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面臨1萬億美元壞帳 或現日本式「失去的十年」

中國正面臨數額高達1萬億美元的壞帳問題。除非這種惡性循環被打破,否則,金融危機或者至少是經濟大幅下滑,將會成為一個無法避免的最終結果

根據麥格里分析師維克托·什韋茨(Viktor Shvets)及其團隊的看法,目前中國經濟存在著大量的壞帳問題,而且絕大多數壞帳來自國有「殭屍企業」。壞帳的數額之大,足夠引起一場金融危機。4月29日,維克托·什韋茨在致投資者的一項提示中表示:「除非這種惡性循環被打破,否則,金融危機或者至少是經濟大幅下滑將會是一個無法避免的最終結果」。

僅從概念上來講,中國的債務問題非常簡單:以往因為刺激經濟發展的需求,中國政府和央行通過信貸擴張的方式,給中國企業提供了大量信貸。而其中絕大部分是「國有企業」。這些企業普遍存在體制落後、缺乏市場競爭力的問題,而且有些甚至是因為政治需要大於經濟需求而繼續存活的。這些「殭屍企業」的存在,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償還銀行債務。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它們中的一部分開始出現信貸違約,或者存在無法償還債務的問題。

維克托·什韋茨認為,直到最近,人們都還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為中國經濟的增長如此強勁,它掩蓋了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不良貸款(NPLs)比率。但是隨著經濟的進一步增長,壞帳總額可能會接近35萬億美元,這一數目幾乎是中國名義GDP總量的350%。

中國面臨高額壞帳

如果太多的企業不能償還債務,銀行和私人借貸者將會對貸款更加擔心。如果上述情況發生,緊隨而來的流動性枯竭將會把中國經濟拖入一場金融危機之中。面對如此大規模的壞帳風險,作為全球經濟驅動力的中國經濟,同樣也會使金融危機蔓延到世界其他市場。

維克托·什韋茨在他的提示中寫道:我們還沒有到達這一步,但是我們正在走向這一步。

目前,中國全要素生產率(TFP)的增長率接近為零,或者已經轉變為負成長。低的或者負的生產力增長暗示著需要對經濟採取槓桿化措施(名義GDP每增長5%-6%,伴隨著3-5萬億美元的債務增量),從而產生預期的經濟增長。然而,隨著槓桿措施的不斷增加,私有企業領域的信心正在被逐步吞噬,而貨幣的流通速度也進一步下降(日本已經經歷過)。現實中的中國經濟正處於「進退維谷」的兩難境地。這種經濟上的困局反過來會推升債務的進一步增加,並且循環往復,持續惡化。最終的結果就是出現嚴重的通貨緊縮問題,同時還伴隨著對存量債務的重新認定,這一切最終將造成淨資產收益率出現下降。

維克托·什韋茨認為,中國的不良貸款率高達20%,或1萬億美元的規模。

壞帳堆積主要發生在企業環節,而其中大部分就來自於體態臃腫的國有企業。根據IMF最新的金融穩定性報告顯示,在2871家非金融類企業樣本(統計存在債務總額4000億美元)中,有590家企業(接近總數的20%)處於債務風險中(這些企業產生的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遠低於企業自身的利潤承諾)。以此類推到那些非上市公司和中小企業後,IMF最終的結論認為,中國各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上存在潛在風險的貸款總額可能超過1.3萬億美元。這很可能暗示著來自企業環節的,存在風險的貸款總額非常接近1.5-2.0萬億美元。如果我們假設以上數據的50%為事實情況,那麼中國各商業銀行就會存在接近1萬億美元的不良貸款(或者占GDP總值的8%-9%)。

受經濟增長放緩和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制約,中國不可能再像上世紀80和90年代那樣擺脫當前的經濟問題。今天中國的實體經濟已經很難擁有新一代工人去創造價值,也很難實現用於支付這些債務而需要的GDP增長速度。

最終,除非中國政府徹底放棄先前採用的信貸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否則中國國內將出現信貸危機,或者出現日本式的「失去的十年」。而經濟增長率也會加速下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提醒那些年輕的讀者,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看起來非常強勁,但最終也不過是衰落之前的迴光返照。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鳳凰國際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503/733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