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君子不黨:張恨水婉拒張學良

張恨水是清末民初的著名才子作家,但是很少人知道他是一個頗重氣節的文人。在動亂的年代,他守著自己的筆,營造一份亂世的浪漫。

張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遠,恨水是筆名,取南唐李煜詞《烏夜啼》「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張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說家,也是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稱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小說大家」和「通俗文學大師」第一人。作品情節曲折複雜,結構布局嚴謹完整,將中國傳統的章回體小說與西洋小說的新技法融為一體。更以作品多產出名,他五十多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說,其中絕大多數是中、長篇章回小說,總字數三千萬言,堪稱著作等身。

上世紀60年代張恨水的全家福

蔣介石宋美齡曾去看望張恨水,張客氣接待,臨走時,卻只招呼傭人送他們出門。張學良請他做文化顧問,不用上班,月薪一百大洋,張恨水卻以「君子不黨」婉拒。著名學者陳寅恪也是張恨水的粉絲,西南聯大時,陳雙目失明,便請好友吳宓從圖書館借來張恨水的小說《水滸新傳》,每日讀給他聽。

2012年10月12日張恨水的骨灰安葬於故鄉安徽潛山,並在張恨水紀念館立銅像。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羊城晚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125/367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