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上海反PX 絕想不到元兇竟是因為淪陷

—上海PX背後─城市定位混亂

作者:
上海的城市定位,在1949年之前,是很清晰也是很成功的:遠東金融中心。1949年之後,上海的金融產業一夜之間被推倒。此後的上海,逐漸成為中國輕工業中心,這是被壓制的上海市場能量自發尋找出路的結果。從金融中心蛻化為輕工業中心,這是上海的墮落,也是中國的悲哀。今天的上海民眾,在工作機會和環境之間,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環境。民眾們對石化產業的牴觸情緒將越來越嚴重。上海政府必須面對這樣的壓力,必須在稅收和民眾的生存之間做出選擇。

今天的上海民眾,在工作機會和環境之間,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環境。

上海金山居民抗議PX項目,已經進行數日。大陸官媒進行了遮遮掩掩的報導。微博、微信上則有大量新聞在傳播。

儘管上海當局聲明說上海化工區的規劃不涉及PX項目,將來也不會有PX項目,但上海民眾認為政府在玩弄文字遊戲,是在用「煉化一體化」偷換「PX項目」概念。

上海民眾保護自身環境的行為值得稱讚。即便那些沒有參加抗議的市民,他們也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搭了便車。當然他們應該為此感到一些羞愧。

其他地方的民眾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比如,2014年媒體就報導了中石油在陝西靖邊瘋狂抽取地下水,致使當地湖泊消失,臭氣熏天,居民苦不堪言。又如,在號稱中國鋅都的雲南蘭坪縣,四川商人劉漢與原雲南省委書記白恩培勾結,壟斷經營,肆意污染,周圍居民被毒害出了多種疾病……這些發生在邊緣地區的環境污染,令人瞠目結舌,但當地民眾無力對抗。

上海民眾或許能阻止PX項目,但他們無力阻止已經形成氣候的上海石化產業。石化已經是上海的支柱產業之一。那麼,上海這種城市,適合發展石化產業嗎?

上海的城市定位,在1949年之前,是很清晰也是很成功的:遠東金融中心。1949年之後,上海的金融產業一夜之間被推倒。此後的上海,逐漸成為中國輕工業中心,這是被壓制的上海市場能量自發尋找出路的結果。1970年代前後的中國民眾,往往提一個灰色旅行包,上面寫著「上海」二字,後面印著兩幢高樓。回家洗臉,臉盆底部也是「上海」二字。

從金融中心蛻化為輕工業中心,這是上海的墮落,也是中國的悲哀。1980年代以後,江浙、廣東加工業蓬勃發展,借著成本優勢而擠垮了上海的輕工業,上海開始走上金融和重化工並重的道路。上海發展金融,是正確選擇,無需贅述。而發展石化,則比較複雜。

發展石化產業,上海是有優勢的:臨近大海,兼具交通優勢和排污優勢;另外還有資金優勢,可以滿足石化產業對大資金的需求。那時候的上海民眾,就像今天的窮困地區的民眾,會為了一兩個大項目而興奮。於是,上海就成了中國的幾大石化產業重鎮之一,企業獲得了利益,政府獲得了稅收,民眾獲得了少量的工作機會和大量的污染。

今天的上海民眾,在工作機會和環境之間,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環境。民眾們對石化產業的牴觸情緒將越來越嚴重。上海政府必須面對這樣的壓力,必須在稅收和民眾的生存之間做出選擇。

為上海石化產業辯護的人,最喜歡舉的兩個例子,就是荷蘭鹿特丹和新加坡。而這兩個例子完全不適合今天的上海。二戰結束後,歐洲要在戰爭廢墟上崛起,鹿特丹選擇石化屬於飢不擇食,並且,當時全世界對石化產業的巨大污染尚警惕不足。新加坡情況類似,從馬來西亞獨立出來(或者說是被踢出來)之後,新加坡就如同1949年的台灣,風雨飄搖,也是飢不擇食地選擇了石化產業。

鹿特丹,新加坡,以及台灣,發展石化產業都是工業時代的事情了。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如果讓重新選擇,鹿特丹、新加坡、台灣都不會選擇石化產業。上海也一樣。

現在,上海的石化產業已經形成規模,不可能全部拆除。但是,上海政府至少應該宣布,今後永遠不再擴張石化產業。

大約在2000年,上海提出發展「信息、金融、商貿、汽車製造、成套設備、房地產等六大支柱產業」。後來又提出「2020年成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最新的提法是2040年成為「全球城市」。這幾個提法基本不錯,但不夠具體。尤其是「全球城市」之說,貌似跟風北京的「世界城市」。無論是「全球城市」還是「世界城市」,提法都有些宏大而空洞。上海需要更具操作性的城市定位。

不能太貪婪,首先要做減法,砍掉一些定位和產業。

處在中國最黃金位置的上海,與新加坡一樣是寸土寸金,人口密集;與新加坡不同的是,上海身後有13億人的市場。從依託來說,整個中國經濟都是上海的後盾;從歷史使命感來說,上海負有帶動中國經濟的責任。

在這樣的城市大搞石化產業,那得愚蠢到什麼程度?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東方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627/576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