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曝北京將疏散500萬人到周邊 知情人稱消息確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表示,這是內部他們商議的一個意見,不應該由我透露,應該他們政府來透露。消息是非常確切的,但是這個消息不應該由我來透露。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如果說"北京大"的話,恐怕沒有人反對,有一個笑話說去醫院檢查,醫院問他說什麼縣大,答案是通縣。通縣最大。截至2012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已達2069.3萬人,說"大",其實已經不足以形容這個城市的規模了。而要說"大北京",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曾影響北京上一輪城市規劃的兩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吳良鏞說,"北京自己是很難解決自身問題的,它的出路在於區域協作,就是所謂的'大北京'。"在這張"大北京"的藍圖上,北京不再是我們眼下認知中的北京,北京和天津、河北的界限,不再那麼明確。

什麼意思呢?就是現在雖然北京的城區很大,你從北京這頭到北京那頭你可能要花上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最少,需要這樣的時間,才能從北京的這頭,到那頭,但是這樣大的城市它已經容納不下北京現在的人口了,而這個大北京有點像英文當中的大倫敦的概念,就是在北京的主城區周邊還有一些相對的衛星城市,它也具有比如說居住功能,也有商業中心,它也有自己的電影院、學校、醫院,這些居住在區域周邊的人就可以不用完全地進入到中心城區就能解決生活上的一般性需求。

最近就有媒體報導說了,京津冀一體化的國家戰略,也在兩市一省和有關部門的力推之下,日漸深入,消息稱,北京與河北已達成一項協議,北京市要疏散500萬人口到周邊地區。

北京重修規劃,京津冀一體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為北京減負。如今要化解巨量人口及潛在流入量帶來的種種問題,北京靠一己之力已經難以解困。最早傳出"北京要疏散500萬人口到周邊地區"的是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儘管表示自己不是說這句話的合適人選,他仍然向中國之聲證實了這個消息。

鄭新立:這是內部他們商議的一個意見,不應該由我透露,應該他們政府來透露。消息是非常確切的,但是這個消息不應該由我來透露。

500萬不是一個小數目,500萬人的疏散更不是小事。有消息稱,2013年年中,國土資源部曾配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著手一項調研,擬在河北選擇一批具有資源承載力基礎的中型城市,通過政策扶持和資源輸出使其做大,用以吸納北京市的人口和產業轉移。保定、張家口、承德、秦皇島等城市,均有可能被列入該扶持計劃。

中國之聲隨後求證國土部,多名司局級領導表示,確有此調研,但此調研只針對河北的情況,與北京無關。截至發稿,我們未能從河北省相關部門獲得回應,但在河北涿州、保定等地,「劃入大北京」的傳說流傳已久。

廊坊民眾:孩子以後能夠接受到北京更優質的教育,像我們就業的機會會不會多一點。

民眾:物價肯定就會上去,北京也好還不是得抬高物價嘛。

民眾:咱們這邊房便宜,人家都在北京上班上這兒賣房來了。你看一切物價什麼,這個那個,嘿,我告訴你真是那樣。

看來這個消息並不是空穴來風,而如果假定京津冀各方都有意願的話,那麼這項龐大的工程又要如何開展?專家又是怎樣建言的?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提及,「河北很想接收,但河北建設用地嚴重短缺。」他為此建議河北省負責人「去把重慶的建設經驗學過來」。他指的重慶經驗,是重慶近年推出的「地票」等制度,通過把農村建設用地指標轉移到城市使用,騰出大量建設用地指標。重慶市2008年率先在全國試行地票交易,金科股份重慶公司發展總監張志明介紹,以此模式,可以在農民工大量湧入城市後,盤活其身後不斷擴大的閒置宅基地。

張志明:就重慶範圍,重慶市政府它分到每個區縣的指標很有限,就是地票實際上就是一個建設指標,如果開發商手裡有地票,那麼就可以去覆蓋土地,對開發商來說他就有一個先決的條件。

可以預見的是,要實現如此規模的人口流動,即便「重慶模式」能在河北水土上成功複製,這也僅僅是一個開始。地有了,工作、教育、醫療、養老,一切都是問題。正因為「難」,即便這是一項醞釀中的政策,由傳聞到相關部門的確認,恐怕還需要很長時間。另一方面,城市規模的迅速膨脹帶來繁重的城市病,讓「500萬人轉移」的傳聞有著源源不斷的現實動力。鄭新立用眼下頻頻被提及的一個詞兒概括:「市場決定資源配置」。

鄭新立:把北京的結構歸到交通,再往外修那麼幾十公里,比如說通到河北省的淶源、淶水、涿州、固安、山河、香河、大廠等等他們就可以北京市實現同城化,城市中心過渡密集的人口就可以疏散開去。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央廣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127/367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