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政黨 > 正文

國民黨眼中的毛澤東:從竊國盜匪到常人

毛澤東曾經是台灣人眼中被國民黨政府稱為「竊據大陸錦繡河山」的「匪」。

1949年,他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啦!」,蔣介石則是國民黨所說的「國府播遷來台」、「休生養息」。

深仇大恨

意氣風發的毛澤東在台灣,卻是被描繪成是「毛匪」,如果不將其稱為「毛匪」的人,在1949年到1989年的那40年當中,十之八九會被視為「共匪」的同路人。

國民黨欠薪單

國民黨在國共合作時代曾經積欠毛澤東工資

根據國民黨黨史館主任王文隆的觀察,這是因為台灣在解除了「動員戡亂」(1991年),開始了承認雖然中國大陸是「中華民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但是不能否認目前是由另外一個政權治理。

他認為,因此台灣有20多年的時間來以不同的角度的眼光來檢視毛澤東,但是到底毛澤東去世已久,而且和台灣的關係,就是當年國民黨政府的「官方版本」。

曾經被毛澤東打得落花流水的國民黨如今拿掉了有色眼鏡,能夠以表較客觀地方式來看毛澤東、以比較平實的方式描繪毛澤東。

毛澤東親筆書寫的講義

毛澤東曾經負責國民黨有關農民運動的工作,雖說國共內戰,但毛澤東當年起筆所寫的文稿仍收藏在國民黨的黨史館

雖說已經有變化了、不再「妖魔化」毛澤東了,但是國民黨對其功過還是在檢視當中,並不是已經有了三七開、四六開之類的定論。

不論蔣介石與毛澤東在台灣人的眼中誰是「英雄」、誰是「梟雄」,誰也不知道何時會做出結論。

但是如今的台灣人當中,知道毛澤東故事的人卻已經為數不多了,這不但是因為年輕一代的台灣人對政治沒興趣、嫌歷史是門枯燥的學問。

毛澤東代溝

有意思的是,對「你對毛澤東的印象」這個問題,訪談對象中屬於40、50歲年齡層的回答大多是讓人想起當年的「官方版本」。

毛澤東廣告

與廈門隔海相望的一家金門飲食店,以毛澤東肖像推銷加了高粱酒的紅茶

到了30歲年齡層,答案則是「大概有點印象」、「我在北京有去過他的紀念堂」、「我上次去湖南,有聽過介紹」。

20歲左右的大多是表示沒有興趣或者是不甚理解,除了一個台商子弟,因為小時候在中國念小學和中學所以對毛澤東的事情倒是相當清楚,他自稱當年不是因為父母反對,不然差點就要加入少先隊了。

很大的一個原因是毛澤東在大陸都逐步地消逝在歷史的洪流當中、加上除了被稱為「匪」之外,毛澤東實在說來和台灣計劃沒有什麼直接關係。

王文隆表示,國民黨現在不否認曾經敗在毛澤東的手上,毛澤東和蔣介石兩個人雖然都已經作古,他們的關係卻永遠地影響了中國的未來。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BB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1226/359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