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空難回顧:飛機高空解體 乘客瞬間氣化

點此看大圖片

洛克比空難墜機現場,墜機中心點附近居民及機上部分乘客在爆炸中瞬間氣化(網絡圖片)

馬航飛機失聯,之前有報導稱發現疑似該機的漂浮物,今天(10日),馬航又稱漂浮物與本次失聯航班無關,再加上兩名乘客持偷盜假護照登機等,事件至今撲朔迷離。這讓人們聯想到洛克比空難,因兩者之間有諸多相似特點。

1988年12月21日,美國泛美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47客機在蘇格蘭小鎮洛克比上空爆炸墜毀,造成機上259人和地面11人喪生,其中包括189名美國人。

事件後沒有任何人宣布對這起恐怖襲擊負責,直到15年後的2003年,利比亞政府才致函聯合國宣布承認這起事件是利比亞情報機構製造。

災難細節

PA103A航班在德國黑森州法蘭克福起飛,前往英格蘭希斯羅機場。乘客在那裡轉機,然後航班改名為PA103繼續旅程,飛往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在炸彈襲擊當晚飛倫敦至紐約一段的客機屬波音747-121型,機身編號N739PA,命名為「海之侍女快帆號」(Clipper Maid of the Seas),是波音為泛美航空製造的第十五架747客機,於1970年2月交付泛美航空。

在英國格林威治時間19:03分,也就是飛機起飛後38分鐘、才進入蘇格蘭領空數分鐘、航行高度9100米時,前貨物艙(第41段)裡面大約280至400克塑膠炸藥被引爆,觸發起連串事件,令飛機迅速毀滅。

雖然機上的爆炸相對不大——在220英尺(67米)長的機身旁邊炸出一個20平方英寸(130平方厘米)的洞,飛機的解體十分迅速。航空失事調查人員報告道,機翼可能在炸彈引爆三秒後已跟主要機身分離。

英國航空事故調查局(British Air Accidents Investigation Branch)的官方報告指出,雖然飛機放下了氧氣面罩,沒有證據顯示飛機曾發出遇難呼號。由於爆炸已破壞通訊裝置,並迅速將飛行紀錄儀的電力截斷,因此機組人員對身邊發生的事情作出的最後反應並沒有被記錄下來。

747客機的航電設備艙中安裝有所有航行及通訊系統,位於駕駛艙下兩層,和前貨物艙只有一道隔板之隔。調查人員相信,爆炸力衝破這道隔板、衝擊飛行控制線路,令機身的前面部分開始扭動、上下顛簸及偏航。這些突然而猛烈的劇烈運動將保護機身前段的加強帶(reinforcing belt)扯下並使之拍向左面一排窗子,並令它開始脫離機身。

與此同時,爆炸引起的衝擊波打中機身後反彈回爆炸的方向,跟正在從爆炸中心發出的衝擊波匯合,形成馬赫波(Mach stem shock waves),在機身中來回反彈,隨著空調管道傳至整個機身,造成機身斷裂。機身的前面部分脫離。乘客和機組人員被拋出冰冷的夜空。

機身的主要部分連聯通被安全帶固定在座位上的乘客繼續向前飛,直到機身高度掉到19000英尺(5793米)、開始垂直下墜為止。

注滿燃油的機翼撞上地面爆炸、在舍伍德新月廣場(Sherwood Crescent)造成一個巨坑,那裡原本有幾間房屋;另外有21間房屋因損毀嚴重而須拆卸。調查人員試圖尋找左機翼,但最後發現它已在火球中消失。住在那些被氣化了的房子裡的人,只在巨坑深處留下數以千計家族照、聖誕卡與陶器的小碎片。飛機殘骸遍布在一條142公里長的走廊地帶上,面積達2,188平方公里。

有好幾年時間,調查人員懷疑是否有內應牽涉入恐怖計劃,原因是他們相信,如果炸彈不是放在前貨物艙、而是在機上任何其他位置的話,這種相對較小的爆炸不會摧毀飛機。

1991年11月14日美英兩國宣布了洛克比空難的調查結果:空難是由兩名利比亞人製造的。他們是前利比亞航空公司駐馬爾他辦事處主任拉明.哈利法.弗希邁和利比亞特工阿卜杜勒.巴塞特.阿里.邁格拉希。他們將藏有炸彈的行李從馬爾他送上103次航班,準備於愛爾蘭海上空爆炸。這樣,爆炸產生的碎片將沉入洶湧的愛爾蘭海。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新唐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311/378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