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經濟轉型 只是看上去很美?

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服務業成為經濟的新亮點。西方經濟學家大多將服務業看做中國經濟的一線生機。

他們認為,中國經濟正成功的將資源轉移至其未來發展的重點。但是,英國宏觀經濟學家Gavyn Davies表示,如果仔細的觀察數據,中國經濟的轉型未必那麼美好。

樂觀主義者指出,服務業在中國名義GDP中的比重不斷上升,而同時,工業的比重下降。基於目前的價格,中國經濟的再平衡正在推進,工業的GDP占比從2011年的47%下降至目前的40%。

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1.1%,不及預期11.3%。​消費在中國經濟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周末在亞投行會議上透露,2015年全年服務業生產總值占GDP總量一半,而消費貢獻了60%的經濟增長。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6.4%,比上年提高15.4個百分點。

然而,Davies指出,幾乎所有這些名義數據上的再平衡都是由於工業產品相對價格的大幅下跌、服務業價格上漲導致的。通脹調整後的實際價格顯示,過去10年間,中國的經濟沒有什麼轉型可言。勞動力和資本並未離開工業。

工業商品價格的大幅下跌解釋了這一現象。儘管這一現象主要發生在製造業板塊,但是其更多的存在於低附加值板塊中——重工業正在經歷損失,但國家正努力支撐這些行業。

隨著商品價格的下跌,多數其他的開發中國家或發達經濟體正在經歷生產者價格通脹的負成長,但是中國工業行業的規模讓這成為了一個問題,這一現象在2013-2015年間隨著人民幣的升值而加重。

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將推行供給側改革。這意味著過剩產能將會通過關閉工廠、解僱員工的方式消化,而中國政府將通過更寬鬆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來中和這一影響。

在西方經濟體中,這樣的項目必將伴隨著實際利率的下滑(因貨幣環境被放鬆)。靈活的、市場定價的匯率可能下降也可能上升。這可能成為中國無法躲開的現實。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119/679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