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這4人多次成習近平「座上賓」 有何過人之處?組圖

—多次成為總書記「座上賓」,這4人有何過人之處?

5月17日,習近平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並發表講話。他表示,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範疇很廣,不同學科有自己的知識體系和研究方法。對一切有益的知識體系和研究方法,我們都要研究借鑑,不能採取不加分析、一概排斥的態度。

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現場

在這次座談會上,有包括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汝信、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沈壯海等10位來自哲學、經濟學、歷史學、政治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先後發言。他們分別介紹了各自學科領域的研究進展,並就如何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創新發展提出意見。

「政事兒」注意到,制定重大政策前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此系最高領導層的慣例。來自「民間」的專家學者以及地方官員,通過座談會、高規格會議等渠道,跟中央領導面對面交流,對相關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政事兒」梳理發現,在上述座談會上邀請的10位專家學者中,林毅夫、沈壯海兩人不止一次受邀赴中南海參加座談會或為政治局委員講課。此外,還有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等,在十八大後也曾多次赴中南海交流。

林毅夫

「市場沒有政府協調更失敗」

「政事兒」注意到,除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外,林毅夫還擁有多個頭銜:國務院參事、「十三五」國家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務,此前還曾擔任世界銀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

林毅夫1952年出生於台灣宜蘭,曾在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工作,成為杜潤生的眾多門生之一。1993年離開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之後,林毅夫回歸高校,在北大教書做研究,成為著名經濟學者,更是中南海座談會上的常客。

在這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林毅夫在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汝信之後,作了題為「以理論創新繁榮哲學社會科學」的發言。其中提到:國內有不少人只看到我國和已開發國家的差距,以及作為一個發展中、轉型中國家必然存在的各種體制、機制問題,對我國的道路和制度缺乏信心。他認為這其中與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界缺乏能夠解釋我國社會經濟現象的自主理論創新有關。

而在2014年7月8日,十八大後習近平首次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林毅夫與上海社科院院長王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理事長樊綱等六位專家學者參會。他們分別就國際經濟形勢、推動中國經濟發展、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強化金融工作、擴大對外開放、加強經濟治理等發表看法。

林毅夫在這次座談會上表示,中國經濟增長的持續下滑,最主要是受國際經濟因素的影響。中國經濟有潛力在未來20年維持8%的年均增速。「我不是樂觀主義,我是客觀主義,大家都悲觀,我就變成樂觀主義。」

「政事兒」注意到,除了上述兩次座談會,在去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召開的聽取十三五規劃建議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林毅夫作為黨外人士代表發言。而在每年的過年期間,中共中央都會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共迎新春,林毅夫都作為無黨派人士應邀出席。

而據媒體報導,林毅夫在上世紀90年代,就曾進入中南海為國家領導人分析經濟形勢。針對政府對學者意見的採納,林毅夫曾表示,「一些建議直接被採納,制定成了政策法規,另外的一些建議也以不同的方式在日後的政策中有所呈現」,「作為一個長遠的過程,改革的方向基本符合我的預期。」

「政事兒」注意到,林毅夫堅信中國經濟後發優勢巨大。他曾在多場合表示,從2008年開始,中國仍會有20年左右的快速增長期。他指出,自2010年以來的經濟增長速度持續下滑是國際周期因素造成的,而非中國的增長模式不可持續或其他體制因素。與此同時,依靠消費來拉動經濟是一種十分危險的主張。

2014年,林毅夫因同張維迎關於政府角色的論戰引發熱議。他在紀念經濟學家楊小凱逝世十周年座談會上表示,市場沒有政府協調更失敗。中國過去三十幾年經濟高速增長,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這說明政府做的大部分是正確的。這與張維迎的觀點針鋒相對。

沈壯海

至少與習近平兩次面對面交流的「70後」教授

習近平與沈壯海握手

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來自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沈壯海教授作了「加強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發言。他表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是在大學生頭腦里進行思想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久久為功。加強和改進的落腳點是提高吸引力和實效性,關鍵在內容創新與方法創新並重。

在沈壯海發言後,習近平強調,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繼續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沈壯海出生於1971年11月,現擔任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踐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曾獲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

「政事兒」注意到,在參加完17日的座談會後,沈壯海手寫了一份感想,其中講到,「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的理想,努力成為先進思想的倡導者、學術研究的開拓者、社會風尚的引領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應是我們學術人生的方向。」

他也曾在媒體發表《學術創新的定向與根底》一文,寫道:「任何一位學者,只有時刻把切著社會的脈動,傾聽著時代的呼聲,關注著民生的疾苦,心繫著民族的興衰,與生動的實踐氣血相通,才能更加敏銳地捕捉到一切學問生發的基點——問題。」

據武漢當地媒體報導,沈壯海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首屆統招博士生、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首批「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他也先河組隊編創全國《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報告》。

「政事兒」注意到,在十八大後,沈壯海也曾為中央政治局講課。

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進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隨後,沈壯海和全國宣傳幹部學院黃志堅教授就這個問題進行講解,並談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政事兒」發現,在此之前,2013年5月,沈壯海曾出版學術專著《文化軟實力及其價值之軸》,共收41篇論文,分別論述文化與軟實力、價值體系與思想教育,闡述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主張和見解。在今年的第三期《求是》雜誌上,沈壯海還發表了《充分發揮中華文化創造力源泉的作用》的文章。

李稻葵

聽取李稻葵等人意見建議後,習近平表示將積極吸納

「政事兒」統計,十八大以來的公開報導中,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至少兩次成為總書記的「座上賓」。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於2004年9月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成立。據其官網顯示,它以「全球視野、戰略前瞻、服務決策」為使命,以政策研究為導向,以政策影響為驅動,匯集學術、政府和企業資源,從世界角度觀察和研究中國的現實政策問題,建設性地參與政策討論,為政府機構提供政策建議。

「政事兒」注意到,財長樓繼偉是該中心的顧問委員會成員。

生於1963年的李稻葵,學術與工作經歷頗豐。他曾師從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艾里克·馬斯金(EricMaskin),是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還曾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是央行制定貨幣政策的諮詢議事機構,在國家宏觀調控、貨幣政策制定和調整中,發揮重要作用。

2013年9月17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李稻葵應邀參加。

「政事兒」注意到,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持召開了至少15次黨外人士協商會、座談會,基本可以分為四大類:年初共迎新春;7月的上半年經濟形勢和下半年經濟工作聽取意見建議;8月或9月的中共中央全會文件徵求意見;11月或12月的全年經濟形勢和下半年經濟工作聽取意見建議。

2015年12月10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徵求對經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李稻葵代表無黨派人士作了發言。在聽取發言後,習近平表示,大家的發言提出了很多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我們將積極吸納。

更早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李稻葵表示,2015年底到2016年一季度,經濟將逐步企穩;從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經濟開始反轉向上,2017年可能回到7%甚至更高。李稻葵還表示,實現上述經濟預判的重要前提是,政府須助推第一把,「目前最關鍵的是要提高地方官員的積極性,用獎懲機制改變懶政呆政惰政」。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李稻葵曾對樓市去庫存發聲,直言反對買房「零首付」,「我特別反對僅僅為了短期去庫存而採取比如'零首付'和場外配資等飲鴆止渴的辦法。」

劉世錦

多次預警中國經濟會呈L型走勢

「政事兒」注意到,除了林毅夫、沈壯海、李稻葵外,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也是總書記的「座上賓」。

現年61歲的劉世錦,1989年獲得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作,歷任副研究員、研究室副主任。1994年4月開始,劉世錦調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工作,曾任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宏觀調節研究部副部長、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等職,後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5年7月,劉世錦因到齡退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一職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秘書長王一鳴接任。

「政事兒」注意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是直屬國務院的政策研究和諮詢機構,主要職責是為黨中央、國務院提供政策建議和諮詢意見。作為發展研究中心的前副主任,劉世錦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經濟理論和政策問題研究,涉及企業改革、經濟制度變遷、宏觀經濟政策、產業發展與政策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近年承擔了大部分國家核心經濟改革的調研,其中重要課題劉世錦都會組織。劉世錦還參與了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文件的起草;是主持研究較早提出「新常態」的人;在中國經濟變革的當前,他主持的研究還較早預見並提出增長階段轉換(也就是增速換擋)的判斷。

「政事兒」注意到,劉世錦對中國經濟較為謹慎,他認為中國經濟增速進入中高速發展時期後,這個「中高速」的底在何處,現在還沒有探明。他建議在這樣一個增長的新常態下應該力爭企業可盈利、財政可增收、就業可充分、風險可控制、民生可改善、資源環境可持續的「六可」目標。

劉世錦曾多次為中央政治局講課。

2005年4月15日,第十六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第二十一次學習會議,學習內容是關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若干問題。

時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的劉世錦,與時任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陳東琪,對該問題進行了講解。陳東琪現任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政事兒」注意到,在這次會議上,習近平作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也參加了集體學習。

而在2014年7月8日習近平主持召開的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上,劉世錦和林毅夫都受邀列席。在座談會上,劉世錦對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發表了看法。

「政事兒」注意到,今年以來,劉世錦對中國經濟也頻頻發聲,提出預警。

今年5月9日,《人民日報》頭版看法《開局首季問大勢》一文,「權威人士」談中國當前經濟,引發輿論。在這篇「權威人士」文章中,其中提到,中國經濟總體L型走勢一兩年不會變。

「政事兒」發現,劉世錦早在今年年初就提出該判斷。在1月20日的一次論壇上,劉世錦針對中國經濟下滑表示,「我們的經濟,如果說供給側的改革力度比較大,比較到位,應該是在今年或者明年的某個時候,大概今後一兩年的時間,中國經濟大的調整會見到底部,而且會逐步的起穩」,「逐步企穩以後,將會呈現大的 L型,在底部加上小的W型,變成這樣的態勢。」

而在4月10日的新供給2016年第一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上,針對一季度部分經濟數據轉好,劉世錦認為有短期因素的擾動,真正觸底需要未來幾個月落點來驗證,「即使經濟觸底,也不會大幅反彈,未來經濟最可能呈現『L型』走勢,L型的底部有一個小的'W型',這個平台將維持5-10年時間。」

在4月29日的2016年第十三屆北大賽瑟(CCISSR)論壇上,劉世錦說:經濟觸底以後會是一個大的「L」型走勢,不會出現「U」型或者「V」型反彈。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新京報新媒體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522/742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