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陳方:什麼樣的精神病人才能成為天才

作者:
瘋子和天才一線之差。很多時候,那些被世人稱之為精神病的人,不過是他們用了不同於平常人的思維去思考,而普通人無法接受這異於常人的行為,因此把他們稱之為精神病。精神障礙中有一種症狀叫思維奔逸,他的思維會不受很多條條框框的限制,這也許就是精神病人思維廣的含義吧。

最近有名「精神科醫生」在網上很火。他在網絡上的自我介紹是,「郝文才,57歲,處女座,安定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畢業於民主剛果布伽迪醫科大精神系,身體穩定,收入健康,二十多年沒打過架,三國殺逃跑率87%,撐同志反歧視。希望大家喜愛我,謝謝。」

說他是「醫生」,不如說他是段子大王。他創作的一些以精神病為素材的段子在網上很流行。寫段子容易,流行不容易,且看且珍惜:

段子一:院長開會的時候說,我們14年的目標是:把我院建設成為全國最大的精神病院。現在大家鬥志昂揚,蓄勢待發,就差一大波精神病入住了。

段子二:換上精神病的原因有很多,一般來說是由於長期或強烈的精神刺激造成的。舉個例子:你欠別人1萬塊,想還,沒錢,不還,內疚,長此以往,一拖再拖,精神恍惚萎靡不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對方就被逼瘋了。

段子三:很多人問我與段子網絡推手是什麼關係,這裡澄清一下,是醫患關係。

段子四:某網友:好想做一個堂堂正正的精神病,請問怎樣才能預防成為正常人?答:你已經可以入院了。

這個段子大王很可能也是營銷帳號,但無所謂,他帶給人太多快樂。甚至有人編出段子,「得了精神病怎麼辦?安定醫院找郝醫生!」

同事在給我講這名「精神科醫生」的段子時,突然冒出一個問題,精神病人和精神科醫生,到底誰的思路廣?

想了想,我回答她:「你能想出這個問題,說明你已經可以入住精神病醫院了。」

玩笑歸玩笑,很認真地說,我以為精神病人一定比精神科醫生的思路廣。醫生為患者服務,醫生要跟著患者走,患者指哪,醫生打哪,按照這個邏輯,自然是精神病人的思路廣於精神科醫生。

有一本書《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奇書的作者高銘,花了4年多的時間,深入醫院精神科、公安部等諸多機構,得以和數百名「非常態人類」直接接觸,最終產生了「國內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

作者採訪過一個17歲的少年,屬於物理天才型瘋子,作者為了跟他溝通,專門去圖書館狂啃量子物理書籍、拜會物理學家和生物學家,聽物理講座,惡補一段時間,再請一個量子物理教授當外援,才爭取到和少年對話的機會。因為作者之前實在聽不懂少年講的專業理論。作者做足功課後,少年在接受採訪時才向作者透露了一點「前沿課題」。少年說,「跨越時間來看,人類是很長很長的蟲子怪物,從床上延伸到大街上,延伸到學校,延伸到公司,延伸到商場,延伸到好多地方……」而且還甩出一大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知識,最後少年得出結論,「時間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們。」

還有一位60多歲的老爺爺,他在精神病院住了十幾年,等著外星人接他回家。他被關進單間,卻跟度假似的,吃飯睡覺看報紙。他說他過得很愉悅,因為他可以經常去「時間的盡頭」玩。老爺爺的思想是,瞬間就是永恆。

其實很多天才都是「瘋子」。畫家中有梵谷,哲學家里有尼采。尼采更有意思,不僅不歧視瘋子,還親自把自己變瘋。

瘋子和天才一線之差。很多時候,那些被世人稱之為精神病的人,不過是他們用了不同於平常人的思維去思考,而普通人無法接受這異於常人的行為,因此把他們稱之為精神病。精神障礙中有一種症狀叫思維奔逸,他的思維會不受很多條條框框的限制,這也許就是精神病人思維廣的含義吧。

以前提到精神病人的時候,我們想到的往往是「被精神病」的悲劇,或者精神病患者因為失去自控能力傷人的悲劇。直到「精神病科郝醫生」的出現,才引導我們去認識「另一個世界」里的精神病。

網上有句俗語,「精神病人思維廣,2B青年歡樂多」。如果以後有人開玩笑說你是「深井病」,你千萬別以為對方一定是在罵你,也許這還是誇人的話呢。

責任編輯: 趙亮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402/385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