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日本學者:日本人看中國何以由仰視變俯視

—日本人看中國何以由仰視變俯視

近十年中日兩國民間感情不斷惡化的現實已成為兩國關係「新常態」。曾幾何時,日本敬仰、憧憬的中國成了部分中國學者指出日本人「厭惡」與「恐懼」的對象。對於中國學者的看法,日本一些學者雖不全同意,但也不能否認日本人看中國的眼光已從仰視變俯視。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石井不認為二戰後日本看中國的眼光有仰視變化,他說:「在日本眼裡,美國才是戰勝國,中國並沒有戰勝日本」。他也不認為二戰後日本俯視中國的原因是文革,他認為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才影響了日本人審視中國的目光。

關鍵的事件

1978年中日締結《和平友好條約》,同年起日本內閤府至今每年實施的「外交輿論調查」,都包含對中國的印象、感情等調查。該調查製作成圖表明確顯示,1989年日本對中國有親近感的民意大幅下滑,相反的情緒則大幅上升。經過幾年接近的數字後,1996年沒親近感的民意首次超過有親近感的民意,最大原因是1995年起中國台海軍演導致的「台海飛彈危機」。

石井還指出中日從建交起關係就不正常,「中日建交是中美改善關係的附屬品,日本是美國的反共『橋頭堡』;而中國寬大地與日本建交,是急於針對蘇聯這個頭號敵人的外交需要。可是中國國民不滿政府寬大,雖然當時不少經過戰爭的日本人被中國的寬大感動,重新拾起對中國崇敬和贖罪心,認為日本該用經濟援助來變相賠償中國。但沒經過戰爭的日本人並沒贖罪意識,在老一代人逐漸淡出後,現代日本社會主流是把經濟援助中國視為協助中國擺脫落後」。

石井也否定中國學者指日本人不是仰視便是俯視中國,從來沒平等看待中國的論點。他說:「89年天安門事件後,西方制裁中國,日本不僅最早解除制裁,而且1992年天皇訪問中國大陸,當時的宮澤喜一政權提出『世界中的中日關係』設想,就是倡導兩國平等合作,後來海部俊樹政權也繼續這個設想,只是都沒成功」。

交往生反感

石井對仰視變俯視的過程說:「古代日中隔了個難以逾越的浩瀚大海,大部分日本人只能憑想像憧憬中國,但鴉片戰爭後越看現實的中國越看出中國落後。現代網絡發達更容易了解中國,過去我訂閱《人民日報》要等運到,現在網絡上隨時看;現代日中交往也廣泛和密切,於是摩擦也就增加了,這不可避免,甚至很正常。現代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不可能是純粹合作友好,都要有利自己國家利益,有互利最好,但對立或許才正常,外交是怎麼去化解對立」。

由交往中國人而生出反感印象的日本人也很常見,長年研究中國的早稻田大學教授天兒慧對現代日本俯視中國的原因既有體會,也有分析,篇幅有限,請看下集。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節選自網際網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618/756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