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進口車價緣何會是國外的數倍

  近三十年來,因為有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和愈來愈成熟的製造力水平,中國工業在國際市場上不時會大顯身手,各行各業都競爭力非凡,GDP也連續翻番。然而汽車卻是個例外,政策方面,雖然相比加入WTO之前的配額管制已有一定寬鬆,但現在行業內的諸多弊病依然還是來自於頻頻發作又難以捉摸的長官意志。

  這一次,中共發改委又出手了。上月有報導稱,多家知名車企的亞太區負責人到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接受了反壟斷調查,同時所謂的執法機構也確認了這些車企存在有一些諸如橫向「限制」、縱向「限制」以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壟斷」行為。接著,8月4日上午,中共發改委反壟斷小組突擊調查了奔馳位於滬青公路989號的上海辦事處,約談多名高管,該辦事處的多台電腦被強行檢查。約談和調查持續一天時間,在場的每一位奔馳員工均被問話。而後在8月6日上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朴民首次確認,上周物價局反壟斷分局已對蘇州、無錫等五個城市的奔馳經銷商進行了反壟斷調查,預計不久就會有罰單開出。

  而這些管制行為的背後,所要承擔的罰單數額無一例外會落到每一個普通消費者的錢包里。由此帶來的車價高企的案例數不勝數,中國售價普遍在20萬元以上的中高級車,在美國售價多為15萬元封頂。28萬元買一輛雷克薩斯或奔馳,在國外輕而易舉。而這種不合理的「零整比」將直接導致修車成本大幅增加。經常聽4S店的朋友說起顧客大罵宰人車一出保再不登門生意不好做云云,但據我了解,因為定價權掌握在總經銷商手中,廠家直接以指導價方式規定價格,業內下游授權經銷商的利潤被層層稀釋,導致很多4S店自身的日常營運也都舉步維艱,而最終承受轉嫁壓力的消費者即使怨聲載道也無可奈何。

  那麼,進口汽車的價格究竟為何如此虛高呢?

  還是要說回管制,為了限制進口,中國政府曾對此設定過一種巧妙的管制。在2005年4月1日實施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中,第六條明確規定,境外汽車生產企業在境內銷售汽車,須授權境內企業或按國家有關規定在境內設立企業作為其汽車總經銷商。這直接導致了每家汽車品牌只會有一個獨家的代理商,接著很自然的,幾乎所有的跨國公司都把品牌授權給了自己獨資或絕對控制的子公司。也就是說,哪怕其他公司看到進口車銷售有利可圖,也沒有資格進行汽車貿易。所謂的「壟斷」就這麼應運而生了,因為沒有競爭,廠家可以直接控制經銷商,在銷售價格、售後價格、建店標準等多個方面,授權經銷的4S店話語權小之又小,所以價格必然高漲。比如廠家指導價的強制性早已是業內公開的秘密了,經銷商和廠家各自都心照不宣,表面上廠家非常謹慎,從來都是口頭限定,不留書面證據。如果經銷商敢賣低價,廠家則會變著法兒的開出名目繁多的處罰條例。2011年,上海大眾新POLO滯銷時廠家制定了每輛POLO優惠4000元的促銷政策,但政策進入山東大區後,卻變成了經銷商必須購買區域指定的產品贈送客戶,如果經銷商違反規定,則會被廠家在供貨、返利、市場支持以及車展活動等各方面大加限制,經銷商苦不堪言。

  雖然,中共工商總局準備在今年十月一日停止上述實施了長達九年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從事汽車品牌銷售的汽車經銷商(含總經銷商),按照工商登記管理相關規定辦理,其營業執照經營範圍統一登記為「汽車銷售」。此舉或將打破之前一貫的4S店單一經營模式。但我個人對此並不看好,這也僅僅是因為新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也正在制定當中。不難發現,發改委對進口車企的調查從最開始就是個偽命題。管制的邏輯再明顯不過了,那就是,管更多的事,尋更多的租。

  還有不得不提就是從2008年開始施行的《反壟斷法》。首先必須搞清楚,什麼是壟斷?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內容也就是支配性地位的劃分如何在法條中表達度量。因為事實上市場中「一家獨大」的現象非常普遍,私有企業通過競爭自然形成的優勢地位不僅不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反而會促進市場的良性循環,市場隨時在變動,企業家的市場策略中必須保證有更好的服務和更低廉的價格才能不被消費者拋棄,這個過程你情我願,自然到無以復加。所以,反壟斷法從最開始就淪為了一個無可奈何的笑柄。自然壟斷從來就是正當的。相反,汽車國企由於缺乏激勵而導致的效率低下與連年虧損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了。毫無疑問,這些通過行政權力設置准入門檻的壟斷才是真正需要反對的。

  而在反壟斷的高調背後,就是雷聲小雨點大的貿易保護論了。乍一看,貿易保護,會讓人產生保障自由交易公平競爭的錯覺,但其實這只不過是一個語義花招而已。事實上,儘管貿易保護一詞在全球化貿易的今天不斷遭人詬病,可實踐操作中卻遠遠相反。反傾銷、出口補貼、支持民族產業還有關稅保護等等都是反自由協作的。具體到國內的汽車行業,排氣量4.0升以上的綜合稅率高達143.7%,並且在此之外的銷售環節也還伴隨著重重的徵稅,因此最終到手的價格數倍於國外也不足為奇了。當然,貿易保護的危害遠不止這點。可以試想零關稅之後的市場形態,大量運轉效率低下的國企和一些沒有資本積累小企業漸漸退出市場,取而代之的則是物美價廉的商品和生活。這不是空想,市場競爭從來都不是零和遊戲,交換產生的同樣是財富,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如此繁榮,正是得益於此。

  說白了,問題很明朗,政府究竟是放開「宏觀」的手讓市場做主——消費者投票,還是繼續與民爭利呢。

責任編輯: 寧成月  來源:殷為的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809/427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