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楊繼繩:高崗秘書回憶不一樣的高崗事件

中央決定高崗去莫斯科聽取緊急通報時,原來高崗打算讓我同去,還讓我作了準備。後來中央派師哲(毛主席的俄文翻譯)和葉子龍(毛主席的秘書)同去。高崗對我說:這次你不去了,以後有的是機會。事後我想到毛主席一方面重用高崗,一方面還有不放心之處。讓這兩個人去,也有監督的意思。

財經會議後,毛主席問高崗:「你看薄一波是什麼性質的問題?」高崗愣了一下說:「現在看是思想認識問題。」主席說:「好。」毛懷疑他們在西山議論了薄一波的問題。財經會議上毛曾說薄一波是路線錯誤,後來又改口了。薄一波在回憶錄中講的財經會議,只講了部分事實,還有很多事情沒有講。在財經會議上批薄一波時高崗發了言,但高的發言稿毛、周都看過。後來說財經會議上高崗跳得很高。

有一次,在中南海主席那裡講,1953年財政可能有赤字,怎麼解決?高崗說東北搞增產節約的經驗可能對解決財政赤字有用。主席說,好,下一次我們就討論增產節約,這次會是不是要搬到高崗那裡去開?是不是我也去?大家說,你別去了。這樣,1953年8月底9月初,在東交民巷8號開了一個重要會議,作出了全國開展增產節約運動的決定。人們就產生一些想法:為什麼這麼重要的會在高崗家裡開?東交民巷8號是不是成了另一個司令部?本來財經工作是分工給鄧小平負責,不是高崗負責,結果高崗唱了主角。對這件事人們當時有兩種態度:一種認為中央器重高崗,另一種冷眼旁觀看笑話。後來有人說東交民巷車水馬龍,是另一個司令部。

我懷疑西山探視林彪後,主席對高崗產生了懷疑。

1953年10月3日,高崗到南方休假。這是經中央批准的。那天上午,火車開動之前的幾分鐘,突然羅瑞卿匆匆忙忙地趕到火車站,把高崗拉到一邊單獨談話。羅走了以後高崗上車。高崗說,羅說毛主席昨天病了,倒在地上,口吐白沫。高崗十分吃驚,表示可留下,不去休假。羅說,你還是去吧,如果情況不好你到濟南聽我的電話。到了濟南,沒有羅的電話。到了南京招待所,將近半夜,高崗給羅打電話,羅說沒事了,你放心休假吧。後來批評高崗時說高崗聽說毛生病「幸災樂禍」,「以為時機到了」,「急於想乘機奪權」,這不符合當時實情。在休假期間,在杭州時曾與林彪、陳正人,在廣州時曾與陶鑄有過私下交談。他們之間完全可能議論與劉少奇有關的事,高崗有可能說過反劉少奇的話。但從整個日程來看,高崗這次南方之行還是以休假為主,不是有意進行反黨陰謀活動。

若干年後,毛身邊的人說,從來沒有發生過毛口吐白沫倒在地上的事。1953年10月中央開會,毛還作了關於農業合作化的講話,談到6月到8月開的中央財經會議時說,會是開得好的,是有必要的,為總路線的心理準備了好作用。如果10月3日得了這樣的病,10月15日能作這樣的講話嗎?可能是毛懷疑高崗到南方搞什麼陰謀,讓羅到火車站看一看,有什麼人送行。

1953年9月下旬中央組織工作會議,批安子文。有人懷疑饒漱石和高崗合謀反對劉少奇。

組織會議上饒借批安子文反對劉少奇。高崗不在北京,他沒有參加組織會議。東北局組織部的張秀山、郭峰發了言。張、郭二人的發言稿高崗沒看過,我也沒有看。應當說,他們兩人的意見高崗是同意的。因為他們講的事情是1951年和1952年的事。這個會與高崗無關。毛主席說,高、饒陰謀反劉。

高崗11月從南方休假回來得知饒漱石的日子不好過,兩次找主席,希望幫助解一解圍。為此主席批評了高崗。1955年3月黨代會上,毛有一個發言講到了這件事。如果高崗真的和饒有陰謀,他怎麼還敢找毛主席為饒解圍?

1953年11月,中央軍委開擴大會議,彭德懷主持。會上彭讚揚高崗兩件事。一是彭說他的報告經過高崗討論、修改、定稿,高崗花了很大力氣。二是說抗美援朝取得勝利,後方起了作用。要說有軍功章的話,兩個麻子有份,洪麻子和高麻子。這也引起了毛的懷疑。

高崗南方休假時和陶鑄、葉劍英、譚政有過交談。葉、譚來京參加軍委擴大會議時問主席:「有薄無林」是怎麼回事?主席很生氣,問:誰告訴你們的?是怎麼傳出去的?我要查一查這件事。會後把高崗留下來追問:「誰泄露出去的?是不是饒漱石?」高崗支支吾吾地說:「饒漱石不會吧!」毛說:「那好。」主席給他機會讓他承認,可他沒敢承認,失去了這個機會。

關於「輪流」問題。1953年3月,毛主席曾提出中央分一線二線問題。讓在少數人中醞釀。毛說他不想當國家主席,只當黨的主席。5、6月間,毛說他身體不好,年紀大了,一直醞釀讓誰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高崗和陳雲曾在一起談過這事,認為林彪是最合適的人選。事後證明,這是毛主席的意思。大概是1953年11月底、12月初,毛主席提出,他要到南方休息一段時間,他不在北京時是由劉少奇代理主持日常工作還是由幾個同志輪流主持,請大家考慮。劉少奇首先表示,還是大家輪流好。周恩來說,還是照過去的慣例,由少奇同志代理。高崗則表示由大家輪流。朱德等贊成高崗的意見。鄧小平、陳雲贊成由劉少奇代理。毛主席說,此事以後再議。從會議室走出來,在去停車場的路上,高崗和鄧小平邊走邊談。高崗說:少奇不怎麼穩,還是輪流好。鄧小平說:還是少奇代理好。

後來報紙上說,高崗到鄧小平家中拉攏、遊說,搞非組織活動,不讓劉少奇主持工作。實際情況就是在這一段路上的交談。高崗進京後從來沒有去過鄧家,鄧小平也沒到過高家。《黨的文獻》上楊尚昆的文章寫得有聲有色,說高家掛著五大領袖像,高崗指著像說由這些人輪流。實際上沒那回事。我講的這個情況我可以負責。

有人說,這次會是毛在釣魚,有意讓高崗上鉤,究竟是不是這樣,不好說。

再訪趙家梁時間:2001年10月4日上午

接著上次談。今天講的是主席怎樣下決心採取行動,把高崗端出來。即1953年第四階段。

前面介紹的有閒言碎語、流言蜚語,也有確有其事的高崗反劉的言行。這些引起了毛主席對這個問題的全面考慮。處理高崗問題毛主席是審時度勢的。

當時的形勢是,朝鮮戰爭剛剛結束,國內要開展大規模的經濟建設,急需穩定的安定的國內形勢。國內人民也要求穩定、安定。黨內各山頭逐漸統一。經過財經會議,明顯感到黨內需要安定團結。毛主席在文革中講到:當年(指1953年)要開展反對資產階級右傾思想,響應者了了(指財經會議上批薄指劉響應者少)。我聯想,財經會議開了這麼多天,組織會議的起來反對,說明大家希望團結。既然反劉的問題影響黨內團結,說嚴重一點會引起黨的分裂,現在反劉不好。從1952年冬到1953年春,毛、高二人在接觸時講了很多私房話。高崗後來在檢查中說:「我對劉少奇政治上的看法不是我自己的,是我聽別人講的,是我撿的。」「別人」指誰?是毛。高崗進京前,毛讓他查東北的敵偽檔案,看劉在東北被捕的表現如何。如果高崗把這些問題端出來,毛就很被動。我說毛審時度勢,也包括這方面的內容。毛審時度勢,反覆權衡比較,才決定把高端出來。

1954年1月,四中全會開會前,毛在杭州讓楊尚昆帶回信,說「四中全會只自我檢討,不要點名批任何人」。即讓有錯誤的人自我檢討。我發現高崗的檢查提綱旁邊批了這樣一段話:「主要講自己,不要講別人的,除非他本人講了。」這和楊尚昆帶回來的信內容一致。這句話不是高崗加的,也不是我加的,安志文說這句話是馬洪寫的,可問馬洪。四中全會開會時的確是按這個方針辦的。主席有意避開,不參加四中全會(這是他唯一的一次不參加中央全會),讓劉少奇主持,但他對會遙控,誰作什麼發言,講幾個問題,多長時間,他都要安排。全會開完後,接著開兩個座談會,內容是揭發批判高、饒。請注意,四中全會沒有揭批高、饒,四中全會結束後,中央書記處召開的兩個高級幹部座談會,才揭批高、饒。兩個座談會,名單由書記處確定,批饒的座談會是鄧小平主持的,批高的座談會是周恩來主持的。參加兩個會議的人也不一樣。這兩個會沒有見到毛的文字指示,但我想是經過毛同意的。沒有毛的同意,是不敢開這樣的會的(那時毛反對分散主義,曾說不經他看過的文件一律無效)。

四中全會是和風細雨,兩個座談會是暴風驟雨。

毛在端出高以前,採取了一系列行動:

1953年11月底、12月初,毛個別接見了幾十個地方的和軍隊的領導幹部。

12月中旬,毛讓劉少奇、陳雲、高崗三人開會,談一談。劉和陳都作了自我檢討,高也作了自我檢討,然後互相提意見。劉、陳說話占了四分之三的時間,高說話只占四分之一的時間。高對自己的檢查是輕描淡寫的。事後,高說沒解決問題。後來聽說,高崗這次沒有很好地檢查自己,失去了一次機會。

12月24日,政治局開會,毛主持。提出毛去南方以後,劉代理主持工作問題。起草決議,決定開四中全會,這次政治局會議不點名地端出了高崗。毛提出有兩個司令部,把手掌張開,說,這個司令部是陽的,又把掌翻過來,說這個司令部是吹陰風的。雖說沒點名,但實際點了名,說東交民巷車水馬龍。

12月24日晚,毛去杭州前,高崗約羅瑞卿談話。羅向毛匯報,毛說,好,你去聽聽他有什麼看法。羅到高家,只談了很短時間。羅回去給毛說,高崗讓我好好保衛你,保證你安全、健康。

12月25日,毛到南京,到上海,在上海住一天到杭州。元旦時毛約見蘇聯駐華大使尤金和參加鞍鋼三大建設項目的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伊·費·捷沃西安,毛同他兩人談話中談到,中國可能發生突然事件,可能發生大事。毛指著師哲說,他(師哲)和我是秦、楚之戰,他是陝西人,我是湖南人。兩位蘇聯人不解其意,感到莫名其妙。其實,陝西人指的是師哲,說的是高崗。

1954年2月初,四中全會前,毛從杭州來信說,高崗要見我,他不必來了。由少奇、恩來、小平一起,聽聽他有什麼意見。劉、周、鄧三人跟高崗談了兩次,沒有結果。事後(1954年8月17日)高崗夫人告訴我,在劉、周、鄧約高崗談話前,高崗自己在褲襠里縫上了20多顆安眠藥。

2月6日-12日,七屆四中全會。

2月15日到25日,高崗問題座談會。共40多人參加。在中南海西花廳,總理辦公室旁的會議室開的,每天下午,只開半天。會上暴風驟雨。第三天高崗自殺未遂。具體情況是這樣的:

2月17日下午一點一刻。高崗家裡的二樓中間餐廳。餐廳有一條桌。當時我坐在他的旁邊。在我們這一邊還坐有別人。當時衛士站在門口,高的大兒子在屋裡,高的夫人在條桌對面的壁爐里燒材料。突然,高用左手在褲袋裡掏出手槍,對著太陽穴扣扳機。我立即發現,用我的右手使勁向上推他的左手肘部,槍口向上推開了,子彈打在後面牆上。我死死地抱住他,椅子倒了,我們兩人也倒在地毯上。當時我聽到槍響,不知道槍打在什麼地方,以為高崗中槍了。連忙喊:「快打電話!快打電話!」意思是叫醫生。他們也不知給誰打電話。手槍掉在地上,在我們左邊。高崗發現自己還沒死,他使勁轉身要抓槍。但我抱住了他,他轉不過來。他用腳頂著地毯向左轉,用左手夠著了手槍。但胳膊被我抱住了,槍口轉不過來。我叫:「快來!快來!」機要秘書董文斌,高崗夫人、兒子,衛士都過來了,扳開他的手把槍奪過來了。他不抵抗了,大兒子把我們兩人扶起來,坐在沙發上。

報刊上寫了種種各樣的自殺情況,都不是真實的。楊尚昆文章中說是摸電門,更是不對。

2月25日,周恩來據座談會的發言,作了總結。周的總結現在可以找到。不多說。

座談會過程中作了一些預防和警戒。當時我不知道,事後才知道的。當時說怕高崗「犯橫」,怕出意外,在要害地方也布置了警戒。高崗自殺未遂以後,座談會繼續開,高崗缺席。

這裡還有一個插曲。座談會剛開始,15日或16日。陳雲到高崗家找高崗談話。兩人在二樓高崗的辦公室里談的。聲音很大,發生了爭吵。門一開,陳雲滿臉通紅地氣呼呼地走出來,高崗臉青青地黑黑地走了出來。陳雲從二樓走下來後接著走,高崗在陳後面走下來。既沒打招呼,也沒送客。事後聽說,陳雲要高崗先承認罪名,在主席氣頭上認了,以後等主席氣消了再解釋。承認什麼?承認篡黨奪權,承認有野心。高崗說,我沒那麼回事。我幹什麼你還不知道?說我反黨,你幹什麼?沒有的事,我不能承認。事後聽說,陳雲是奉命而來。陳雲走後,高崗大罵陳云:鷹鉤鼻,商人,我算認錯人了!

高崗自殺未遂後,中央派三個人和高崗談話。毛從杭州打電話,從這以後,高崗被管教。

接著,東北局開高崗問題座談會。開會之前,周恩來去了一次,找東北局的林楓、張明遠談話,然後東北局開座談會。東北局座談會有羅瑞卿、馬洪、安志文參加,馬洪成了「五虎上將」之一,後來沒參加會。安志文被保護過關。東北局座談會後有一個報告。劉少奇將兩個座談會的報告和周恩來的總結轉發全黨,這事就算告一段落。東北局的報告提出「五虎上將」:張秀山、張明遠、趙德尊、馬洪、郭峰。實際不只這五個人。陳伯塵等很多省委領導人都有牽連。彭德懷、凱豐、黃克誠等有關的人都保護起來了。後來在不同的時期又說他們是漏網分子。陳雲、王鶴壽、陳正人和高崗也關係密切。

總之,高崗在進京一年多時間經歷了信任器重—注視考察—猜疑警惕—決心行動的過程。毛主席的決心行動是在審時度勢、認真思考以後進行的,最後決定聯劉除高。

決心行動是特殊的險招,經過全面部署,統籌安排。其步驟是:仁至義盡,預防周全,逐步前進,聽其自然,勝利實現,但留下了永遠遺憾。

毛信任他,重用他,兩人說了很多私房話。那時高和毛接觸機會很多。除了上午在家裡處理事情,或在計委開會以外,下午到中央辦公,他們辦公室都在一樓,天天可以見面,談話。高崗後來在檢查中說,我的水平沒有那麼高,我說的還不是別人講的話,是我撿的!

高崗寫《我的反省》時我天天跟他在一起,他說我記錄、整理,最後他定稿、修改,抄寫。最後送給中央。這一段時間他講的事,我知道哪些是主席講的。在管教期間,我每個星期向周總理當面匯報。在和周接觸過程中,我也知道一些情況。高崗反劉少奇的觀點大部分是從主席那裡來的。他說中央的「若干自由主義者」沒有指誰,我想這裡面一定包括毛主席。但他沒有說毛,也沒有說別人。他在給毛的信中講到中央有的同志有不利於團結的言行,但這封信燒毀了,最後還是沒有送給主席。

這封信是怎麼回事呢?這封信是我幫他寫的。寫以前他再三向我交代,要我以黨籍作保證,保證不向任何人講,然後向我講了兩三個小時,才寫成這一封信。信沒有寫抬頭,後面也沒有署名,沒有寫日子。抄清給他後,他把底稿記錄稿全部燒掉。第一次自殺以前,抬頭填上了毛主席,後面寫上自己的名字,寫上1954年2月17日。叫機要通訊員把信送出去。一封給劉,一封給周。他自殺未遂後我們發現兩個信封上有血跡(後來才知道他刮鬍子時刀片割破了手染上的),我們打開看,才知道這兩封信的內容。給劉的信封內裝的是給毛主席的信,沒有給劉寫一個字。給周的信是託孤,說看在多年友情份上,他死後照顧好他的妻子和孩子。寫得很有感情。從這兩信可以看出他對劉、周兩人不同的態度。他是不反周的。看了這兩封信後,我拿上樓對他說,不要這樣,勸他別自殺。他說,不了,不了,燒掉吧。就把這兩封信放在壁爐里燒了。

後來中央讓我把這封信回憶出來。由於是我起草的,當時我的記性好,我幾乎連標點符號都回憶出來了。寫成後,以我和安志文的名義交給中央了。現在可能存在檔案館裡。為什麼讓我和安志文署名呢?因為這封信高崗給安志文看過。

文革中,「九一三」事件後,三位解放軍到我勞動的幹校找我調查,問我這封信的內容。我說,我不記得,你們到中央檔案館去查吧。他們問我除了你以外還有誰看過,我說安志文看過。董文斌只看過信封,沒看過內容。現在我也記不清其中的內容了。只記得有林彪、羅榮桓、彭德懷、黃克誠、陳雲、陳正人等人對他說的一些話。

毛讓高崗查東北的敵偽檔案,看劉少奇被捕後的表現。高崗讓組織部的人去查的。郭峰是布置這件事的主要領導人。這事高崗告訴了陳雲、張秀山。但他們從來不講這件事。文革中,郭峰下面做這件事的人把調查的材料交給了「四人幫」,成了劉少奇的一大罪狀。郭峰還在,幹這件事的人還在。

在處理高崗時,毛主席是反覆權衡了的。毛和劉的關係前後有50多年。從長沙開始,到安源,到中央,到長征,到北方局,中原局。一個在白區搞工人運動,一個在農村搞農民鬥爭。劉在安源時毛還去過7次。毛對劉應該是很了解的。從1941年開始,六大的整風學習,到後來的整風運動,毛靠劉為得力助手。1942年底1943年初劉到延安後兩人在一起,成了毛的接班人,第二把手。但關係很複雜。文革中毛對斯諾說,1964年就想把劉端下來。這不是實際情況。公開是1964年,毛想把劉拿下來不是1964年,也不是1962年,而是1953年。這個歷史將來會有人證明。從高崗問題上我感覺到了。為什麼讓高崗查敵偽檔案?為什麼對高崗說劉對他幫助不大?說劉和他不合拍,不行則把他挪挪地方。說劉可以搞些出出風頭、迎來送往的事,我才不願幹這些事呢。這些話要不是高崗講出來,別人是不知道的。七大後劉作為接班人是公認的。毛是不是想換一換?1953年就發生了。1953年6月15日,毛在政治局擴大會議的報告中說,講到資產階級右傾思想,講到右傾情緒,講的是鄧子恢,實際內容是劉少奇的。1958年初毛批反冒進,批得很厲害,名義上是批周恩來、陳雲,實際還是批劉。所以,劉少奇很主動,1953年財經會議上主動作檢查,八大二次會議又主動作檢查,成都會議又作檢查,沒有人讓他檢查,為什麼總是要作檢查?

1964年6月16日,毛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在十三陵召開的)講到接班人五個條件時,講到高崗,說是如果不自殺,準備保留中央委員讓他到陝北當地委書記。還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高崗的死,我看是有人為了保存自己把他搞死的。我聽到這個傳達後幾天沒睡好覺。我是管教組長,誰搞死他?誰要保存自己?我想這是影射劉少奇。

1964年7月14日,在《九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裡,有一段黑體字,是毛加的。意思是中國共產黨各級領導要警惕赫魯雪夫這樣的野心家、陰謀家。這裡提供了一個信息:中央有赫魯雪夫這樣的野心家、陰謀家,當時我想這就是指劉少奇。但我不敢說。

毛和高崗的關係自高1953年進京以後由信任到採取行動端掉他,這是一年多的過程。毛在1955年的黨代會上講了幾個思想,沒有錯。高崗在進北京以前和劉的關係並不壞。到北京以後反劉,思想是從哪裡來的?還是毛的思想。

到1953年底,由於種種風聲,高崗和劉少奇相比,毛覺得還是高崗的危險性更大一些。劉還主動檢查,高崗過去什麼都跟毛說,到後來不跟毛說了(不檢查)。高有軍隊,有東北,劉沒有,還是高崗比劉危險。另外,如果高崗把毛的私房話都端出來,那毛不成了分裂黨、成了反黨?所以決心把高崗端出來。

順其自然。管教後,長期不理他,讓他自己等待,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你自殺了更好,我更主動,我們間的私房話就沒人知道了,這一段公案就算了了。曹操對孔融和楊修就是採取這種辦法。

高崗和饒漱石的關係。高崗沒有去過饒家,饒也沒去過高家。高崗不知道饒家在哪裡。《死亡聯盟》裡寫的是編造的故事。饒1952年到大連休假。行前,毛對他說,高崗把東北搞得不錯,你去看看,還可以學習他是怎麼搞的。饒到大連後,高也到了大連,他們見面是陳伯塵介紹的。當時張鼎丞也在大連。饒問:高崗文化不高,怎麼把東北搞得這麼好?陳伯塵作了介紹。要說有「高饒聯盟」,介紹人不是別人,就是毛主席。是毛讓饒去找高崗。到了北京以後,饒看到高崗受到毛主席的信任和器重,饒雖然是劉少奇培養出來的,但是看到毛對劉的不滿,就有點看風使舵,也跟著高崗反劉了。他思想品質上有問題,但不等於政治問題。《黨的文獻》上楊尚昆的文章寫饒比寫高更具體,可以參考。

歷史就是歷史,總要回到本來面目。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炎黃春秋2013年第6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1110/470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