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解密渣滓洞:原來釘江姐手指的竹籤子系"解放後創造"

日前《炎黃春秋》刊文披露,現在渣滓洞展出的「刑具」,系中共當局在60年「徵集」或仿製的。特別是,「釘進江姐指尖」的「竹籤子」,是一名工作人員憑臆想濫造的,因為太假,展出不久就被撤掉。分析認為,根據文章披露內容,《紅岩》中的情節,可能系中共當局為政治需要而編造。外界此前曾披露「江姐」淫亂無恥的真實面目。

《炎黃春秋》2014年第2期刊登曾原重慶市文化局創作室工作的孫丹年的文章《渣滓洞刑訊室考》。

文章披露,現在渣滓洞、白公館舊址展出的「刑具」,主要是自1960年以來,從各地「徵集」來的,以及工作人員仿製的。

其中,「訓練狼犬」和「鏹水池原址」系工作人員「補拍」,而「動刑」照片則是從電影《人民公敵蔣介石》中翻拍。除此之外,還插入美術作品代替文物,如《江竹筠同志臨刑不懼》用「詩配插畫組成一組」,《劉國志烈士臨刑前迎著敵人高聲朗誦就義詩》用「油畫配詩」。

而小說《紅岩》中描述的最恐怖刑罰「竹籤子釘進江姐指尖」,刑訊室展出的第一批「夾手指的竹筷子」,則是重慶市博物館陳列部一位姓張的職工「製造的」。

2007年9月4日晨,這名職工回憶說,當年復原刑訊室,很為難,沒有準確的第一手資料,也沒有人見過刑訊室及其刑具。上級只是籠統地說:根據部分老同志的回憶,以及小說《紅岩》的描寫內容,「竹籤子釘進江姐指尖」。但又並無一個人親眼看見該過程。

他很納悶,不知道應該怎麼做,全憑想像。他想這竹籤子只能是極細的一片竹篾,但極細的竹篾又不能用「釘」的方法。最後他拿了幾根竹筷子,削細了,心裡說:「就這樣吧!」

他回憶這事告訴同事時,不禁笑起來,同事也笑。

官方藝術作品中的「江姐受刑情節」

文章稱,1964年,該文作者上小學四年級,參觀渣滓洞時仔細尋找「竹籤子」,但沒有看見(這「竹籤子」估計開展不久就撤掉了),而是記住了那幾支很粗、很毛糙、顏色灰黑的「竹筷子」,怎麼想像也難以將它們釘進手指尖去。

有分析認為,該文章或在暗示,《紅岩》中的所謂「渣滓洞英雄事跡」,系中共當權後根據政治需要而編造。

該文相關內容被各媒體節選刊登,標題為《解密渣滓洞:釘江姐手指的竹籤子系解放後創造》。該標題可謂一語雙關。

江姐充當「第三者」,曾和每個男同學上床

在中共宣揚的「英雄模範」人物中,由羅廣斌等寫作的《紅岩》中的江姐所謂「光輝形象」在大陸廣泛傳播。然而,真實的歷史是:江姐是個不折不扣的「第三者」,而且《紅岩》中的不少情節乃是杜撰。

江姐,原名江竹君,後改名江竹筠,1920年8月生於四川。1939年,受中共宣揚的共產思想蠱惑,江竹筠加入中共,其後進入四川大學學習,並擔任負責人。

四川大學蘇州研究院執行院長聶聖哲曾在其微博披露:81年我入川大時就聽到兩位年近八十的老教授(江姐同時代的川大學生)說:江姐思想活躍、不安分,很風流,她每和一個男同學上床,就要求對方入黨,鬧得滿城風雨,當時川大的校長說:江竹筠你風流一點是你自己的事情,但你用這種方式強迫信仰是不對的。

而涉筆國共歷史的林輝先生提供史料披露,1943年5月,中共派江竹筠擔任重慶市委第一委員彭詠梧(《紅岩》中彭松濤的原型)的助手,並與他假扮夫妻,掩護地下黨開展工作。此時的彭詠梧,已經是有夫之婦,早在老家雲陽時,彭詠梧就與15歲的譚正倫結了婚,並育有一子,叫彭炳忠。

  江姐一家三口的全家福,攝於1947年9月。

一年之後,中共組織批准彭詠梧和江竹筠正式結婚,二人也育有一個兒子。對此,遠在老家的譚正倫卻一無所知。

在與丈夫分別6年後,譚正倫終於等來了丈夫的消息,但卻無異于晴天霹靂。她的弟弟告訴她,彭詠梧已再婚,並且有了一個兒子。因為彭要離開重慶,不方便把年幼的孩子帶在身邊,所以希望譚正倫「顧全大局」,去重慶幫助照看孩子。譚正倫非常傷心,但最終在眾人的解勸下,她接受了現實,前往重慶,將丈夫和江竹筠的兒子撫養成人。

2011年,阿波羅網署名「苦膽」的讀者來稿評論稱,我們不必苛責江姐,當年被灌輸了馬列主義、共產主義迷魂湯的青年男女,又何止江竹筠一人。而她的所作所為,皆系在黨的指示下的奉命行事。其性質從中可見一斑,由此印證:馬列主義、共產主義是貨真價實的邪教,共產黨是地地道道的邪黨。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阿波羅網於飛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517/73982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