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中國史上最慘烈的大屠殺:坑殺降兵四十五萬

白起打的,是一場殲滅戰,他要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這一點,他一直奉行多年,這其實正是是當時最有效率的一條原則。

在戰國時代,人力資源要比國土資源更加寶貴。

在當時那個年代,每年的都要爆發戰爭,所有的諸侯國的國君,彼此間都在爭鬥。如果說在一場戰爭當中,你俘虜了大量計程車兵,好,戰爭到此結束,而你把他們放了,他回到他的國家以後,下一次戰爭仍將是你的對手,戰爭永遠都會進行,戰爭會一場接著一場地打下去。

長平之戰若不殺降,這四十五萬趙軍回頭又是一支大軍,秦軍等於是白打。白起做出了最後的決定--殺!

可是,如何將這麼多仍具備一點戰鬥力計程車卒一舉消滅,其實並不容易。可是,這卻難不倒白起。白起與人計議說:「先前秦已攻陷上黨,上黨的百姓不願歸附秦卻歸順了趙國。趙國士兵反覆無常,不全部殺掉,恐怕日後會成為災亂。」於是連夜安排,分割包圍,把趙降卒全部坑殺。(圖2、17)

世界戰爭史上最慘烈的一幕上演了。趙國降卒被一隊隊地隔開,手持利刃的秦軍在一旁冷眼看著,不明所以的趙軍一個接一個的向死亡的深淵走去,前方,是秦人為這些可憐人準備好的墓穴。

坑殺?確切的含義是什麼?是活埋?還是先斬首後再坑之?具體情況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可以想像,在離我們2267年前,在中國山西的一個叫做長平的地方,成千上萬的俘虜們象待宰的豬羊一樣倒在閃著寒光的矛戟之下。面對突然的屠殺,他們為什麼不反抗?為什麼這樣一場血腥的屠殺在一夜之間就這樣平靜的完成了?為什麼……

許許多多的為什麼困擾著後人。這段「白起殺降」的記載,實在過於簡略,於是,種種疑問在後世不斷被人提出。畢竟,這些趙國降卒,按史書記載有四十萬之眾,即使全部是赤手空拳,也是一個驚人的存在,就算在疲憊不堪,也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被繳了械,也有可能面對秦人的鎮壓加以反抗。可是,史書上並沒有有關於這次罕見的大屠殺的翔實記錄,但是,據近年在長平古戰場出土的史跡來看,巨大的萬人坑,是存在的。

死亡的氣息籠罩著長平,死神揮著殺戮的鐮刀在收割著無辜者的頭顱。傳說,從秦軍屠殺降卒的揚谷中流出的水,全部變成了血紅色,後世因此稱這條水流為「丹水」。而秦軍聚集死者頭顱的地方,則被稱為「白起台」、「頭顱台」。至今,長平附近還有「冤谷」和「殺谷」的地名存在。

這樣的名稱,其實是那場殘酷的殺戮留在當地人心中的記憶積澱。難以想像,四十餘萬人所發出的怨氣,是怎樣的深重!這一天,趙國幾乎所有的家庭都感到了失去親人的悲痛,母親失去兒子;妻子失去丈夫;嬰兒失去父親。這恐怕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最為悲慘的一幕。

白起只留下二百四十個小兵回趙國報信。趙國上下舉國震驚。

長平之戰結果,趙軍固全軍覆沒,秦亦死亡過半,即雙方死亡百萬左右。是役成為春秋戰國時代一次持續最久、規模最大、最慘烈的戰爭,古人論及東周500年的戰爭時,首推晉陽、長平兩役,所謂「晉陽之圍,懸釜而炊;長平之戰,血流漂鹵」(《帝王世紀》)。

這場戰爭由於秦取得全勝,由其統一的形勢已成不可逆轉。

這是一場劃時代的戰爭。長平之役,標誌著以列國林立、兼併戰爭頻仍為時代特徵的戰國一代行將終結,一個史無前例的中央集權大帝國就要臨降了。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走向自此而定。

在金鐵木的《復活的軍團》中有這樣的一段話,可以說寫盡了人們對於這次超大規模會戰的種種疑問,以下,是一些摘錄: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一個冬天,淮海戰役爆發了。這是解放戰爭時期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在廣闊的戰場上,緊隨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身後的,是一支支由農民組成的運輸隊。千千萬萬的農民,推著小車,趕著耕牛源源不斷地向前線輸送著補給物資。在整個戰役中,解放軍投入了60萬的兵力,這個數量與長平之戰中的秦軍大致相當。但是,在60萬解放軍身後,為他們提供後勤支持的卻是人數高達500多萬的農民,據統計,當時,平均由9個農民供應一個戰士!

2000多年前的秦國,全國的總人口也不過500萬而已,那麼,60萬秦軍的後勤是怎樣實現的呢?「

在一個鐵製農具和牛耕剛剛開始使用的時代,秦國用什麼供養這支60萬人的軍隊進行長年累月的戰爭?

長平,遠離秦國國土,這樣的遠距離長途作戰,而且戰事不是一天兩天,這一拖就是兩三年,對於這樣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來說,糧草和武器裝備的消耗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那麼,僅以一國之力,秦國又是如何支撐如此巨大的消耗的呢?」

這種種問題,至今令人稱奇。

責任編輯: 寧成月  來源:重溫歷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1108/469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