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永恆的厲鬼 北京的鬼

他們將不再轉生,

因為他們化作了死亡的里程碑,注視著一個個即將死去的同類。

一、王實味——中國知識分子的坐標

王實味,死年41歲。才華橫溢,被譽為「天上的玉麒麟下凡」,《資本論》譯者。僅因批評延安每周跳舞(「歌囀玉堂春,舞回金蓮步」)、等級制度(「衣分三色,食分五等」)、「史達林的人性不可愛」、「中國大革命的失敗,共產國際應負責」,被打成托派,死於康生口令下。

在人才缺乏的戰爭年代,僅就翻譯200萬字馬恩列斯文章,就應該有「丹書鐵券」,但是他死了。死後31年(1978年),他的夫人才知道他死了。

王實味之死也是延安整風的一個側影。延安整風為建政後改造知識分子提供了寶貴經驗。中國知識分子變成了一窩豬,每到一個運動節日,便牽出幾頭。看過王實味,以後的胡風丁玲吳晗、老舍……不必再提。

二、儲安平——中國民主人士的坐標

儲安平,死年不詳(1966?),屍體不見。九三學社中央委員。1957年在《光明日報》發表《向毛主席、周總理提些意見》(著名的「黨天下」發言),不予改正的六大右派之一。

蔣介石姑息養奸,造就了一大批橫挑鼻子豎挑眼的民主派,蔣的垮台引起了毛澤東的高度警覺。先下手為強,建政後從馬寅初、梁漱溟開始,毛澤東便「東市買轡頭,西市買鞍韉」,終於制服了這些妖言惑眾的紅鬃烈馬。如今這些七三、八三、九三們都是官窯製造,擺在案几上,煞是好看。

與章、羅、儲相比,今人對時局的批評,相形見絀,豈敢言勇。如果王實味事件提出了「如何對待知識分子」,那麼儲安平事件提出了「如何對待民主黨派」。

三、林昭——百萬右派分子的坐標

林昭,死年36歲。原名彭令昭,北大才女,1968年被秘密槍決,從未正式公布過判處林昭死刑的罪名。

如果說儲安平是大右派代表,林昭只是小右派的著名代表。其死因也不是因為右派本身,而是打成右派後不服改造,繼續「反動」。

都說反右是文革的前奏,林昭就是反右時期的蒯大富——反動學生,小牛鬼蛇神,反革命分子。不過蒯大富後來闊了,能與周恩來「徹夜長談」,如今是百萬富翁。

林昭也是後來所有知識青年的代表,她的膽量和執著讓人想起了秋瑾。她的一生說明,在中國,革命青年往往不是革命的料。

四、遇羅克——階級成分、階級鬥爭的坐標

遇羅克,死年28歲,北京才子。因父母都是右派,三次高考不錄。除寫《出身論》批判血統論外,還在《文匯報》發表《和機械唯物論進行鬥爭的時候到了》。文章指出:「姚文元同志代表了存在於思想界中的機械唯物論的傾向。我覺得和這種傾向進行鬥爭的時候到了。」

戚本禹公開宣布《出身論》是大毒草,但遇羅克更可能死於批判姚文元。

連陳勝吳廣都知道血統論是不對的,造反起家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掌權後卻不懂了。結果,反血統論的遇羅剋死了,而高喊「老子英雄兒好漢」的譚立夫卻成了高幹。

遇羅克沒有反黨,他反對的是中世紀羅馬教廷式的黑暗。遇羅克的下場告訴民主派:僅僅反對血統論就會如此,如果反專制、反獨裁,危乎高哉。

遇羅克是千百萬「黑五類」子女悲慘命運的代表。毛澤東劃分階級成分,分裂國民,其流毒還會影響中國三十年。

五、張志新——中國文化革命的坐標

張志新,死年45歲。曾響應號召,投筆從戎,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張志新最撼動國人的,是她在臨死前,從肉體上失去了說話的權利。

對一個共產黨員,對一個曾經的志願軍戰士,對一個女性,「四人幫」的「法東斯」勝過希特勒的法西斯,他們只有對偉大領袖的無比熱愛和對階級敵人的無比仇恨。其它不僅沒有人性,連獸性也沒有。

張志新也是早年維穩政策的代表作,因為她挑戰了最高領袖,挑戰了個人崇拜,挑戰了言論ZY。

六、胡文海——中國村民自治的坐標

胡文海,死年48歲,以3小時殺死村長、礦長等14人、坐等抓捕、從容自述、含笑赴死而著名。

胡文海一介農民,沒有理論性語言,沒有其它軼事,是村裡的「愣人」,其罪行、知名度也不足以與他人並列。但胡文海背景宏大,他反映了農村改革特別是村民自治以來中國農村的現狀:混亂不堪,告狀無人理,宗族村霸勢力滋長,村民自治變成了矛盾自治。

毛澤東當年對湖南農民運動的「矯枉過正」作了充分的辯解和歌頌,而胡文海則被視為一個危險的自殺式恐怖分子。胡文海死不足惜,值得關注的是這種恐怖分子會不會增多,胡文海會不會在陰間嘲笑那些跳樓、自焚者怯懦?

七、孫志剛——中國法治建設的坐標

孫志剛,死年27歲。眾所周知,孫志剛的死換來了中國收容制度的廢除。

之後,通鋼老總被工人打死。「通鋼事件」引發了企業重組制度的討論;馬三家的新聞引發了勞教制度的討論,曾成傑之死引發了金融制度的討論。

正如汪洋所說,「改革就是從自己身上割肉。」沒有人願意平白無故割自己的肉,中國的法治進步要靠人的死亡來推動。

據官方公布,孫是在醫院中被看護和同房病人毆打致死的。承認被人打死,是孫志剛最欣慰的一點。孫志剛不知道後來還有更多的死法:躲貓貓死,喝開水死,做夢死,上廁所死……

被打死,多麼稱心的結論。

八、楊佳——一個「體制外英雄」的坐標

楊佳,死年28歲。楊佳出名的標誌,是他現在的墳頭,按著好幾個攝影頭。

楊佳是「水泊梁山」式的人,官方的描述和評價與民間截然相反,相信歷史將選擇後者。個人尤其是罪犯不可能證明官方做了什麼,但民眾可以集體認定官方肯定做了什麼。史書上不能認定,就在小說中認定;官窯里不能鍛鍊,就在民窯里燒制。你不給現實一個說法,歷史就給你一個說法。

警民關係是官民關係的集中表現。多個「民間英雄」的出現,說明社會正在撕裂。楊佳不脛而走,已被境外拍成電影,而被冊封的六名烈士卻是「不作宣傳」。

九、聶樹斌——一個「死不悔改」的坐標

聶樹斌,死年21歲。十年後,「真兇」王書金出現,但法院不予認可。所謂「死不悔改」,就是人已死了,案子就不能再改了。兇手坦白而法院不許,這是中國法治史上實踐「坦白從寬」最輝煌的案例。

主串流媒體應該請大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分析一下王書金的認罪心理:他與聶樹斌不認識,怎麼知道十年前的那個案件?他為什麼要認這個罪?堅持認這個罪有什麼好處?交代十年前的犯罪,僅僅是幾個細節不符,是故意的嗎?

李玫瑾是皇家學院漂白專業畢業的,曾分析出「李天一是個好孩子」「藥家鑫捅刀與彈鋼琴有關」「馬加爵殺人與貧窮無關」等等。李玫瑾能漂白王書金,就能漂白一大批河北官員,功莫大焉。

聶樹斌注視著李玫瑾。

十、夏俊峰——一個「禮不下庶人」的坐標

夏俊峰,死年37歲。城管與攤販的矛盾普遍存在,夏俊峰的悲劇在於千百萬人呼籲「刀下留人」而無果。

關羽殺鹽官,張飛鞭督郵,魯達打死鎮關西,楊志殺死牛二,賀龍殺稅官,彭德懷殺惡霸,在我們的教科書上都是英雄。但聶樹斌不是,因為我們法治了。

而許多城管打死小販、強拆致死房主的事件卻沒有死刑。

毛澤東說過,在群眾不理解時,不能強行實行我們的政策,要先做好群眾的教育工作。夏俊峰的案件為什麼不能這樣呢?

夏俊峰的死刑覆核拖了三年多,當局一聲不吭,是在做群眾工作嗎?三年後群眾呼聲越來越高,忽然之間,執行死刑了,看來不需要做群眾工作。殺人以後,瀋陽中院又出來解釋「為什麼要死」,這不是把群眾當猴耍嗎?而且,中院為什麼不解釋一下「死刑犯不能與家屬合影」呢?

不僅夏俊峰人微言輕,老百姓也是「民微言輕」。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1008/339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