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黨媒刊"習近平知青歲月"訪談錄 用意不尋常

日前,中共官媒《學習時報》刊發的「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訪談錄提到,當年習要帶領村民修建「淤地垻」,但大多數村民反對,因此,習近平和村民王憲平從反對最強烈的「強硬保守派」入手,最後得以順利建垻。港媒分析,習近平剛確立核心地位,並將迎來十九大後的第二個五年任期,此時黨媒披露少年習近平的性格特徵和知青歲月的用意,頗不尋常。

文革中,因習仲勛被打倒,習近平成了「黑五類」分子。1968年底,北京形成「上山下鄉」運動高潮。1969年,不滿16歲的習近平到陝北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開始了七年「知青」插隊的歲月。

今年11月28日,中共黨校報刊《學習時報》刊發「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訪談錄。採訪的對象王憲平是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人。

王憲平的回憶中提到一件事,習近平當年當了梁家河村支書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帶領村民在村裡的溝口打了一個淤地垻。

淤地垻是雨季時匯聚整條山溝里所有雨水的地方,面臨山洪的高強度衝擊。

但幾百年來,這個地方都沒修過淤地垻,大多數村民都持反對意見,認為如此選址是「勞民傷財」。

王憲平說,習近平設計好了加固堤壩、開挖泄洪溝的方案,認為只要淤地垻搞好了,就能得到大片良田。

於是,習近平和王憲平開始說服村民,習、王先從反對最強烈的「強硬保守派」入手開始解釋。王憲平說,村里絕大部分人都同意了。「雖然還有極少部分人不同意,但已經不影響大局了。」

王憲平表示,這個垻規模大、工程量大,全村人付出了全部力量,費了好大的勁,終於把這個垻打起來了,也經受了洪水。

港媒《信報財經新聞》特稿稱,習近平在六中全會上確立了黨內核心的地位,很快就要迎來「十九大」後的第二個五年任期。黨媒披露少年習近平的性格特徵和知青歲月的用意,頗不尋常。

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與中宣部黨建雜誌社「習語」、人民日報海外版「學習小組」、人民日報「學習大國」、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光明日報「學習時刻」等五家新媒體,都被認為是習近平旗下黨媒,習籍此與劉雲山爭話語權。

現任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何毅亭與習近平是同鄉,且有相同的知青工人經歷,獲歷史學碩士學位。被認為是習近平的「鐵桿文膽」、七大智囊之一。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阿波羅網於飛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1130/843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