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周思冶: 單身女子怎麼防止被陌生人打死?

—單身女子怎麼防止被陌生人打死?

作者:

最近新聞‌‌「女子麥當勞店內拒搭訕被6人當場打死‌‌」傳得沸沸揚揚,但是事實上這個新聞標題起得就不對,去跟死者要號碼的是位女性,怎麼能算得上搭訕呢?不過單身女性公共場所受到暴力威脅的處事方法確實值得研究。

看完整件事兒的經過,筆者大概給理一下思路:死者被一群瘋子(據說是邪教)給糾纏上了——到這兒都是運氣問題;在毆打過程中,在場沒有任何人出手施救——到這兒就是技術問題了。

何出此言?為什麼碰到這種情況大家不會去施救?我們這是要討論大眾的道德問題嗎?非也。

看看旁觀者的描述不難發現,麥當勞現場有很多人卻沒有一個人出手相救,而這,涉及到一個心理學知識:

‌‌「無情的圍觀者‌‌」(Bystander apathy)是1950年代時,心理學家所研究的一種群眾心理現象,也就是在事發的當場,如果沒有人敢首先站出來制止此事,那就一直不會有人站出來,如果事情一發生時,就有人敢站出來主持正義,那就會有人接二連三地站出來干涉(從眾效應)。

這種現象後來被心理學家稱為‌‌「責任分散現象‌‌」(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意思是指在情境不明朗時,大家不知道要做些什麽,因此看到其他同樣圍觀的人,會想別人也沒有做什麽,我也不一定要做,也就是圍觀人的道義責任被大家分散掉了。這種心態可以用一句話來說明,就是‌‌「沒有一個雨滴認為是水災是自己造成的‌‌」。

再個舉例來說,當一位陌生人在遭遇到急難時,如果現場只有一人,此人可能會見義勇為,立即救助。如果現場有數人,就可能彼此袖手旁觀,無人向前幫助。像這種有旁觀者在場,會抑制人的行為發生的現象,就是‌‌「旁觀者效應‌‌」。

據社會心理學家觀察發現,旁觀者人數越多的時候,眾人趨前救助的傾向越低。原因是如果多人在場,‌‌「應該‌‌」上去幫助的責任分散到在現場的各人,不致完全集中在一人身上,以致降低助人行為的發生。

再者,大家對於當場的情況並不了解,以為是普通打架。沒人會幹涉這種破事兒。

另外,看到過新聞圖片的朋友,應該對當時現場的血流滿地的慘狀印象非常深刻。而這個又涉及到另外一個層面的心理學問題:

曾經有個心理學家在地鐵上做了個實驗,A情況是讓一個人在地鐵上佯裝摔倒,B情況則是讓這個人摔倒的時候假裝嘴裡吐出了鮮血。

你能猜到哪種情況下施救的人比較多嗎?

答案是A。為什麼,鮮血難道不是讓緊急事件看上去更加嚴重了嗎?是的。但是這也讓旁觀者的壓力也增大了,他/她會覺得自己勝任不了救援的能力而放棄施救。

你肯定會想說這流血不是TMD受害人能控制的啊!

別急,下面是筆者給你們的在碰到奇葩的時候的tips:

1.

譬如到一個陌生環境下,儘量多觀察周圍情況,注意對方的行為舉止衣著打扮,要是對方有怪異的讓你不適的舉動,儘早離開該地,避免與其交談,更避免有目光的接觸。另外選擇位子的時候,一定不要找角落,一是不好逃離,二是一旦動手了被圍觀了想救援的人還擠不進來。

2.

像這位受害者,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先跑,跑不了的時候一定要大聲呼救,雖然害怕而且情況緊急,但是呼叫內容一定要讓他人能夠了解你的處境——你是無辜的。而且儘快在對方動手之前就要大喊大叫(別怕丟人),吸引越多人的注意力約好。喊叫內容能做到明確就儘量明確(雖然一般緊急情況下腦子也轉不了那麼快了)。

3.

如果你旁邊有人,最好是男的,一定要明確跟他提出請求幫忙的信號。目光要針對某個人,不要分散到大眾身上,否則大家都在等別人幫你,等到你被人KO了還沒人出手相救。

4.

好漢不吃眼前虧,好女也不要吃。跟傻逼沒法較勁的時候就讓著傻逼點兒。但是這讓,也是有技巧的。你可以示弱道歉,但是還是不要有目光接觸,因為這個時候你內心肯定很恐慌,一旦有目光接觸你的軟弱就會讓暴徒氣焰更囂張。要鎮定冷靜地跟對方說話,即使是道歉,要不卑不亢。

5.

其實不難發現,你身邊有的人更容易獲得他人幫助。為什麼?不是開玩笑,這跟相貌真有很大關係。如果你是個衣著整潔、舉止大方的人,你跟人尋求幫助的時候肯定比一個殺馬特來得容易得多。一個髒兮兮的乞丐摔倒在地上和一個衣著整潔的學生摔倒在地,肯定後者受到的援助要多得多,如果你漂亮的話,那得到的幫助就更多了。一定要打扮得整潔出門。不要著裝太暴露,大家不會去幫小姐出頭的。

另外,像碰到受害人這種已經鮮血直流的場面了怎麼辦?如果還能說話,那就繼續請求幫助吧;如果已經昏過去了,那就只能求老天爺了。

最後說一句,這種情況姑娘們一定要保持冷靜。如果你是圍觀者,請一定,一定要盡最大可能施出援手。

責任編輯: 趙亮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601/402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