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精品推薦 > 正文

漲姿勢!《武媚娘》中太監為何稱皇帝為大家

正在熱播的《武媚娘傳奇》,是近期熱門娛樂話題之一。觀眾最關注的,當然是「消失的胸器」。此外,劇中太監稱呼皇帝李世民一口一個「大家」,聽起來那個彆扭啊,炳哥身邊不少人對此深感疑惑。

其實在古代,「大家」有一個意思,即宮中近臣或后妃對皇帝的稱呼。古人稱呼皇帝除了我們司空見慣的皇上、陛下、聖上、萬歲等,「大家」也是常用的。

炳哥才疏學淺,沒能力考證「大家」這個稱呼的來龍去脈,但在史籍中,還是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東漢晚期的左中郎將蔡邕寫有《獨斷》一文,其中有一句:「親近侍從官稱曰『大家』,百官小吏稱曰『天家』」。

白話:宮中侍從官稱呼皇帝為「大家」,普通百姓和小官吏稱呼皇帝為「天家」。從此可知,以「大家」稱皇帝,早在東漢時期已出現。

蔡邕還寫道:「天子無外,以天下為家,故稱天家。」這就對為何稱「天家」作了說明,但他並未解釋「大家」之由來。

炳哥推測,古代「國」和「家」一體同構,皇帝既是一國之君,又是一家之主,在皇宮內伺候皇帝起居、料理家務的「家奴」——侍從官與后妃,自然要視皇帝為大家長。「大家」或由此轉化而來。

唐朝皇帝被稱為「大家」非常普遍。

《資治通鑑卷二百·唐紀十六》記載,王皇后、蕭淑妃因「謀行鴆毒」被廢為庶人且囚禁,其間唐高宗李治曾去探望,有意赦免二人,王皇后即說:「願大家萬歲!昭儀承恩,死自吾分。」武則天得知帝意,遂將王、蕭砍斷手足置於酒瓮中,沒幾天二人死去。此處「大家」,就是王皇后所稱的唐高宗。

《新唐書·李輔國傳》:「代宗立,輔國等以定策功,愈跋扈,至謂帝曰:『大家第坐宮中,外事聽老奴處決。」

這裡的「大家」,即是當權宦官李輔國對唐代宗李豫的稱呼。李豫因此明白李輔國意欲獨攬朝政,相當不爽,所以決定剪除此人。

《唐語林·卷五·補遺》記載:「玄宗嘗三殿打毯,榮王墮馬悶絕。黃幡綽奏曰:『大家年幾不為小,聖體又重,儻馬力既極,以至顛躓,天下何望?』」宮廷樂師黃幡綽勸說唐玄宗不要再打馬球了,以免發生墜馬這樣的危險。

至於「大家」作為對皇帝的稱呼什麼時候消失,炳哥也沒有考證出具體時間。可以肯定的是,直到清朝,這個稱呼仍在使用。清朝名臣曹寅有一句詩:「雲影觚稜曙色開,雞鳴問寢大家來。」詩中「大家」,當指康熙帝。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炳哥撰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110/498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