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大飛機C919非國產央視不得不承認 背後是國際棄兒畸形心理

中國國產大型客機C919近日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正式首飛。中共央視在報導中承認C919的「殼子」來自中國企業,而關鍵部分都來自外國企業。美國大學教授謝田在2015年C919下線時,就發文章分析中共擔心變成國際「棄兒」,才如此「拼命」,採取了許多怪異的商業行為和經濟上錯誤的決定。一位參與採訪此飛機報導的台灣記者吐槽:花那麼多錢搞這種品質,大家連鏡頭都拍不到,還不如請央視一家來就好了。

央視報導:C919的「殼子」是中國製造

5月5日,中國國產大型客機C919完成首飛。然而,自從C919亮相以來,中共官方媒體一直高調渲染C919大飛機基本國產化,「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央視在報導中承認,C919的機頭、機身、機尾、機翼等外面的「殼子」來自中國的成飛、洪都、沈飛、西飛等企業,而動力、航電、飛控等其他關鍵部分都來自外國企業。

面對各界質疑,官方央視5月6日援引C919總設計師的解釋是,「就飛機整體設計而言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央視還宣稱,「C919已獲得了全球23家企業的訂單」,除了東航、國航等中國的航空公司的訂單外,還有德國普仁航空、泰國都市航空簽署了購買意向協議。

不過,網民經過查證發現,官方所稱的這家德國普仁航空,「原來是一家中國企業在呂貝克買了個機場就漂白成德國企業,定了C919,讓國內不少新義和團腎上腺激素瘋狂分泌了一把。」

上述提到的德國普仁航空,是中國普仁集團在德投資子公司,於2014年收購呂貝克機場,其後機場再度宣布破產。

央視報導承認C919的「殼子」來自中國企業,而關鍵部分都來自外國企業。(網絡圖片)

一位中國航空製造業內人士向德國之聲透露,C919的大部分核心技術來自國外公司。更確切地說,是空客和波音為占領中國市場,向中國政府在產品技術轉讓上的一種"妥協"。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C919並非真正的"中國造"大飛機。

C919項目於2008年11月啟動,2015年11月2日客機總裝下線。此後,C919曾數次傳出將進行首飛的消息,但卻一再延期。

謝田

謝田:中國大飛機背後的憂患心理

中國問題專家,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教授謝田在2015年中國大型民用客機 C919下線時,曾撰文,表示如同近年來許多「重大成就」一樣,C919下線在中國國內引起轟動,主要因為中共擔心變成「棄兒」。

文章稱,中國大飛機製造的模式,與中國汽車業基本相同,都是走加工、組裝的模式。四家中國飛機公司所做,只有機鼻段機身、前後段機身、機尾段機身和中段機身;而最關鍵的部件,從渦輪扇葉發動機、電力系統、油料系統、液壓系統、線傳飛控系統、空氣管理系統、到機輪、輪胎、剎車,都是美國和法國公司提供的。

C919的訂單,大部分由國內公司強迫認購,還有很大部分是租賃的。為什麼租而不買?顯然這些公司對C919也沒有足夠的信心。來自外國的租賃公司有一家,是GE資本,但很可能是被捆綁的,做為中國購買GE引擎的附加條件。而且,GE租的飛機,看來不是給美國市場的,仍然是面向中國市場的。

中國飛機市場很大,購買組件自己設計、組裝,節省成本,並扶持民族產業,這沒什麼錯。但這樣做的益處不大,因為主要部件不能生產,採購成本居高不下,C919最後的造價,如果希望出口,不會有太大優勢,甚至沒有優勢。但問題的關鍵還不在這。C919的背後,展示的是當局國際棄兒的心態,和深重的憂患心理。

文章還披露,為什麼一定要強調獨立自主呢?這實際上是中共獨有的、一種「棄兒」心態、憂患心理的表現,害怕國際社會會拋棄他們,零件設備會供應不上,也沒辦法獨立生存,就只好獨立自主。中共高層有很強的危機感,擔心被別人拋棄,擔心別人會切斷供應。但當今國際社會的分工合作,就是這樣的。

說來好笑,這個對變成「棄兒」的擔心,還與蘇共有關。當年,蘇聯共產黨切斷了對中國的技術和資金支持,迫使中國走了相當長的一段獨立自主的路。今天的中共,不相信任何人,不願意受制於人,其心態的塑造,有歷史的淵源。

說到底,是紅朝怕成為國際棄兒的心態,導致對國際社會的不信任,導致在國際分工中,不願扮演合適的角色,導致對「獨立自主」狂熱的追求。既想與別人合作,有怕被別人拋棄,出於政治上的矛盾心理,採取了許多怪異的商業行為和經濟上錯誤的決定。

紅朝的憂患心理和棄兒心態為何這麼強?中南海自己最清楚。紅朝末年危機四伏,他們知道,自身的權力和特權,及其組織本身,很快就會被國人拋棄,被國際社會的正義力量拋棄。

台灣記者吐槽C919採訪經歷:起飛都拍不到

*斷線的紅風箏:一位台灣聯合報記者在facebook上寫下了他這兩天採訪C919首飛的全過程感想。

阿波羅網孫瑞後報導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孫瑞後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507/925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