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投資者傻眼:多位美聯儲高官公開支持4月加息

3月美聯儲的鴿派聲明還言猶在耳,但讓人始料未及的是,短短一周內,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17個成員中已有五位公開反對,並呼籲下個月加息。

傳統「鷹派」聖路易斯聯儲主席James Bullard是最新的一位,他今年擁有投票權。在周三接受彭博採訪時,Bullard指出,美國失業率跌破自然失業率水平可能迫使聯儲決策者今後加快加息步伐。具體:

貨幣政策方面,美聯儲大致表現良好,但「利率曲線已經有所回升,有可能我們(的政策)會有些滯後。」他預計,「在較近期內」,美國的自然失業率、即非加速通膨失業率(NAIRU)會有些超速,「可能導致美聯儲決策此後不得不更迅速地上調利率。」

此言一出,美元快速走高,創近一個月最大漲幅。

除了Bullard,本周還有三位也表達了加息意願,但他們今年都沒有投票權。

1,本周一,「中立派」成員——舊金山聯儲主席John Williams曾公開表示,若經濟數據繼續符合期望值,他將支持美聯儲在4月或6月加息。美國經濟狀況看上去很好,若非全球因素的影響,美聯儲將採取更快的加息步伐。

2,隨後另一位「中立派」——亞特蘭大聯儲主席Dennis Lockhart稱,考慮到美國經濟持續增長,美聯儲最快可能在4月FOMC會議上加息。

3,比較讓人意外的是這位,去年底剛剛上任的費城聯儲新主席Patrick Harker,他原本是個「鴿派」,但在周二的演講中卻表達了鷹派立場。他希望看到美國以稍快的速度加息,傾向於今年加息至少三次。「如果美國經濟持續改善,美聯儲應該考慮最早在4月加息。」

如果加上在上周FOMC會議上提出異議、要求加息25基點的鷹派成員——堪薩斯聯儲主席Esther George,最近呼籲加息的聯儲官員達到五位。

這與上周的氛圍可完全不一樣。3月17日(上周四),美聯儲在就業和通脹數據明顯好轉的情況下拋棄了「依據數據做決定」的前瞻指引,維持利率不變,而且還下調加息預期和經濟預期,年內加息的預期從去年的4次削減到2次。

美聯儲主席耶倫將此決定歸因於海外市場的波動。美聯儲稱海外經濟疲軟和金融市場劇動,給經濟前景帶來一定風險。

這被市場解讀為「本世紀最傾向鴿派的決策之一」,聲明令美元暴跌、非美貨幣走高,商品和新興市場一派欣欣向榮,疊加中國央行2月底降准以及歐洲央行3月寬鬆「火箭炮」,市場一度感受到了全球央媽們的「溫暖關愛」。

但最近這些聲音是怎麼回事?對交易員來說,Bullard以及其他幾位聯儲官員的評論把他們徹底搞糊塗了,這與美聯儲的鴿派信號截然不同。

「要跟上他們的節奏真是太難了。」CNBC援引Jefferies首席貨幣市場經濟學家Tom Simons表示,「他們試圖讓市場明白,四月加息也是可能的。

而很多經濟學家預計下一次加息是在六月,因為那時會有耶倫新聞發布會。不過話說回來,耶倫也明確說過加息可以是在任何一次會議上,就算沒有常規的發布會,也可以臨時搞一個。她還暗示過,不排除4月加息的可能性。「每一次美聯儲FOMC會議都有可能行動,4月FOMC也是一樣。」

所以現在也有人開始反問:3月美聯儲議息會議真的偏鴿派嗎?

目前,聯邦利率期貨隱含的加息概率在上升。國金證券給出的一張表中我們可以看到,3月會議後,除4月加息概率下滑,其他月份加息概率均有小幅上升。在周一和周二美聯儲四位委員發表言論後,4月的加息概率已經由4.0%升至10.0%,超過議息會議前,其他月份的加息概率也由較大幅度上升。

去年準確預言了美聯儲12月加息的高盛更加激進,其認為,美聯儲將會很快會因為物價和就業的壓力放棄鴿派的姿態。高盛的Hatzius及Stehn認為美聯儲今年仍然會加息四次,以防止過晚撤除寬鬆政策而給市場帶來風險。

「如果我們是對的,美聯儲以全球政策協調的名義,長期保持貨幣政策寬鬆的意願將很快消散,聯邦基金利率上升的速度將顯著超過債券市場目前的預期。」

從下圖可以看出,排除能源和食品價格後的「核心通脹率」,自14年底持續上升,今年2月數據創下近8年新高:

高盛的核心通脹指標也在走高:

勞動力市場、工資增速不斷改善: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324/712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