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投書 > 正文

廖祖笙:周永康 暴政打手的下場 沉淪地獄 永不超生

作者:

貪腐對暴政打手周永康而言,不過是罪惡生涯中的小節,可即使小節被追究,在周家也是夠受的:周永康被判了無期徒刑,其子周濱被判了18年,其妻賈曉曄被判9年。周家已沉淪地獄,永不超生。

暴政打手周永康落得這般下場,在人們該是意料之中。高智晟五年前就已斷言周永康會死在牢內;周還權傾天下時,國內就有敢言人士向其明言,換季之後周極可能首先成為被紅朝拋棄的對象……

拋棄周永康有廣泛的民意基礎。在腥風逆氣瀰漫四野的異常黑暗時期,暴政打手周永康對不少家庭悲劇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人權惡棍周永康讓法治的漸趨歸零,長期以來人神共憤、千夫所指。

周賊的罪有應得,雖不意味著奸臣擅權、酷吏羅織、朋黨相軋、濫殺無辜的結束,但至少彰顯了冥冥之中的天道好還。「收刀入鞘吧,凡動刀的人必死於刀下!」周的今天,會是有些惡棍的明天。

甘當暴政打手的周永康,權柄在手不可一世,窮凶極惡,可究其實質,只是一個無腦動物,一個百分百的酷吏。儘管已有過太多的可鑑前轍,可周在位時,竟不知在歷史的銅鏡里照照自個的明天。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看看《酷吏列傳》,看看史上甘當暴政打手者的下場,幾乎是沒有一個能有好結果的。暴政打手只要是「迨至千夫共指,怨毒已深,必要使他屍諸市朝、人亡族滅而後快。」

民變大多是被酷吏給逼出來的,故暴政打手既為暴政所用,也為暴政所誅。暴政打手是黑暗王朝的利用品,同時也是犧牲品。酷吏干盡了敗壞朝綱、禍害百姓的事,輕則被貶邊陲,重則人頭落地。

所有的暴政打手在位時,都像周永康一樣得瑟,殊不知暴政要用你時,可以放任自流,不用你時也能棄之如敝。憲政給人權惡棍清算總帳時,不可能避重就輕。周永康於目前還遠不算跌落於谷底。

天授二年,暴政打手丘神績自恃是武則天的心腹,陷害無辜,濫殺官民,導致朝野一片譁然,一向聽任酷吏擅權的武則天「恐為社稷之禍」,於是拿其開刀,斬首示眾,藉此作為整頓刑獄的開端。

同樣是在武則天當朝之時,周永康的本家周興,在充當暴政打手時濫殺無辜,後被人控告謀反,被人用請君入甕的酷刑還治其身,「四周燒炭炙之」,在被朝廷發配去嶺南的半路,遭仇家給刺殺。

同樣是在這個時期,暴政打手索元禮慘死獄中;暴政打手來俊臣被武則天下令斬殺在洛陽鬧市。行刑後,對此暴政打手恨之入骨的百姓一擁而上,剜眼的剜眼,吃肉的吃肉,屍體轉瞬就化為烏有。

暴政打手周陽由肆意玩弄司法,被朝廷處以棄市之刑;暴政打手張湯搞得人人自危,武帝明知其罪名有假,為平息眾怒,還是賜死張湯;暴政打手王溫舒株連無辜,被告後恐遭滅族,只能自殺……

翻開書卷,你就不難發現,凡是甘當暴政打手的周永康之流,不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同樣是殊途同歸,都不可能會有好下場。所謂人在做,天在看,豺狼當道,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而已。

人盡皆知周永康的罪惡,遠遠不止於貪腐。專制王朝可以為周永康避重就輕,民主法治時代給周賊結算負債,則必然精算到一分一厘。周永康會老死獄中則已,否則來日還要被提審個幾千幾萬次。

總有一些血和淚的記錄,無法真正徹底被黑暗之手所刪除。天可憐見,蒼天垂憐於苦難的人們,在漫漫長夜的孤苦無助,給出了一個可以讓你哭訴,能讓你揭露的平台,這平台能記錄每一筆負債。

在此帳本面前,只要不是像暴政打手周永康一樣,在任時成了無腦動物,就該懂得趕緊掩藏獸性,回歸人性。再了不起的任期也有結束的時候,在任的你,當想想自己較之周永康、王立軍,如何?

寫於2016年6月16日(廖祖笙之子廖夢君在羅干擔任中央政法委書記期間、周永康擔任公安部部長期間、劉雲山擔任中宣部部長期間、周濟擔任教育部部長期間、張德江擔任廣東省委書記期間,慘烈遇害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黃岐中學,和殺人犯同穿連襠褲的流氓集團「統一宣傳口徑」,指鹿為馬,放任絕人之後者逍遙法外第3623天!遇害學生的屍檢報告、相關照片及「破案」卷宗全是不可示人的國家機密!作家廖祖笙在國內傳媒和網絡的表達權被匪幫全面非法剝奪,生存權同時也被新納粹們以下流手段一再剝奪!被「執法」機關明確告知只有在十年之內不寫政論性文字,才能享有出境自由,被連續非法斷網1924天,被公然帶有凌辱性質地置於監控探頭之下!廖祖笙被迫顛沛流離期間,風燭殘年的母親和岳母蹊蹺被摔至大腿骨折、股骨碎裂……在令人髮指的殘酷迫害中,幕後迫害的操縱者能非法控制全國的媒體和網絡,能控制公檢法,能控制廣東和福建,能控制電信,能控制銀行,能控制學校,能不時操弄「不作惡」的谷歌,能任意操弄無脊樑的百度……為國防事業奉獻了青春年華並立過軍功的廖祖笙,因在文字層面堅持為國家前程和百姓福祉呼號,遭到法西斯新變種瘋狂迫害,呼天不應,叫地不靈,沆瀣一氣、寡廉鮮恥的反動當局從上到下裝聾作啞!)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來稿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616/755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