淡柳
          唱眉婀黃
     柳下蛾娜楊柳
     影鴨鵝忙風拂
   柳塘倒映章台御柳
   香清溢池灞淺情人
   媚更因荷上肉枝別
   嫵增風春使每長意

  這首詩的讀法又與第一首相同了。
  柳柳相依淡柳黃,婀娜楊柳拂風忙。
  章台御柳人情淺,灞上肉枝別意長。
  每使春風增嫵媚,更因荷池溢清香。
  柳塘倒映鵝鴨影,柳下蛾眉唱柳郎。


  八峰疊翠詩
             峰峰
             蒼翠
          峰旋翠峰
          凌鳥遠連
      峰驚飛看奇峰
       流水綠煙籠盡
   峰趣映峰峰霧繞峰
   寰雲聳峰峰影露霞
   歌怪樹仙嵐作帳魂
   笙盪塔玉樓高帆飄

  這首詩的讀法與上一首相同
   峰峰蒼翠翠峰連,遠看奇峰盡籠煙。
   峰霧繞峰霞露影,峰嵐作帳魂飄帆。
   高樓玉塔盪笙歌,怪樹仙峰聳雲寰。
   峰趣映峰綠水流,峰驚飛鳥凌峰旋。
 
 
080火焰體
 
  火焰體詩是同頭七絕,圖形則是一七體寶塔,以其形似火焰,故名。全詩共12個相同的字,每句有3個,在圖中它們的位置是第一層無,第二層1,第三層2,第四層14,第五層25,第六層246,第七層136。在詩中它們的位置是第一句136,第二句135,第三句145,第四句136。讀法與寶塔詩恰好相反,寶塔詩是自上而下讀,火焰體詩則是自下往上繞著讀。
 


山 滿
桃 山 杏
山 好 景 山
來 山 客 看 山
里 山 僧 山 客 山
山 中 山 路 轉 山 崖



讀法如下:
山中山路轉山崖,山客山僧山里來。
山客看山山景好,山桃山杏滿山開。
 
 
              山客山僧山里來
 
詠春江月 作者:現代作家·剛剛

              
            春 罩
              船  春  網
            春  我  待  春
          濃  春  影  追  春
        意  春  風  春  愛  春
  春  迎  春  水  春  江  月


讀法與上詩相同:
春迎春水春江月,春愛春風春意濃。
春影追春春待我,春船春網罩春紅。
 
 
 
081飛雁體
 
  飛雁體:同頭體的五律或五言八句的古風可排成這種形狀。從形式上看是一種寶塔詩,讀法是左右開弓斜著讀,呈人字行,猶如雁陣,所以叫飛雁體。
  製法與讀法:凡五言同頭詩都可排成飛雁體圖。共八行,第一行二字,下面幾行一次增加二字,第五行與第四行字數同,第五行以下依次減二字,最後一行為二字。把同頭的字排在前四行的頭尾,其它字的排法按讀法進行。讀法:第一句從第一行第一字開始,向右斜向讀,即第二行的倒二字,第三行的倒二字,第四行的倒二字,第五行的倒一字。第二句從第一行第二字開始,向左斜向讀,即第二行的第二字,第三行的第二字,第四行的第二字,第五行的第一字。第三句從第二行第一字開始,向右斜向讀,第四句從第二行倒一字開始,向左斜向讀,下面各句依次交叉右斜、左斜的讀。

    
   
  
 
 
  
   
    

讀為:
山遠路又深,山花接樹林。
山雲飛片片,山草綠澄澄。
山鳥偷僧飯,山猿抱樹吟。
山僧請山客,山客繞山尋。
 
 
                  山花接樹林
 
 
082首尾吟
 
  首尾吟體(首尾重複):一句而首尾皆用之。明代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言:「首尾吟者,一句而首尾皆用之,」

  次黃山中首尾吟 作者:宋·楊公遠
  雙井源流綽有聲,襟期一片玉壺清。
  吟成物外風騷句,付與人間月旦評。
  隨柳問花知雅興,論心握手見交情。
  英雄標緻真難敵,雙井源流綽有聲。
 
 
               隨柳問花知雅興
 
  雲棲淨土匯語 作者:明·蓮池大師著
  其一:
  蓮池非是愛栽蓮,蓮是華中大覺仙。
  華發蓮生因帶果,蓮成華落實摧權。
  展開千葉全機現,攝入孤房眾德圓。
  醒盡長安紅紫夢,蓮池非是愛栽蓮。
  其二:
  蓮池非是愛栽蓮,蓮是華中混俗仙。
  內葉魚龍成淨侶,外連萍藻結良緣。
  畫船簫鼓涼風夜,青笠絲綸細雨天。
  身在污泥渾不染,蓮池非是愛栽蓮。
  其三:
  蓮池非是愛栽蓮,蓮是華中忍辱仙。
  幸自深根埋濁土,從他名卉占高原。
  顏開赫日烘偏艷,實墜秋霜凜倍堅。
  一點翠心含造化,蓮池非是愛栽蓮。
  其四:
  蓮池非是愛栽蓮,蓮是華中解脫仙。
  潔體迥離紅粉鬢,清香不戀綺羅筵。
  密通千孔除諸礙,秀出孤標絕眾纏。
  碧水青天長自在,蓮池非是愛栽蓮。

  國色天香 鍾情麗集  張於湖傳
  生不從兮死亦從,天長地久恨無窮。
  玉繩未上瓶先墜,全軫初調曲已終。
  烈女有心終化石,鮫人何術更乘風?
  拳拳致祝無他意,生不相從死亦從。

  生不相從死亦從,吁嗟好事轉頭空。
  睽違已似河邊柳,偶得全憑塞上翁。
  幽香未消幽恨結,此身雖異此心同。
  拳拳致祝無他意,生不相從死亦從。
 
 
083聲韻母
 
  這裡有幾種情況,一是每句聲母相同,就像口吃一樣,二是每句韻母一樣,說起來也是挺拗口的。
聲母詩:近代的韻書可以明代《韻略易通》(公元1442年)為代表。體例上採用的是「四級分類法」,分類更加細緻,條理更加明晰。《韻略易通》把韻基、聲母、韻類、聲調這幾種音類成分都分別得很清晰。它的分類次序也跟《廣韻》不同。《韻略易通》第一層分類以韻基為標準,即把韻腹韻尾相同的字歸為一類,不同聲調的字都包括在內,這樣的音類,通常叫做「韻部」。全書共分二十韻部,分別以「東洪」「江陽」「真文」「山寒」等作韻目。第二層分類以聲母為標準。該書音系有二十個聲母,用一首「早梅詩」二十字作字母,這首詩是:

  早梅詩 作者:明·蘭茂
  東風破早梅,向暖一枝開,冰雪無人見,春從天上來,
  柳邊求去地,頗他曾入時,英門語出喜,打掌與君知。
 
 
                 向暖一枝開
 
  早梅詩前四句詠梅,接著三句取為聲母,最後一句「打掌與君知」則有一段和密碼學相關的典故。

  王力先生所作的「聲母詩」,用上了所有的聲母
  子夜久難明,喜報東方曉。
  此日笙歌頌太平,眾口齊歡唱。


  周有光的聲母詩《採桑》:
  春日起每早,採桑驚啼鳥。
  ch   r     q   m    z     c    s    j     t     n
  風過撲鼻香,花開落,知多少。
   f    g     p    b    x      h    k    l      zh   d    sh

  韻母詩:與《採桑》相映成趣的還有一首韻母詩《捕魚》:
  人 遠 江 空 夜,
  en     uan  iang  ong   ie,
  浪 滑 一 舟 輕。
  ang   ua      i     ou   ing
  兒 詠 唉 唷 調,
  er    iong ei o      iao
  櫓 和 噯 啊 聲。
  u  e  ai  a  eng
  網 罩 波 心 月,
  ang   ao    o     in     ue
  竿 穿 水 面 雲。
  an    uan   ui      ian   un
  魚 蝦 留 瓮 內,
  u     ia     iu    ueng   ei
  快 活 四 時 春。
  uai    uo   i       i       un
  周有光說:「古代沒有韻母詩,古人也不會分析韻母。這首《捕魚》肯定不是最好的,不過韻母詩的確不好寫。」

  戲作切語竹詩  作者:宋·蘇軾
  隱約安幽奧,蕭騷雪藪西。交加工結構,茂密渺冥迷。
  引葉油雲遠,攢叢聚族齊。奔鞭迸壁背,脫籜吐天梯。
  煙筱散孫息,高竿拱桷枅。漏闌零露落,庭度獨蜩啼。
  掃洗修纖筍,窺看詰曲溪。玲瓏綠醽醴,邂逅盍閒攜。

  作者以竹為主題,作了這首音意皆美的趣味詩。首先說它詩音美,就美在句句均用同聲母字組成。古音中有三十六聲母標定字的聲類,此詩按古漢語來分類的話,只有第九句中的「煙」字例外,這裡就不多解釋了。
  就詩意來講,作者通過視覺、聽覺、想像之充分運用,從竹子的形態、生長寫到它給人的美感甚至對人的功用等等,細緻、生動地描摹了竹子這一大自然中極平常植物的勃勃生機。第一句從視覺上寫竹林隱約、朦朧;第二句從聽覺入手寫雪後竹林、西風鼓葉;第三句細看竹子,第四句宏觀看竹林整體;第五句寫竹高欲觸雲;第六句寫竹林站排整齊;下兩句寫竹根從地底迸發,露出地面後又吐出天梯般的枝條;第九和第十句前寫小竹,後寫粗竹。最後六句勾畫出主人公在竹子天地中過著隱居生活的圖景,指曉露落之時,他漫步清庭,聽獨蜩長啼,修纖纖細筍,見溪水蜿蜒;偶而與友人相遇,攜手同游,暢飲甘醇的美酒,優哉游哉,多麼愜意。

  飢雞集磯記
  唧唧雞,雞唧唧,幾雞唧唧集磯脊。機極疾,雞飢極,雞冀己技激及鯽。機即濟薊鯽,雞計疾機激幾鯽。機急極,鯽極悸,急急擠集磯級際,繼即鯽跡極寂寂,繼即幾雞飢,即唧唧。
  
  逝獅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氏視十獅,恃矢勢,使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施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屍。食時,始識拾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這是著名的語言學家趙元任先生編寫的一篇看得懂讀不清的文章,雖不是詩,但從這裡可充分說明漢字同音異義的特徵。本文摘自《文萃》
 
 
084聯邊詩

  聯邊詩的特點就是每句都用一個偏旁,從字面上看非常有意思。

  聯邊詩 作者:宋·黃庭堅
  逍遙近道邊,憩息慰憊懣。晴暉時晦明,謔語諧讜論。
  草萊荒蒙蘢,室屋壅塵坌。僮僕侍伶側,涇渭清濁混。
 
 
                                                             草萊荒蒙蘢

  從形式上看,每句全是一樣的部首偏旁。確實厲害。詩意也很不錯的,試析幾句,前兩句意為:逍遙快樂地來到大道邊,舒舒服服地休息一會,這兩句體現了和諧統一。第三四兩句意為:自然界的睛朗明亮與陰晦不明都有一定時候,輕鬆戲謔的話語和直言正論相融匯,難以分開,這兩句又說出了矛盾。本詩就是這樣矛盾中有和諧、和諧中還有矛盾,這種味道在結尾一句「涇渭清濁混」中體現的更厲害。
 
 
085一七令
 
  寶塔詩也分好幾種,最普遍的一至七字的「一七令」,然後還有單寶塔、又寶塔、倒寶塔和變形寶塔等。
  先看一七令。從一字到七字,絕大部分是每句都押韻,也有的是兩句為一韻。超過七字的我把它歸到單寶塔或又寶塔中。

        春。
      日暖,霞薰。
     蘆芽短,柳絲勻。
    鶯歌燕舞,翠溢紅溫。
   和風揉素麵,細雨浥輕塵。
  曉氣當時正好,嵐煙此際精神。
 且乘蘭舟隨月夜,莫教幽夢了無痕。


        夏。
      池邊,亭下。
     翠羅披,紅帳掛。
    顧影搖曳,凝香溢射。
   接天帶碧綃,閉月遮雲瓦。
  風從玉臂輕擺,雨過晶珠亂耍。
 為求惠質傲群芳,身入爛泥渾不怕。


        秋。
      瑟瑟,颼颼。
     蟬吟廖,雁鳴啾。
    黃花招雨,敗葉逐流。
   天高日暮早,晝永月明幽。
  風動一江離索,煙催萬物悲愁。
 最惱楓紅題正好,年年知是向誰收?


        冬。
      雲斷,冰封。
     長亭外,曲徑中。
    虬枝攬玉,粉面挾紅。
   經霜潔愈盛,浴雪更香濃
  冷月醉來疏影,佳人夢入芳叢。
 縱使他朝春雨落,沖寒先自笑東風。


  如唐代張南史的《花》
  花,花。
  深淺,芬葩。
  凝為雪,錯為霞。
  鶯和蝶到,苑占宮遮。
  已迷金谷路,頻駐玉人車。
  芳草欲陵芳樹,東家半落西家。
  願待春風相伴去,一攀一折向天涯。

  先從花的顏色入手,前四句令人神迷。下四句說花美麗動人,引得鶯叫蝶舞;像金谷園,引得美車經常停輪不前。下兩句是妙筆,描寫了花的自由和花的無處不在。最後是作者心情。

  詩 作者:唐·白居易
  
  綺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時。
  能助歡笑,亦傷別離。
  調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應我愛,世間唯有君知。
  自從都尉別蘇句,便到司空送白辭。

  形式上雖是階梯,但內容上卻渾然一體。這篇佳作將賞詩所感受到的喜、怒、哀、樂與吟詩所品出的苦、辣、酸、甜都寫了出來,表現了一個詩人對於詩的真摯的感情。
       

  一七體詩也可橫寫成樓梯式。如張南史寫的《竹》:
  竹 作者:唐·張南史
  竹,竹。
  披山,連谷。
  出東南,殊草木。
  葉細枝勁,霜停露宿。
  成竹處處雲,抽筍年年玉。
  天風乍起爭韻,池水相涵更綠。
  卻尋庚信小園中,閒對數竿心自足。

  一開始就氣勢不凡:竹覆蓋著山岡,蔓延到山谷;紮根東南大地,區別於一般樹木。接下去便是對竹的形態、特性、色澤、風韻等進行渲染。最後是則道出了作者的閒情逸志。

  茶 作者:唐·張南史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婉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後豈堪夸。

  隨著字數的增加,表現出來的意義就越複雜。尤其是最後兩句,在技巧和內容上,都可算得高超,出語自然,耐人尋味。本詩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中間各句之間每聯都對仗,而且十分工整。

  鶯 作者:唐·劉禹錫
  鶯。
  解語,多情。
  春將半,天欲明。
  始逢南陌,復集東城。
  林疏時見影,花密但聞聲。
  營中緣催短笛,樓上來定哀箏。
  千門萬戶垂楊里,百囀如簧煙景晴。

  一開始既用「解語、多情」將春天裡的鶯兒活脫脫地描畫出來。然後是「春將半,天欲明」是說鶯兒最活躍的時侯。下面幾句更有意思:鶯兒們忽而在城南群嬉,忽而在城東飛翔,忽而在疏林中穿梭,忽而在密花下啼鳴,真是充滿生機。往下又有誇張:催笛吹起,為箏定音。最後說在千門萬戶楊柳輕垂的大布景下,安排了鶯兒們的一個千啼百囀、動聽如簧的大合唱,使全詩結束在熱熱鬧鬧的春意之中。給人以極大快感,留下了無邊的遐想和無窮的回味。
 
           林疏時見影,花密但聞聲。
 
  雪 作者:唐·張南史
  雪,雪。  
  花片,玉屑。
  結陰風,凝暮節。
  高嶺虛晶,平原廣潔。
  初從雲外飄,還向空中噎。
  千門萬戶皆靜,獸炭皮裘自熱。
  此時雙舞洛陽人,誰悟郢中歌斷絕。

  此詩極善比喻,只以「花片、玉屑」四字,便把雪的美賽梨花、晶瑩薄透描繪出來了。更有值得一提的是「初從雲外瓢,還向空中噎」句中的一個「噎」字,便把大雪團團地在空中急速飛旋打轉,仿佛靜止阻噎的景象生動地描繪出來了。真是歌詠雪飛動狂舞的點睛之筆。

  月 作者:唐·張南史
  月,月。
  暫盈,還缺。
  上虛空,生溟渤。
  散彩無際,移輪不歇。
  桂殿入西秦,菱歌映南越。
  正看雲霧秋卷,莫待關山曉沒。
  天涯地角不可尋,清光永夜何超忽。

  這首詠月詩一開始只用「暫盈,還缺」,便抓住了月的缺了又盈,盈了又缺而且缺長盈短的特點。接著像講神話似的把月亮比作仙子,說她生於大海,飛上天空,把滿身彩帶拋向宇宙,轉動著腳下的飛輪前進永無止歇,忽而踏著桂殿蘭宮進入西方秦地,忽而又隨著采菱人的歌聲普照著南國江河。結尾四句好像是作者自言自語:百看不厭的是,秋夜裡皓月的華光收盡了空中雲霧的景象;且不要在晨曦微明之時,眼望關山去尋找隱去的月亮,就是到天涯海角也難覓到,可是,一到晚上,月亮卻又把她的清光灑向人間各個地方,她是那樣地高逸超脫。

  泉 作者:唐·張南史
  泉,泉。
  色淨,苔鮮。
  石上激,雲中懸。
  津流竹樹,脈亂山川。
  扣玉千聲應,含風百道連。
  太液並歸池上,雲陽舊出宮邊。
  北陵井深鑿不到,我欲添淚作潺湲。

  開頭是泉的形貌:山中泉水清清,泉邊長滿苔蘚;泉水沿著巨石拍擊而出,仿佛掛在天上。接下去寫至柔之水,但卻有剛烈之性格:分枝流脈,穿過盤根錯節的竹、樹、鑽透高山巨峰而後流入大川。往下是寫泉的聲音:山風襲來,可以把百道泉水的浪花卷作一團團,拍打著石壁,引起山谷回應的轟然水鳴。結尾又是作者發感慨了:漢代的太液池今已不見,當年的清流可能已併入小池,而甘泉宮也不見泉水。現在卻不能開鑿引水,我真想添灑淚水化成溪流,讓它長流不斷。

  草 作者:唐·張南史
  草,草。
  折宜,看好。
  滿地生,催人老。
  金殿玉砌,荒城古道。
  青青千里遙,悵悵三春早。
  每逢南北離別,乍逐東西傾倒。
  一身本是山中人,聊與王孫慰懷抱。

  前幾句重在寫實,寫草的習性和形色,而下有兩句虛寫,是離別之人不在一處,這裡草青青,那裡可能滿天雪。最後說芳草本應生在山林原野,供王孫貴族們博取歡娛。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360do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0827/329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