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養老保險改革方案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更引起了專家學者的討論。
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延遲退休或許是一劑藥方。但真正想延遲退休的,是極少數智力勞動者,比如技術人才、官員、專家等,因為工作條件好、待遇高,往往願意多干幾年;而大部分工作強度大、工資收入低的勞動者並不想延遲退休,甚至想提前退休。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搜狐新聞客戶端調查,94.5%的受訪者明確表示反對延遲退休,僅3.2%的受訪者表示支持,2.3%的受訪者表示中立或未表明態度。
對94.5%的反對聲音怎可忽略?
更何況,從法理上來說,延遲退休並不妥當。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教學研究部主任鍾鴻鈞教授稱,從本質上來說,養老保險是政府與公民之間的合約。公民依照原先的退休方案繳納了養老保險金,政府就應兌現當初的養老承諾。如果政府因為養老體系無法繼續維持而推遲公民領取養老金的時間,並增加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實質上是政府違約。
要想真正緩解老齡化問題,關鍵還在於破除養老「雙軌制」,建立公平的養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