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專家警告機器人高度發展或將毀滅人類

工廠全自動化時代來臨

上個月開展的德國漢諾瓦工業展,向全球展示了一種最新的技術趨勢:未來工廠的生產手段講求靈活性和多樣性,朝向高度自動化的「工業4.0」時代發展,未來的機器系統甚至可以互相交流,工廠不再需要有工人。未來機器人可以執行人類的職務,可以和人類互動。可是近來有電腦專家警告,軍事和經濟的高度需求促使自動化機械迅速發展,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高度自動化的機器將有能力取代人類,甚至毀滅人類。

「未來的工廠還有人影嗎?」這是德國之聲中文網的文章「機器人時代的漢諾瓦工業展」問出的問題。文章報導了2014年度德國漢諾瓦工業展展示了自動化系統的最新趨勢。西門子的自動控制系統能和SAP的加工軟體和其它系統交流,所有系統都可不斷相互交流,從而不斷改進,並可以靈活實現所有要求。這個時代被稱為「工業4.0」,意味著「智能工廠」時代來臨,以後的工廠可能不再有工人。

驅使智能製造和物聯網產業產生的原因,是因為智能化生產可全面提升生產率和穩定性。西門子工業部門主管魯斯烏爾姆(Siegfried Russwurm)介紹說,通過結合數字生產模式與實際生產,西門子的電子工廠增加了4倍的生產率。同時,每一百萬件生產出的成品中僅有12個次品,大大減低了錯誤率。此外,完成最終成品的時間最多可縮短50%。

〈b〉仿人機器人進行人類職務〈/b〉

機器人不僅是在工廠生產方面取代人類,它甚至深入了人類其它生活領域。《紐約時報》中文網去年10月報導了越來越像人類的機器人陸續被開發出來,它們開始執行人類進行的任務。法國機器人製造商Aldebaran將推出一種仿人機器人羅密歐(Romeo),其工作是照顧老人和幫忙料理家務。另有一種仿人機器人NAO,若你輕輕親吻它的臉頰,它也會作出反應,輕碰回你的臉頰,並發出輕吻的聲音。

文章聲稱,機器人的用途將不局限在工廠或醫院進行重複性的工作,它開始在世界各地穿梭,甚至可以「與人類合作」。以前的機器人需要人來控制,現在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可以在沒有人類直接控制的情況下執行任務。機器人甚至可以與人類進行肢體上的互動,例如,喬治亞理工大學健康護理機器人(Healthcare Robotics)實驗室中的機器人科迪(Cody),能夠當舞蹈員或需進行物理治療的病患的舞伴。生物醫學工程學副教授查理.肯普(Charlie Kemp)說,可以把科迪與人類的互動行為當做了解人與機器人之間身體互動的途徑。

機器不只可以和人類互動,甚至可能在未來對人類發號施令。英文《大紀元》今年3月報導,目前人類甚至在研究機器人上司的可行性,也就是說,由機器人下指令,人類員工完成任務。溫尼伯馬尼托巴大學(University of Manitoba)人類電腦互動(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實驗室近期在研究機器人上司的效率性。研究發現,在被機器人指派了一項乏味的任務後,47%的參與者雖然會和機器人上司投訴或爭論,但還是會完成任務。

專家:智能系統終將脫離實驗室掌控世界

這樣的機器人研發趨勢發展下去,會造成什麼結果?「軍事和經濟壓力促使自動機械系統迅速發展,具有自我意識的殺人機器將無可避免地造成人工智慧終結者,結果給人類帶來滅亡。」這不是科幻小說的故事內容,而是電腦科學家奧姆亨卓(Steve Omohundro)最新發表在《人工智慧實驗與理論》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heoretic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文章中的預測。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大紀元記者李茹嵐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503/393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