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每週懂一點人情世故(2) 風光時的朋友是鐵,落難時的朋友是鑽石

作者:

第四章

  攀龍附鳳是人的天性

  飢則附,飽則翱;燠則趨,寒則棄,人情通患也。

  窮困潦倒時投靠別人,吃飽了就遠走高飛;對富貴的人巴結,對貧窮的人鄙棄。這是每個人都有的通病啊!

  窮人沒有親戚,「親戚」這個詞就是專用於富人的。有句話說得一針見血:「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確實如此,當你春風得意之時,人人都想跟你交朋友,在眾人眼中,你的缺點也很可愛。當你落難遇險之時,昔日的親朋好友呼啦啦跑掉大半,一下子跟你徹底劃開界限,即使優點也變得一文不值。這時你才發現,在風光時巴結你的,幾乎全是唯利是圖的小人。困難時留在你身邊的,才真正拿你當朋友!

  明代富商沈萬三,原籍吳興南潯鎮。小時候特別窮,連一件完整的衣服都穿不起,全身上下都是補丁,走起路來不是後面露屁股,就是鞋子前面露腳趾。街上討飯賣唱的都不搭理他,在他面前都感覺特有尊嚴,用嘲笑的口吻叫他「光屁股」。

  有一次,他實在餓極了,看見鎮上一個店老闆的兒子正坐在店門外吃甜糕,就笑呵呵地問:「兄弟,能不能給我吃兩口,我實在餓壞了。將來我一定會加倍還給你!」店老闆的兒子斜他一眼,說了一個字:「滾!」然後放狗咬他,追得沈萬三滿街跑,在人們的鬨笑聲中飛快地逃走。

  後來,沈萬三在外打拼,混出了名堂。他是中國明代的大富豪,富可敵國,連皇帝都知道他的名字。他出資幫助朱元璋營建首都南京,而且出資建了明城牆正陽門、三山門、通濟門和聚寶門等處。當年那些不理他的人,現在都想跟他攀上關係,他家宅子的大門都快被擠破了。人們不惜重金賄賂看大門的家丁,都希望能見他一面。

  可沈萬三是怎樣做的呢?他在街上擺了上百桌酒席,宴請當年和自己一樣貧苦的鄉親,讓大家都來吃個飽。一貧如洗、沒米下鍋的人,吃完飯還能分到五斤糧食加二十文錢。這時眾人都豎起大拇指,誇讚他是全天下最有魅力的好心人!

  如果你成功了,一定有人巴結你、討好你;但你可千萬別失敗,一旦失敗他一定會像避瘟疫一樣避開你。每個人都喜歡接近成功的人、走運的人,而避開失敗的人、倒霉的人。即使是世界上你最愛或最愛你的人,也無一例外!

  這是世之通病、人之常情,符合人性趨利避害的特點。從古到今,人人都喜歡跟有錢人交往,不願跟窮人做朋友,因為前者有便宜可占,後者沒油水可撈。《菜根譚》中說:「炎涼之態,富貴更甚於貧賤;妒忌之心,骨肉尤狠於外人。此處若不當以冷腸,御以平氣,鮮不日坐煩惱障中矣。」人情的冷暖、世態的炎涼,富貴之家比貧苦人家更顯得明顯;嫉妒猜疑的心理,在至親骨肉之間比外人表現得更為厲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用冷靜的心態來看待,那就會天天處在煩惱的困境中了。

  從全新角度來看,其實嫌貧愛富的人性推動著社會發展。如果人都喜歡窮、崇尚落後,那麼還有誰願意從事體力勞動?還有誰願意進行腦力創造?哪兒來得吃的、穿的、用的和住的?哪兒來得新生活?這樣,社會就會停滯不前,甚至倒退!

  窮人大都喜歡說「人窮志不窮」這句話。他們認為只有貧窮才能使人更虔誠,信仰只有在貧窮那裡才有最完美的表現,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害怕有錢就變壞,而不敢去掙錢,這是無能的表現,當你沒錢時,可以罵金錢是糞土;當你急需用錢時,才發現自己是糞土。如果因為害怕老鼠,就說不能打老鼠,那是膽小、懦弱的表現。

  在人類攀龍附鳳的本性下,是否還有真正不摻雜任何功利的朋友存在?答案無疑是肯定的。時間能考驗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正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當你失去往日的財富權勢,突然從高位跌到低處時,你們之間的友情還在不在?還真不真?是不是因為你對他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他就不理你了?這個時候,你就能準確地判斷出誰是廢銅爛鐵,誰是你人生中真正的鑽石!

  對於人的本性,我們沒什麼可抱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更何況是這種千年不變的人性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不是好人與壞人的關係。我們不應為此憤慨和不平。在現實人生中,我們除了挑選真正的鑽石級朋友外,更應該全心拼搏,奮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一個資源多的人喜歡與另一個資源同樣多的人進行交換

  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躬而使人忌;無善而致人譽,不若無惡而致人毀。

  違背自己的心意討好有權有錢人的歡心,乞求他們的恩賜,不如保持正直,並積極提高自己的能力,豐富自己的資源,讓別人去嫉妒;沒有值得稱道的善行卻讓人讚頌,還不如沒做壞事卻遭小人誹謗。

  小米家裡很有錢,所以在小玩伴中,他的玩具是最多的。然而,大家一塊玩的時候,他是最不開心的。我很好奇地問:「你有那麼多的玩具,為什麼還不開心呢?」小米說:「正因為我的玩具最多,所以常常有人搶我的來玩,可是他們卻沒有什麼玩具給我玩。」我繼續問道:「在小夥伴中,你覺得誰是你真正的朋友呢?」小米回答:「只有一個,他叫小雲。」「為什麼跟他關係最好?」「只有他從不搶我的玩具,每次都是跟我交換。」

  從幼兒園開始,我們就開始有自己的一套選擇朋友的原則了——都想跟比我們玩具多的人交往。換個說法,就是「攀龍附鳳」。我們攀的是什麼龍,附的又是什麼鳳呢?說白了,是那些資源多的人。

  而那些資源多的人又是怎麼想的呢?好了,現在讓我們回到開頭的小故事。一個玩具多的小孩,會把一個玩具數量跟他差不多並且經常跟他交換玩具的小孩當作真正的朋友。我們成人世界又何嘗不是如此?資源多的人,更願意跟那些資源同樣多的人交朋友。那些資源少、常常依附於他的人讓他心裡不舒服——就像幼兒園小米說的那樣「他們常來搶我的玩具」,世界上又有誰喜歡自己被「搶」呢?

  所以,當你開始盤點自己的人脈關係之前,請先冷靜地問問自己——你對別人有利用價值嗎?

  每個人都期望找到有利用價值的朋友。你手裡的資源越豐富,身上可供人利用的地方越多,證明你越具有價值,而當你越有價值,就越容易建立強大的人脈關係——在某種程度上說,這就是人脈的真相。

  曾經有人認為,保羅·艾倫是一位「一不留神成了億萬富翁」的人。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他年輕時就與蓋茨在一起,他們志趣相投,一起幹事業。當初他們將一家名為微軟的計算機軟體開發公司在波士頓註冊,總經理比爾·蓋茨,副總經理保羅·艾倫,這就奠定了他的未來。

  現在微軟公司已成為世界上的一個巨無霸,總經理已成為人所共知的世界首富。副總經理在總經理的巨大光環下,雖然有些暗淡,但在《福布斯》富豪榜上也名列前五位,個人資產達210億美元。也許,在世人的眼裡,保羅·艾倫是被蓋茨利用了,但是如果沒有這種利用,他未必能夠像今天這樣有錢。

  「利用」這個詞,聽起來好像很不舒服。在這裡我們需要脫離其表層意思來理解,比如我們在公司工作,其實便是一種利用關係。因為我們身上有可利用的價值,像知識、技術、聰明的頭腦、有力的雙手等,於是就可以通過出賣自身的資源獲得勞動報酬。這便是一種交換關係,也是一種利用關係。這種交換也是一種公平交換,你具備的資源越多,獲得的報酬也就越高。

  在一個主題為「創造財富」的論壇上,有一個人說:「請大家寫下和你相處時間最多的6個人,也是與你關係最親密的6個朋友,然後記下他們每個人的月收入,從他們的收入我就知道你的收入。為什麼?因為你的收入就是這6個人月收入的平均數!」

  大家都說他這是在胡言亂語,怎麼可能呢?但經過測驗,基本應驗了這一「真理」。實在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最後,這個人總結說:一個人的財富在很大程度上由與他關係最親密的朋友決定。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很容易理解,正是因為世人都偏愛公平交換,你交往的人資源都比較一般,所以你們之間互惠互利的資源十分有限,通過互利交換之後,你們大體上總的收入也就看起來相差無幾了。這就是人際交往中的隱形法則——我們看不見它,但是它無時無刻不在起著作用。

  猶太經典《塔木德》中說:「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學會嗥叫,和那些優秀的人接觸,你就會受到良好的影響,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漸漸成為一名優秀的人。」這句話的確是人類社會的「金科玉律」,所以,如果有可能,我們要與那些資源多的人、優秀的人交往,這樣可以讓我們學到更多東西。

  然而這只是一種一廂情願的理想模式。社會上只有少數才是資源多的人,大部分都是資源一般的人。這個時候,資源多的人對那些蜂擁而來的「朋友們」就會有不同的對待態度。如果前來交往的人擁有同樣多的資源,他會滿心歡喜、引為知己。如果前來拜會的人資源太過一般,那麼他就會不屑一顧,表現得十分不樂意。

  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並不是你主動跟優秀的人交往,別人就會接受你。假設你幾乎認識世界上所有重要人物,比如比爾·蓋茨、馬雲張藝謀等,這個時候你的人脈夠牛吧?但如果你這個時候的身份只是一個乞丐,你想會出現什麼情況呢?這就是說,雖然你認識這麼多一流人物,但他們根本不睬你!你每天過的仍舊是窮困潦倒的三流生活!

  這就是現實的殘酷之處——沒有任何一個總經理級別的人,會熱情地和一個乞丐稱兄道弟。如果有的話,這也一定是一個思維有些另類的怪人!換句話說,你認識優秀的成功牛人容易,但要利用到人家手裡的資源可就難了!一個資源多的人喜歡與另一個資源數量、質量對等的人進行交換。唯有在這種情況下,公平交易才能實現。如果我們的資源不夠多、不夠好,充其量也就是一個「索取方」,完全成為對方的負擔。如果你想與那些資源多的人交往,並且希望跟他們之間的友誼穩定持久,那麼請先豐富你的資源。當你擁有的資源與他們大致對等時,他們就會非常樂意跟你打交道。

  請牢牢記住這一點吧!別總是妄想一個資源多的人無償為你服務,只有當你的資源與之相當,他才會真正把你當做朋友!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磨鐵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211/371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