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這個消息鮮有人注意:大陸樓市殺手鐧來了!組圖

近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提出建立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這是國務院層面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建立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

第一財經10月25日援引業內人士言論稱,有了這個全國統一的基礎數據,就能為個稅改革、房地產稅改革鋪路。

早在今年7月,財政部長樓繼偉表示:應該改革房地產稅制,遺憾的是目前還沒推出來,除了信息收集困難,還有利益調整的阻礙。下一步會義無反顧去做,這也是我們的任務。

業內認為,房屋稅的推出或是樓市調控的長效機制之一,有助於樓市的健康發展。事實上,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期間,全國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輪番轟炸試圖給高燒的樓市降溫,短期內收到一定的效果。

綜合來看,樓市問題雖然尚未到危如累卵的地步,但其一舉一動對中國經濟影響深遠。中央的決心、地方調控的分寸以及政策落實的力度,是對執政智慧的莫大考驗。國務院權威文件首次給房屋稅鋪路

隨著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改革將啟動,近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提出了建立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

在確保資訊安全和規範利用的前提下,多渠道、多層級歸集居民和非居民個人的收入、財產等相關信息,運用大數據、雲端運算等技術,創新收入監測方式方法,提升居民收入信息監測水平。根據第一財經記者在中國政府網檢索發現,這是國務院層面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提出建立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

根據報導,過去,由於各個部門掌握不同的個人收入財產信息,因此部門間信息共享成為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建立的一大關鍵。目前稅務總局正通過推廣金稅三期從而來收集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

金稅三期其實並非新鮮事物。早在2013年,金稅三期工程就率先在廣東、山東等6省(市)國地稅局試點,去年擴大到14個地方國地稅局,今年上海北京等6地也被納入,計劃今年10月完成全部省份推廣。

上海市國家稅務局總經濟師蔣旭濤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按照金稅三期工程統一標準,上海在今年2月上線了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網上建檔,企業的財務部門需要填個人詳細資料,這就是自然人的全員建檔,將解決自然人涉稅信息採集、建檔應用難題,提升對自然人的稅收征管水平,有了這個全國統一的基礎數據,就能為個稅改革、房地產稅改革鋪路。

「大家關心的個稅、房地產稅改革想要在全國推廣,首先要全國統一的基礎數據,這必須通過稅務總局這個平台來做,而這個平台就是金稅三期工程。」蔣旭濤稱。

第一財經表示,此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方案提出,2018年實現征管數據向稅務總局集中,建成自然人征管系統,並實現與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房屋稅被稱為穩定房價利器

再次傳出房屋稅的官方進展,市場奔走相告。未買房的人興高采烈,引頸長盼。已買房的,則擔驚受怕。

在前年底與去年初,中央政府層面全面放鬆房控政策包括徹底取消除了一線城市以外的限購政策,將房地產信貸政策放鬆到歷史最寬鬆的地步。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到今年中全面暴漲的一線城市房價並沒有回頭跡象,且帶動二三線城市房價上漲。

今年國慶節前後,各地開始密集進行樓市調控,試圖給過熱的樓市降溫,而在新政密集轟炸之後,短期內樓市確實有所降溫。

由於前車之鑑,面對越調越漲的房價,不少業內人士對限貸限購政策能否真正抑制房價並不抱有信心。不少業內人士指出,真正能長久有效穩定房價的利器是房屋稅。

一旦房屋稅開徵,將對過熱的中國房地產市場,特別是投資性需求形成極大抑制。持有第二套房子的成本將大大增加,這會導致準備購買第二套房子的投機者躑躅不前和已經擁有第二套房子的投機者倉皇拋售。

不過對於房屋稅對房價的抑制作用,也有業內人士存疑。方正宏觀任澤平表示,房屋稅能否抑制房價,主要在於房屋稅是否會改變市場預期和供需關係。在房價嚴重脫離居民消費能力,投資換手率高、投機獲利盤巨大的市場環境下,房屋稅會增加持有成本,促使投資者拋售房產,同時弱化改善性和投資性需求,從而導致房價下跌。而在人口持續流入、經濟和產業發展前景好的城市,市場需求旺盛,供不應求,房屋稅會被轉嫁給需求方,推高房價和房租,並不能抑制房價上漲。

財經評論員馬光遠表示,從理論及歐美等國的實踐看,建立在土地權屬永久基礎上的房屋稅作為持有環節的稅收,通過增加房東的持有成本而能夠促進房價的合理回歸。但是,這種房價的回歸併不是各國徵收房屋稅的直接目的。很多國家的房屋稅徵收目的,大多就是為地方徵收提供最主要的財政收入,特別是各國的地方政府,在徵收房屋稅時,制度設計上儘可能的不引發房價的劇烈波動。以為出台房屋稅就能夠抑制房價,等於羊相信狼在今天吃了羊之後不再吃羊。

華泰宏觀分析了上海和重慶房屋稅徵收的政策效果發現,房屋稅對房價並沒有起到抑制的作用。上海在實施房地產稅政策之後,商品房成交面積有所下降,但基本上在兩年之後又恢復到了同樣的水平。同樣,我們以成都作為重慶的對照組做DID,結果也無法支撐房屋稅能夠有效抑制房價,而重慶地區的房地產成交量也在政策實施一年之後恢復到原來水平。房屋稅從短期來看可能降低房地產市場需求,但是長期來看對於房價的影響並不是很大。

而世界範圍內,華泰宏觀統計發現,房屋稅對房價只有輕微的負向影響關係,相關係數為-0.087,房屋稅對房價指數的邊際影響很小。根據OECD的數據,世界主要國家房屋稅率平均值為2.61%。

稅收在房價里占比有多少?

此前,任志強接受媒體採訪時聲稱,「我找不到任何一個國家需要把房價降下來的理由。」

任志強表示,為什麼住宅的價格要比商業的價格高?因為對政府來說,住宅只能是一次性的投入,後期沒有稅收。而假定我們按照國際辦法,以居住地納稅為主,情況就會大有改變,因為以居住地納稅為主,住宅能產生稅收,對當地政府來說是好事,它就會抑制房價,不讓它漲太高。但現在不是這樣的,之所以地方政府寧願折價,也希望蓋更多的辦公大樓,因為背後有更多稅收。

那麼,房價不斷上漲,又有多少貢獻給了稅收?

根據方正宏觀任澤平近日發布的研報,目前涉及房地產業的稅種有11個,其中5個稅種為房地產行業所特有,包括房屋稅和城市房地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耕地占用稅以及契稅。

5個房地產特有稅種稅收合計從2004年的1207億元,飆升至2014年的1.38萬億,十年之間暴漲11倍。占地方財政本級收入之比也從2004年的10.16%上升至2014年的18.21%。

除房地產行業特有的稅種外,土地財政還包括6個與房地產相關的稅種。這6個稅種無法直接獲取,但可以從分項目中間接獲取。包括教育附加費、城市維持建設稅、房地產企業營業稅、房地產企業所得稅、房屋轉讓個人所得稅和印花稅。這6個房地產業相關的稅種稅收合計,從2004年的1028億元,上升到2014年的7294億元,增長7倍。2014年,6種稅種稅收合計占地方財政本級收入的比重為9.61%。

從宏觀層面看,地價和房地產相關稅收占商品房銷售額已達8成。2014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和11個房地產相關稅種稅收占當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的84.2%,僅僅考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和5個房地產特有稅種稅收,也占到當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的74%。

從中觀看,土地出讓金和稅收的總和占比在房價的6成左右。方正宏觀抽取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天津、南京、武漢、重慶、成都、蘇州這11個城市進行中觀城市層面房價構成的核算。

將房價分解為4個部分:樓盤建設成本(建安費用)、土地轉讓費、政府稅收(不區分徵收對象)、企業毛收入(不考慮企業財務成本、人員成本等)。計算發現,2015年,土地成本占房價的40.1%,稅收成本占16.7%,建安費用占比11.1%,企業毛收入為30.1%。也就是說,土地成本加稅收成本占房價的6成左右。

房地產稅短期內難以推出

不過房屋稅是否推出以及何時推出,內部還存有爭議。

10月12日,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院原所長賈康稱,有關房地產稅的草案內部一直都有,不過具體的推出時間還不清楚,要看全國人大什麼時候啟動一審,但可以肯定「與原來計劃的時間表已經不匹配了」。

賈康在今年1月份時指出,有關房地產稅的內部爭議仍然較大,不推出的原因之一是考慮到樓市情況和「去庫存」的主要方向,「一旦推出可能會影響樓市」。

10月11日,《法制日報》援引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的話稱:「目前草案已經有了,到了下決心的時候,要走全國人大的三審製程序,還要有徵求意見,如果明年能夠提交全國人大審議,就已經很快了。」

經濟學家謝百三曾公開表示,房屋稅不符合中國國情,不合理,不該征。其表示,中國大中城市買房時,房價每平方米高達6萬、10萬,其中交過一筆很大的70年土地使用費。何以北京郊區的小產權房與市區大產權房,房價差8-10倍?就是後者交了這筆費用。而農村自用地宅基地不交此費,當然便宜得多。他建議70年後再開徵房屋稅。

10月8日,有媒體報導,上海全面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這被視為房屋稅即將出台的信號之一。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近日在接受採訪時在被問到具體出台時間時,他表示,「具體通過時間不好估計。目前草案已經有了,到了下決心的時候,要走全國人大的三審製程序,還要有徵求意見,如果明年能夠提交全國人大審議,就已經很快了。

而方正宏觀任澤平提出六大前提條件尚不具備:

1、開展全國的住房普查,掌握全國住房的基本情況。自1984年以來,我國迄今為止沒有進行一次全國性的住房普查,住房基礎信息薄弱。

2、建立全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系統,準確及時的採集房屋登記和交易數據,實現全國聯網、實時查詢。《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自2014年11月12日公布,2015年3月1日起施行,時至今日,政策已推行一年多,距離國土部多次提出的要在2016年底完成全國所有市縣發放《不動產證書》的目標,仍有一定距離。

3、統一界定房屋性質。由於歷史遺留原因,現存房改房、福利房、央產房、軍產房、小產權房、國民住宅、集資房、兩限房等不同類型的房屋,產權性質差別大,稅基不統一。

4、完成房地產稅改革。目前在房地產稅收環節,約有10個稅種,應重新設置建設、交易、保有環節稅賦,避免重複徵稅。

5、完成《城鎮住房保障條例》立法,清楚界定居民「基本住房標準」,以確定房屋稅的免徵條件。2014年3月28日,國務院法制辦發布《城鎮住房保障條例(徵求意見稿)》及其說明全文,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這也是目前發布的較新的關於保障性住房的文件,該條例仍為意見稿,尚有很多問題亟待立法解決。

6、完成修訂《稅收征管法》,為依法治稅,提供依據。2015年1月5日國務院公布財政部、國稅總局起草的《稅收征管法》(2015年修訂徵求意見稿)。對比原稅收征管法,此徵求意見稿對稅收征納權利義務做了大幅修訂。

馬光遠坦言,從長遠而言,中國房地產領域必須進行稅費改革,通過總體設計,如何對目前的稅費體系進行調整,並納入統一的房屋稅,這個大方向沒有錯。從房地產的健康發展,以及地方財政的收入而言,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房屋稅在2017年出台絕無可能,5年內出台的概率低於50%。

他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在房屋稅的問題的諸多問題上根本沒有形成共識,沒有在制度和配套層面做好準備。比如,房屋稅的名字,以前叫物業稅,後來叫房屋稅,再後來又叫房地產稅。其本人到現在都沒有搞清楚房屋稅和房地產稅有何區別,請教了很多大腕,也是語焉不詳,說不清楚。

也正是因為產權界定等問題還未明晰,加上目前三四線城市樓市面臨去庫存的壓力,當前房地產稅的立法還處於起草的階段。普遍意見認為,目前來看提交到2017年人大會議並審議通過的概率很小;同時房屋稅的出台仍然需要等待不動產登記制度在2017年以後的全面鋪開。中國的房屋稅至少需要等到2018年以後,甚至到2020年才有條件全面推行。

未來中國房屋稅該如何實施?華泰宏觀指出,目前,我國試行的房屋稅率在0.5%-0.6%左右,相對來說處於一個比較低的水平,適當提高稅率能起到降低投機性需求的作用,但由於中國的房價收入比已經很高,稅率過高會加重納稅人負擔甚至引起崩盤風險,房屋稅的稅率從絕對數量來說提升空間並不大。由於房屋稅對剛性需求無法發揮作用,應該注重對多套房徵收房屋稅,以抑制住房投機性需求,建議對第一套房免徵房屋稅。同時可以充分發揮房屋稅差別稅率的作用,對購買第二套房以上的購房者可以適當提高房屋稅率。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近日向媒體表示,今年曾向國務院提交建議,將房地產稅變成一個組合稅,分成四個稅種,即消費稅、空置稅、轉讓稅、物業稅,依據不同情況施策,增加徵收的合理性。以義大利羅馬等地實行的消費稅為例,其實施方式為,首套購房免稅,第二套購房徵收14%的消費稅,第三套購房徵收26%的消費稅,第四套房徵收40%的消費稅。

財經評論員劉曉博認為,中國的房地產稅開徵仍然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至少四五年。目前真正有條件開徵房地產稅的只是數十個中心城市、經濟發達城市。

對於房地產稅的徵收,賈康認為,應該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和實施,可在一二線城市先行實施。一線城市以及南京、廈門、合肥等熱門二線城市已經具備開徵房產地稅的條件。而且房產地稅還有助於當地平抑市場,防止房價過快上漲形成泡沫。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金融行業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1029/826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