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NASA發現火星大氣是被「吹」沒了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稱NASA好奇號火星車已經確認火星如何失去其大氣結構,曾經這顆紅色星球上擁有相對濃厚的大氣。好奇號攜帶的火星樣品分析儀(SAM)為揭開這個謎團提供了新的證據支援。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流將火星上層大氣結構剝離,削弱了火星的有效大氣高度,由於火星沒有全球性的磁場作為抵擋太陽帶電粒子流的「防護盾」,因此火星大氣更容易受到太陽風的影響。今天的火星大氣密度只有地球的1%,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稀薄的大氣使得冰物質不透過液態就直接升華成氣態。但是科學家已經發現了火星上存在大量液態水流動的地質痕跡,這說明火星曾經存在完整的大氣結構。

據報導,有了與地球類似的大氣層,才能支援表面液態水的存在,使之流淌在如今遺留在火星表面的溝壑中,而且大氣壓強也需要與地球相似。那麼這些「丟失的大氣」到哪兒去了呢?好奇號科學家小組提出了自己的新發現,在周一於維也納舉行的歐洲地球科學聯盟大會公布了火星樣品分析儀的資料研究結果,其關鍵性的線索是一種被稱為氬氣的惰性氣體,科學家精確測量了火星大氣中氬元素以及各種同位素含量,氬的同位素擁有與氬元素一樣的質子數,但中子數不同,即相對原子質量存在差異性。先進的火星樣品分析儀可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測量這些同位素的相對含量。

來自火星樣品分析儀的科學家小組確定火星大氣中存在更多的氬-36,比氬-38的含量更多,氬-36的含量大約是氬-38的4倍左右,但是科學家發現在早期太陽系環境中,這個一比率大約在5.5比1,這個值是研究人員對木星以及太陽的觀測中得出的,火星上存在異常的氬同位素之比意味著更輕的同位素會被太陽風「吹」出大氣上層,較輕的同位素分布於大氣上層,這使科學家懷疑太陽風是火星大氣失蹤之謎的罪魁禍首。之所以科學家針對氬元素進行探索,是因為氬氣元素態物質穩定,不與其他元素發生反應。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nownews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130/36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