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讀書思考 > 正文

對生命的感悟——14位大哲學家的經典之語

蘇格拉底(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請看看十四位哲人的經典思想,感悟頗多!

——蘇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古希臘哲學家)

1、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

2、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快樂的豬,一種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樂的豬。

3、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度過。

——柏拉圖(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臘哲學家)

1、我們一直尋找的,卻是自己原本早已擁有的;我們總是東張西望,唯獨漏了自己想要的,這就是我們至今難以如願以償的原因。

2、智者說話,是因為他們有話要說;愚者說話,則是因為他們想說。

3、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生真正的悲劇,是成人害怕光明。

亞里士多德(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亞里士多德(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臘哲學家)

1、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

2、每天反覆做的事情造就了我們,然後你會發現,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3、幸福是把靈魂安放在最適當的位置。

——約翰·洛克(1632.8.29~1704.10.28,英國哲學家)

1、你擔心什麼,什麼就控制你。

2、學到很多東西的決竅,就是不要一下子學很多的東西。

——大衛·休謨(1711.4.26~1776.8.25,英國哲學家)

1、恨也罷,愛也罷,思想、感覺、觀察也罷,無非都是在領悟。

2、當我們專注地研究人類生活的空虛,並考慮榮華富貴空幻無常時,也許我們正在阿諛逢迎自己懶惰的天性。

盧梭(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盧梭(1712.6.28~1778.7.2,法國哲學家)

1、如果世間真有這麼一種狀態:心靈十分充實和寧靜,既不懷戀過去也不奢望將來,放任光陰的流逝而僅僅掌握現在,無匱乏之感也無享受之感,不快樂也不憂愁,既無所求也無所懼,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處於這種狀態的人就可以說自己得到了幸福。

2、當一個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時候,他最終是必然會成功的。

3、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中。

——康德(1724.4.22~1804.2.12,德國哲學家)

1、自由不是讓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麼,就可以不做什麼。

2、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標準;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

3、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黑格爾(1770.8.27~1831.11.14,德國哲學家)

1、一個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須如歌德所說,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麼事都想做的人,其實什麼事都不能做,而終歸於失敗。

2、只有那些躺在坑裡從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會再掉進坑裡。

3、存在即合理。

黑格爾(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叔本華(1788.2.22~1860.9.21,德國哲學家)

1、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成為自己。誰要是不愛獨處,那他就不愛自由,因為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是真正自由的。

2、沒有相當程度的孤獨是不可能有內心的平和。

3、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4、人生實如鐘擺,在痛苦與倦怠之間擺動。

——尼采(1844.10.15~1900.8.25,德國哲學家)

1、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2、其實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嚮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3、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4、不能聽命於自己者,就要受命於他人。

——海德格爾(1889.9.26~1976.5.26,德國哲學家)

1、向死而生的意義是:當你無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體會生的意義。

2、一朵花的美麗在於它曾經凋謝過。

3、人當詩意地棲居。

海德格爾(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弗洛伊德(1856.5.6~1939.9.23,奧地利心理學家、哲學家)

1、沒有所謂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認真的成分。

2、精神健康的人,總是努力的工作及愛人,只要能做到這兩件事,其它的事就沒有什麼困難。

3、寧肯聽任自己失望,也絕不亂存奢望。

弗洛伊德(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薩特(1905.6.21~1980.4.15,法國哲學家、作家)

1、如果你獨處時感到寂寞,這說明你沒有和你自己成為好朋友。

2、如果試圖改變一些東西,首先應該接受許多東西。

3、生活在沒有人去生活之前是沒有內容的;它的價值恰恰就是你選擇的那種意義。

——維根斯坦(1889.4.26~1951.4.29,英國哲學家)

1、一個人懂得太多就會發現,要不撒謊很難。

2、不要玩弄另一個人內心深處的東西。

3、對不可言說之物,保持沉默。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楚塵文化IDccbooks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7/1212/1038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