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華爾街日報:中國大規模放貸無法顯著促進經濟增長

中國可能在年初打開了信貸閘門,這讓市場明顯鬆了一口氣,認為中國政府已為經濟增長提供了支撐。實際上,在中國增加信貸的刺激作用並沒有那麼大。

有關2月份將延續信貸高潮的本地媒體報導令投資者興奮不已。從理論上看,持續的放貸潮可能會像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的做法那樣促進經濟增長。比如,受到中國需求回升的預期提振,鐵礦石價格已大幅走高。

但問題在於,中國已經到達一個轉折點。新債中有越來越多的部分用於償還舊債,除了給銀行帶來手續費和佣金收入外,在實體經濟中產生的活動較少。這就如同一個服用了阿斯匹靈的頭痛病人,更多的藥物不會更多地緩解疼痛,但可能導致併發症。

一個可以度量的影響就是所謂的「信貸常青化」(evergreening of credit),即銀行為貸款進行展期,或者提供新貸款以償還舊債。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的度量方法是,先估算每年企業虧欠多少本金和利息,之後估算用來償還上述本金、利息的資金來源(也就是營運現金流、通過售股籌集到的新款項,以及沒被劃撥為一般支出(例如工資)的額外現金)。

通過計算得出的結果是,去年需還本付息的債務金額與資金來源之間存在相當大的缺口,大約相當於企業負債的10%。彌補這一缺口的方法就是繼續借貸。五年前,中國公司創造的現金多於需要償還的負債,因此新債可以用於投資。

信貸常青化力度最大的就是那些產能嚴重過剩行業中的國有企業。例如,根據德意志銀行的數據,在常青信貸總額當中,煤炭開採及金屬企業的占比達30%。

如何才能化解信貸常青化問題?一個積極的辦法是允許這些問題行業的企業開始進行痛苦的重組。這至少可以消除常青化貸款的一個需求來源。

中國中央政府為清理銀行系統而採取的一項具體措施可能也會有所幫助。不能只把問題隱藏起來。舉例來說,中國去年推出的地方債置換計劃給借款人提供了喘息之機,但該計劃下的大部分資金轉化為常青化貸款,因為增加的貸款未必被投入到實體項目中。

透過注資調整銀行系統的資本結構,把常青化貸款從銀行轉移到中央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上,這將使銀行不必再向大多數問題借款人不斷提供常青化貸款。擺脫這種負擔後,銀行就可以把信貸資金提供給生產部門的私營企業,這些企業也許會把資金投入到實體項目中,而不是用來償還舊債。

不過在現階段,中國似乎只是在舊債基礎上堆積新債,而不是清理這個爛攤子。這樣做或可防止銀行系統內部出現違約,卻無法促進經濟增長。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304/702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