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何清漣: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的人權承諾能否兌現

作者:
2008年京奧給世界留下兩大至為深刻的印象,一是中國政府不惜血本的豪奢,讓外國人欣賞中國「繁榮」的同時彰顯了國內底層民眾生活的可憐;二是有如集中營般的強管制(以「六張網」為核心的奧運安保模式),完全違背了奧運的參與精神

據最新消息,因資金及缺乏民意支持等原因,五個曾考慮申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主辦權的民主國家表示放棄,奧委會只能從中國和哈薩克斯坦中做出選擇。由於哈薩克斯坦幾乎不具備競爭力,加上中共官方承諾將在比賽期間提供自由的網際網路服務,2022年冬奧極有可能花落北京

賽事期間開放網際網路的承諾太廉價

3月25日,北京2022年冬奧申辦委員會副秘書長王惠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如果北京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外國遊客、媒體、觀眾和運動員都將擁有開放自由的網際網路訪問權。

我從這一承諾中只看到北京申奧務必求成的心願,並不覺得外國來賓得了什麼便宜,理由如下:一、2008京奧及後來的APEC會議期間,外國高管及記者都享有看中國境外網站的自由,這次只不過擴大到觀眾而已,即讓接待外賓的旅館開放國際網際網路。這些權利人家在本國就有,只是中國在他們入境之後沒有剝奪罷了;二、奧運會、APEC會議過後,一切照舊,中國的網際網絡仍是中國區域網(china wide website),不是國際網際網路(world wide website)。

鑑於索契冬奧會出現過毆打示威者的事件,國際奧委會在奧林匹克憲章的反歧視條款中添加了涉及性取向的內容,並要求主辦國簽訂一份「合同」,承諾保護環境,保護勞工權利和人權等。目前為止,中國只承諾了賽期內讓外賓們享有開放自由的網際網路訪問權,也承諾了節儉,但還沒有提及勞工權利和人權。如果北京最終想拿到主辦權,我也相信北京會簽這個合同,但在做法上,會像2008年奧運與2014年APEC會議的做法一樣,在運動會、會議舉辦之前,就將上訪人員趕回老家或關進黑監獄,全城布滿便衣警察,將一切所謂不穩定因素消滅於萌芽狀態。

2008年京奧給世界留下兩大至為深刻的印象,一是中國政府不惜血本的豪奢,讓外國人欣賞中國「繁榮」的同時彰顯了國內底層民眾生活的可憐;二是有如集中營般的強管制(以「六張網」為核心的奧運安保模式),完全違背了奧運的參與精神。除了政府與運動員之外,大多數與會議有關的人諸如警察、會務人員及北京人,都深感疲累。因此這次申奧在網際網路引起不少反對聲音,以對「燒錢、擾民、貪腐」的質疑為主調。關注民生的人,希望把錢投到醫療、住房、教育、養老、失業等社會福利上;關注國威的民族主義者則認為打造幾艘航母,增強在東海、南海對抗日本、越南、菲律賓的軍力更為重要。這些批評,被斥為不顧大局、不識大體。

奧運的國內承諾三虛一實

相對於中國的勞工權利等人權話題,參賽者和觀察人士可能更關心主辦方是否能提供安全健康的空氣、食品和水。這一點,我相信中國政府會傾盡全力、不惜代價辦到,2008年的奧運藍與2014年的APEC藍就是例證。

北京冬奧申委副主席楊樹安曾用四個「有利於」闡述了北京申辦冬奧會的意義,即:有利於進一步展示中國形象,增強中國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有利於進一步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推動中國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有利於促進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推動健身、休閒、文化、旅遊等產業轉型升級;有利於加速城市環境特別是大氣污染治理,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這「四個有利於」除了第一個是實,即北京認為可以展示國際影響力,其餘沒一樣落在實處。中國曆次舉辦各種運動會的體育場館,從來就極少對公眾開放利用,因維護不善處於關閉狀態的在在皆是,北京的數處奧運場館就是如此。

至於促進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一事那更是不能兌現的支票。為了保證北京的空氣品質與優先供水,中國有個很特殊的問題,即環京津貧困帶問題,即圍繞北京天津兩大城市的周邊地區是貧困區,3798個貧困村,32個貧困縣,272.6萬貧困人口。「環京津貧困帶」的產生,原因在於中國的體制問題——由於要保證北京的供水、環境,當地缺乏產業調整自主權,只能配合北京的調控節奏調節本地產業,結果導致舊的產業去了,新的產業卻沒來。比如要保證水庫向北京供水的乾淨,需要涵養水土,當地限制畜牧業;比如要保證空氣,環京津地區限制鋼產業等一切可能污染空氣的產業,從「九五」時期開始,化肥廠、造紙廠、水泥廠、預製板廠、紡織廠、金銀礦等就陸續關停了。多年來打造首都經濟圈的承諾一直未能實現,因此對一次運動會可以帶動地區均衡發展的說法,我認為「願望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借奧運治理污染,只能說是「有一分真實」的不實承諾。空氣品質問題與中國的經濟模式及生活模式有關。有關中國的霧霾,據說主要是因汽車尾氣造成,北京有400多萬輛本地車,外地進城與長駐車近100萬輛,一次運動會不可能改變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與生活模式。北京2008年奧運與2014年APEC會議期間,採取的辦法是提前一個半月讓周邊數百公里的工廠停產,北京市內採取限制車輛進城的方式,在運動會和會議期間,大多數企事業單位放假,動員北京城的居民外出旅遊探親,實際是讓城市停止一切活動處於半休克狀態下保持了藍天,這種代價高昂的空氣治理,就是我說的「有一分真實」的不實承諾。

將承辦奧運當作獲得世界承認、國際地位提升的標誌,是亞洲國家的共同特點。日本東京1964年承辦奧運花了不少力氣,認為這是消除戰爭影響、振興日本的重要舉措;效果也確實相當不錯,因為迎來了日本經濟起飛。本來日本經濟起飛有很多因素,但這種巧合從此深入亞洲國家人心,南韓後來爭辦漢城奧運,中國申辦北京奧運都有這一動因。不巧的是,中國申辦奧運時期是江澤民的「中國崛起」時期,承辦時是胡錦濤第二任期,中國正好處在世界工廠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上,內部矛盾非常多,因此京奧花了3000多億(這是官方承認的數字),但對經濟發展並沒起任何促進作用。

結論是:中國要申辦2022年冬奧,面對世界與本國民眾做出的那些承諾,有的短期內可以兌現,比如讓外賓享受自由開放的網際網路,為參賽者提供清潔的水、空氣與食物等,但對國內民眾的承諾,大家不要當真,以免自找煩惱。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中國人權雙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405/538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