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榮劍:中國目前面臨的最大一頭灰犀牛

—灰犀牛來了?

作者:
灰犀牛這個詞彙在中國也已經成為熱詞,隨著渥克的這本書被翻譯成中文出版,灰犀牛成了預言中國下一個危機的最佳詞彙。不僅是經濟學家在普遍使用這個詞彙,而且連官媒也開始頻繁引用。《人民日報》在今年7月17日的頭版上刊發了一篇評論員文章,其中提到,「既防『黑天鵝』,也防『灰犀牛』,對各類風險苗頭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置若罔聞。」

狼來了,是小時候接受的危機教育,其前提是誠信教育,人不能說謊,說謊必遭致危機。現在不喊狼來了,而是喊灰犀牛來了。這是米歇爾·渥克的新著《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給人們提出的警告。該書認為,以黑天鵝比喻小概率而又影響巨大的事件,人們事先難以預料,而以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則是在人們已經預見到的情況下,任其發生而不予以事先控制。那麼,是什麼原因讓那些政治家、CEO以及其他的領導者在面對迫在眉睫而且是可以預見的危機面前經常故意視而不見呢?這是一個極有深度的問題,如一個評論者所說:我們為什麼會需要一本書來告訴自己去注意和防範那些明顯的、高概率的危機事件?因為我們會毅然決然地避談和否認我們面前的危機事件。

《灰犀牛》這本書顯然不是專門為中國讀者寫的,它在作者的祖國美國首先成為暢銷書,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國人在近十幾年裡經歷了多重危機,這些危機在發生之前都曾被人預見到了,並給出解決方案,但仍然無法阻止危機的如期而來。最典型的案例是美國2008年的金融危機,該危機在2007年已顯端倪,該年4月,美國第二大次級房貸公司——新世紀金融公司的破產已經暴露了次級抵押債券的風險,從8月開始,美聯儲作出反應,向金融體系注入流動性以增加市場信心,美國股市也得以在高位維持,形勢看來似乎還不壞。然而,2008年8月,美國房貸兩大巨頭——房利美和房地美股價暴跌,持有「兩房」債券的金融機構大面積虧損。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被迫接管「兩房」,以表明政府應對危機的決心。但這個措施顯然晚了,危機隨後在更大範圍內爆發,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美林「委身」美銀,AIG告急等一系列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世界各國都為危機而震驚。這些公司都是資產規模在上萬億美元級別,以前很難想像這些公司會陷於生死存亡的關頭,華爾街對金融衍生產品的「濫用」和對次貸危機的估計不足終釀苦果,美國人民終於領教了「灰犀牛」奔襲而來的巨大破壞力。

預見了危機,卻依然無法提前控制危機,種種跡象表明危機即將來臨,人們卻對危機依舊麻木不仁,這就是米歇爾·渥克所警告的:問題的關鍵不是發生危機的可能性有多大,而是發生危機的時間節點離我們有多近。人們在通常處理危機時最容易犯得的錯誤是,否認危機,明知故犯,不願意面對事情真相,對危機視而不見,懷疑危機的嚴重性,在灰犀牛奔襲而來時不及時躲避,對解決危機的辦法不能作出果斷抉擇。正是這些應對危機的態度和處理方式,導致了危機接踵而至,人們都是在危機爆發之後才恍然大悟,這些危機如果提前及時正確應對,並非不可避免。

對於美國人來說,渥克這本書為他們建立一個全新的危機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理論和方法,行家們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正如沃頓商學院風控中心主任伊萬·米歇爾-凱爾讓所評價的那樣:「世界目前亟須轉變危機管理範式。這部著作能很好地解決我們自己造成的、一點一點忽視的或是決定徹底無視的常見危機。當你看到你犀牛來到你面前的時候,就已經太晚了。災難和黑天鵝已經進入我們的常用詞彙序列。不久,灰犀牛也會成我們的常用詞彙之一。」

確如這位主任所言,灰犀牛這個詞彙在中國也已經成為熱詞,隨著渥克的這本書被翻譯成中文出版,灰犀牛成了預言中國下一個危機的最佳詞彙。不僅是經濟學家在普遍使用這個詞彙,而且連官媒也開始頻繁引用。《人民日報》在今年7月17日的頭版上刊發了一篇評論員文章,其中提到,「既防『黑天鵝』,也防『灰犀牛』,對各類風險苗頭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置若罔聞。」但是,灰犀牛這個詞彙在中國被廣泛引用的熱度,是否就是表明中國各方已經充分意識到一場大概率危機必將到來的態勢?並且也已經掌握到了控制危機的有效辦法或措施?對此回答是,恐怕還言之過早。中國現在的情況,更像是渥克所描述的那類情況:在談論危機時實際否認危機的存在,對各種危機要素的不斷積累和疊加,幾乎沒有採取任何有效應對的措施。

西方一本理論暢銷書在中國可以迅速顯示其效應,但這個理論能不能具體應用於中國問題的解決,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灰犀牛理論雖然在中國受到追捧,但對於什麼是中國的灰犀牛,要做出準確判斷,就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觀察報章,經濟學家們已經羅列出中國大概率會出現的幾個灰犀牛,比如,房地產泡沫,地方政府債務,流動性泛濫,外匯貶值和流失,產能過剩,消費不足,金融領域的巨大隱患,這些都是中國經濟發展中長期沒有解決的問題,也是被人們普遍認識到的問題,這些問題日積月累,積重難返,最後養成數頭大灰犀牛,概率極大。現在要問的是,為什麼對這些潛在的重大危機會熟視無睹?或者說,放任經濟深層次問題的長期存在?

實事求是地說,就對問題的認識而言,官方和民間有時候是能夠達到一些共識,比如說不進行徹底的政治和經濟改革,中國的問題就無從解決。但只要一涉及到具體的改革方向和措施時,對改革的理解就會出現大相逕庭的情況。現在,一切都是在改革的名義下發生,包括那些明顯地和市場化導向改革背道而馳的做法都被打上了改革的標籤,這些做法是解決危機還是加重危機呢?因此,是不是可以這麼這麼說,不改革,反改革,逆改革而動,才是中國目前面臨的最大一頭灰犀牛?

從中國的問題來反觀渥克的灰犀牛理論,可以看出,在渥克的分析框架內,存在著一個短板,那就是對危機形成機制缺少一個制度分析的角度。危機的形成、存在、發展和爆發,從根源上說,應該是因為組織化和制度化運行出現了重大阻礙,以致使得組織和制度系統內的信息傳導出現阻塞、變異、失真和失控,由此導致決策失誤,不能正確判斷危機的程度,喪失控制危機的最佳時機。就美國的金融危機的生成機制來看,許多學者都指出了華爾街金融控制系統的癥結所在,即少數金融寡頭在缺失制度約束和道德約束的前提下,放縱各類金融衍生品的肆意發展,以致使得控制鏈越來越長,控制的環節越來越多,由此必然導致風險控制的失效,最後走上一條失控的危機之路。這種情況對一個國家的制度運行和治理來說也是如此,國家總體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一定是制度運行出了大問題後的必然後果。

對於一個說謊的孩子反覆喊狼來了,大人最後選擇不信,那是因為大人們在經歷了被孩子的多次欺騙之後已經無法相信狼最終會來的事實。現在反過來了,是大人們不斷地在撒謊,掩蓋真相,迴避問題,否認矛盾,無視潛在的危機正在成為現實。現在喊灰犀牛來了,有多少人會選擇相信呢?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0915/993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