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與陸小曼,兩個典型按照當下「富養女兒」的標準,培養出來的民國閨秀。
同樣出身富貴之家,同樣從小就讀詩書、精外文、學鋼琴跳舞、習山水繪畫、拿著名女校的文憑、請舉止優雅的外教;且是同樣的天生麗質和天資聰穎,又同樣出落的儀態萬千且才情兼備……
可是如果縱觀兩人的一生,或者林徽因更符合我們今天「富養女兒」的期待,她是真正把富養轉化成了「高起點」和收益一生的「高姿態」,而陸小曼卻把富養當成了「揮霍」,揮霍著錢財與容貌,揮霍了才情與愛情,更揮霍了自己這獨一無二的青春與一生。
究竟,富養的女兒差別在哪裡?
1、真正富養的教育,不是附庸風雅,而是找到自己的一生志趣。
林陸二人,從小就接受著當時最優質、最豐富,且是中西結合式的教育;從後來看,倆人在詩歌、外文、繪畫、鋼琴上的造詣,也是各有見長,難分伯仲。
那麼她們的教育有什麼不同嗎?
答案是:教育的目的和境界不同。
陸小曼的教育,是那個年代裡典型的「淑女名媛式教育」,那時「交際花」一詞(非貶義)剛從西歐舶來,在中國的上流社會裡極為推崇,且在意識形態中強化了「血統」的概念,由此催生了「名媛」的階層。
家有一名媛,不僅意味著此女貌美婀娜、修養高貴、風華萬千,更是豪門之家的「象徵」和「榮耀」,甚至可能通過她們在社交場合的盤旋,帶來家族更深的權利結合和社會影響。
所以那個年代裡,如唐瑛、盛愛姬、章含之、王映霞等,多半自小就朝著名媛的標準來打造,她們學習詩詞歌賦,或者本身沒有特別目的(打發下時間),或者是從眾心裡(跟隨主流形態),甚至帶著一些功利和虛榮色彩……總結起來,即是為學而學、附庸風雅。
而林徽因則不同。其父林長民在當時也算是個與眾不同的官員,不僅是清官一枚,且猶如清風一縷,滿身正氣。他好結文人雅士、工詩文墨法,他那個時候培養女兒,也是有意朝著學者的方向,而非名媛而去。
林徽因在16歲那年隨父遊歷歐洲,正是吻合了今天「讀更多的書、走更遠的路,以知道自己究竟要什麼」的富養女兒觀念。她在「放眼看世界」的過程中,對不同的建築形象和設計藝術大開眼界,由此,成了她一生的志向和興趣所在。
教育的最高境界正是為了獲得一份真正的志趣。今天我們談富養、談教育,其唯一目的也正是為了讓她在更廣闊的世界裡,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志趣所在。不僅僅是為了一份工作、一個謀生手段、一項經濟來源,它更是一個人一生提綱挈領的靈魂,扯著一個人的精氣神,讓人總有奮鬥的夢想和著眼的落腳。
而沒有這份真正的志趣,則如同陸小曼,即便養尊處優和衣食無缺,精神世界也是荒蕪而寂寥的,需要拿更多的聲色來填滿。
2、真正富養的品味,不是時尚奢華,而是懂得裝扮和用心體會。
民國的名媛們,在置衣打扮上也絕對不遺餘力。陸小曼愛漂亮的衣服,穿著華服忙著趕場、聽戲、打麻將。而與之有著「南唐北陸」之稱的唐瑛,更有一段與之有關的詳實記錄:
她有十口鑲金大衣箱,昂貴的裘皮大衣掛滿大櫥;最喜歡的一件旗袍,上面鑲滿紅寶石和金絲線;有專配的裁縫;但凡法國貴族小姐所有,她一應不缺……時髦和前衛水平,旁人無法企及。
而林徽因呢?倒也是個極其愛美之人。但恰巧也有段記錄,說明著她的品味:
她穿一身合體的旗袍,既樸素又高雅,自從結婚後,她就這樣打扮。質量上好、做工精細的旗袍,穿在她均勻高挑的身上,別有一番韻味,東方美的嫻靜、端莊、輕巧,魔力全在裡頭。
看到這段文字,不由讓人想起其祖父林孝恂。時為翰林的他,常喜歡以一身青衣布衫,像普通百姓一般出入街頭巷口,很是低調卻又難掩一身儒雅之氣。
女人對美麗有追求,這事本身應點讚。包括今天富養女兒的觀念里,也十分強調擁有品位和經營外表的重要性。但品味不是時尚驕奢,不是擁有LV、GUCCI、PRADA,而是懂得通過更高的審美情趣,去選擇與自己真正相宜的東西。美人與美物,本是相得益彰,而不是為其所累。
而更高一個層次的品味,是懂得用一雙質樸的眼和一顆細緻的心,去發現萬事萬物所蘊藏的原生美好和獨特所在。
一花一草皆是美,品味的高低在於有沒有能力去體會。
3、真正富養的圈子,不是達官顯貴,而是和有思想的人在一起。
說起林徽因的圈子,人們不難想起那聞名遐邇又飽受爭議的「太太的客廳」。且不說這客廳是不是女主人的一份別有用心,且單看這廳中的座上客:
有政治學家錢端升,物理學家周培源,有文學家沈從文和、胡適,有藝術史家鄧以蟄,哲學家金岳霖,大詩人徐志摩……還有清華、北大和燕大的教授和名重一時的學者,還真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他們談文學、談思想、談流派,笑談中西古今,林太太的客廳,儼然是京城最有名的文化沙龍。而客廳的女主人,則成為京派文學的中心人物。
巧的是,同一時期在上海,以陸小曼為中心,也有一個的「太太的客廳」(當時的另一種說法,冰心「太太的客廳」或指陸小曼)。
陸太太的客廳,往來的則是富貴公子和社交名媛,她們有錢又有閒,在一起無非是為了打發無聊的時光。觥籌交錯間,她們享受著跳舞、打牌、聽戲帶來的歡愉,還有男男女女的刻意恭維……這樣的圈子,帶給她的是麻木萎靡和紙醉金迷。
要說圈子對一個人的成長和潛移默化有多要?看看林徽因和陸小曼就知道。今天我們強調富養,拼命的擇名校、擇小區,自己也擠進更好的圈子,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人脈環境。這些本身或者沒錯,但真正有營養的圈子,不是要多富貴,而是和有思想的人在一起。
04真正富養的高貴,不是世界唯我,而是自尊自愛並擁有大愛。
記得曾經在富養的理論中看到這樣一句話:父母希望給孩子更好的物質條件,不是一定要給包裝上公主的身份、豪門的背景、華麗的服飾和貴族的教育,只是希望她有一天獨自走入這繁華社會,不至於被有心男人的一粒糖拐走。
或者說,我們富養女孩所期待的真正高貴,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就是像花蕾一樣把自己嚴嚴的包裹起來,和那些臭小子保持距離,永遠尊重自己的身體和心靈。
如果說離婚、墮胎、吸大煙,將本來萬般美好的陸小曼,一步步推入萬丈深淵。那麼這背後的根源,是她自我身體的不夠保護和重視。作為已婚女人的「翡冷翠一夜」(雖然沒有帶來什麼影響),是她在思想上任性、在身體上無畏的開始。接著,為了愛情而倉促墮胎、在墮胎中又傷及了身體,為了讓身體減少痛苦而染上大煙,此後更是欲罷不能、纏綿煙塌,離不開煙、錢和那個帶她吸菸的男人。
可以說陸小曼,是真正熱愛自己的靈魂,在思想的國度任性遊走,卻不真正愛惜自己身體的女人。而相較之下,林徽因確實要做得好的多。
她在豆蔻年華之時,遇到徐志摩的猛烈追求,沒有一味的跟著感覺走,而是先與父親溝通商量,視為懂得自重與自愛(雖不敢說林長民的選擇一定對,但就這種坦誠溝通的家庭氛圍,卻是我們所真正期冀的);後來她在老北京的建築保護面前和戰火紛飛面前,所表現出來的巾幗不讓鬚眉,勇敢、堅決和滿腔熱愛,可視為心中有大愛。
我們所希望的富養和高貴,不正是懂得身體的自尊自愛,在精神境界卻又博大而寬懷嗎?
富養與富養的差別,看似毫釐,卻又相距千里。與其說窮富、富養、散養、用愛養,都是愛的方式,不如說這是愛的分寸與技巧。
中國人歷來講究中庸、平衡、和諧,在愛的國度里也是一樣。本文不在於非要拿林徽因和陸小曼一教高下、說個淋漓,而只在於,在那條通往愛的路上,值得我們每一位父母,用盡一生去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