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短評 > 正文

中國最後一位儒學家 用十四個態度說全了《論語》 解析孔子跳著腳恢復周禮的原因

孔子《論語》(網絡圖片)

梁漱溟,原名煥鼎,字壽銘。筆名為漱溟,蒙古族人,1893年生於北京,故籍河南開封,1988年,病逝於北京。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也被稱為中國最後一位儒學家。

被稱為「中國最後一位儒學家」的梁漱溟(網絡圖片)

文人雖不及武將勇猛,但是能被稱為儒學家定有自己鏘鏘風骨。

文革時期因為拒絕參加「批林批孔」而被迫害,1974年有人問梁漱溟對被批鬥的的感想,他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匹夫」就是獨人一個,無權無勢。他的最後一招只是堅信自己的「志」。什麼都可以奪掉他,但這個「志」沒法奪掉,就是把他這個人被消滅掉,也無法奪掉!

1987年當他被問及關於自己的宗教信仰的時候,他坦承自己信仰佛教,他說:「一個人有今生,有前生,有來生。我前生是一個和尚,一個禪宗和尚!」

孔子教授弟子儒學,同時敦促弟子們實踐(維基百科)

解析孔子跳著腳恢復周禮的原因

在他的文章《梁漱溟今天我們應當如何評價孔子》中,他論述了自己觀點,傳統文化是道德的實踐,而不是僵化的說教。

孔子一生的致力於恢復周禮。孔子為什麼還要跳著腳地呼籲恢復周禮呢?

梁漱溟在他的著作《今天我們應當如何評價孔子》列舉了這樣的一段故事:

宰予問孔子,給死去的父母守孝三年會不會有些太久了?

孔子說,父母死了,你認為過了一年就可以去聽歌跳舞了,你覺得心裡安嗎?宰予說,安呀!

孔子說,你心安,你就照你的辦法去做吧!並沒有人勉強你,你就是過了三天就跳舞也可以,只要你心安。(喪禮並不靠規定的,要每個人發乎內心的,古代文化是根據內心來,不是法律規定的。)一個君子,父母死了居喪,內心思念的悲愁,吃飯都沒有味道,聽到音樂也不快樂,睡覺都睡不好,所以三年之中,沒有禮樂。我現在問你一年能不能心安,你說能心安,那你去做好了,(不必要提倡改為一年,別人不願改,是別人的事。)。

他寫道:「從本質上說,它(儒家)不是宗教,而是人生實踐之學,正如他們所說「踐形盡性」,就是了。踐人之形,盡人之性,這是什麼?這是道德。道德之真在於自覺自律;而宗教信徒卻接受規範於外,與此相反。」

而孔子發現,周朝之後的人們就已經漸漸地很少用道德約束自己,更多的是向別人宣講,要求別人。所以孔子大聲疾呼恢復周禮,不是恢復禮的形式,而是恢復禮的內涵,在自己的生活和行為上實踐禮。

儒家不是叫人恪守什麼規章制度,而是告訴人們善惡的標註,讓人學會獨立思考。人們不想真正地在實踐中修正自己、改變自己,只是在維護宗教的形式,那就在取其糟粕,去其精華。就像是一個沒有了靈魂的人體,只是一個軀殼。

儒家思想要求人們注重自身的修養,一杯茶陪著自己靜靜地思考(pixabay)

《論語》到底講了什麼?

梁漱溟把《論語》總結為十四個態度。

一、」仁」

仁是人原本的心,以敏銳直覺流露於外。仁者的生活,是人原來的生活,聽憑當下的直覺,不是學習理智,努力習慣的矯揉造作的生活。

仁,分問仁、親近仁人、仁極容易作、仁極難做、違仁、不仁。仁是生命的直覺,生命合適的理,表現為慈愛、柔嫩、真摯、敦厚、慎重。

要使生命合乎自己生命之理,不是難事,」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要恰恰好,難。離了絲毫就成了違仁。人心,不走原來路。見到一個可憐的人,直覺想幫他。習慣和理智,讓你有防備心,助人念頭擱置下來,仁心被牽制。心落在別物上,看不見當下,不自然,是不仁。

二、」樂」

樂的態度是安和自在。到達樂,有兩個途徑,向外找,滿足欲求;取消欲求,取消問題。問題,可以不成問題。樂者,是生機的活潑,是生機暢達,生機暢達有兩條件,調和,新波瀾。儒家的生活,不需要找樂子。樂不找,放下找是樂。人感受到快樂。

「仁者不憂」,仁者的生命是自己出來的,不用外面去撥動。

樂有三種,與苦對應的樂;依賴於環境的樂;無條件的樂。孔子的樂是無條件的樂,無論貧富貴賤,一樣開心。

三、」訥言敏行」

訥言敏行是少說多做。多言,」恐人陷於不仁」,不仁者,是對許多事不覺得不安,習慣就陷入了不仁。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說的比做的多,是很羞恥的事。」巧言令色鮮矣仁」,一個人講話表情諂媚,豐富,辭令華麗的人達到仁的不多。

「力行近乎仁」,埋頭苦幹就接近仁的狀態了。

四、」看自己」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為己是為興趣學,為人是為利益學。為己不自私,為人自私。」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有問題自身找原因,小人有問題在別人身上找原因。

五、」看當下」

當下即心,看當下是心在心那個地方,盯住你的心。心是生活中的決定部分,心與生活不能分開,人心容易滑脫。」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當出門的時候,仿佛是見重要的人一樣,保持心在這兒,不會心不在焉,注意對方的言行,心在當下是仁。

做到老實人和小孩的狀態,就生活在看自己,看當下的狀態。

六、」反宗教」

「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別瞎琢磨鬼神、生死的事情,宗教和看當下的態度相反。宗教來自人的情志不安,心中覺得痛苦,找宗教求得安慰。將私心無限放大,不是孔子提倡的態度。

七、」毋意必固我

孔子有四件事不做,毋意、毋必、毋固和毋我。

毋意,不瞎猜。

毋必,通權達變,根據事情的狀態,調整做法

毋固,不固執己見。

毋我,不以自我為中心。

八、」非功利」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放於利而行,多怨」。君子做事是非功利的,不問對社會有沒有幫助,對他人有沒有幫助。非功利的生活是憑藉趣味,依靠直接和內心的良知。

追求功利,失去生活的樂趣,喪失好的行為。好的行為,取決於人的和樂心理。

九、」非刑罰」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拿法律刑罰治理社會,百姓求不犯罪,沒有羞恥心。用道德禮制引導百姓,百姓有羞恥心,有歸服心。

十、」禮樂」

禮是自然的,是天理,不是人為。禮是人情的要求,不是人情外的假形式,不在繁文縟節,發自真性情的禮,率真、質樸是真的禮。真性情被扭曲,禮是假的。

禮是合乎人性的,合乎人發自本心活潑的當下的東西。美好的教化通過禮樂來完成。

十一、」孝悌」

孝悌是由內部靈活、自然的心理外化,成為社會教條。孝悌本身沒有錯,它是生命里自然的心情。孝悌,是對你身邊的人好,發自內心的愛他們,你的內心是柔軟的活潑的。

所謂孝悌這個心,就是人倫之間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柔嫩和樂的心。

十二、十三:」不遷怒,不貳過」

怒是正常的事情,遷怒是把痛苦轉嫁給別人。

不貳過有兩層意思:知過,改過。

「不遷怒」和」不貳過」之間有聯繫,做錯事,知」過」,知」過」是難事。過是鬆懈了。人一鬆懈,會犯錯。」不貳過」意味著不懈,重新覺醒,不懈是覺醒的狀態。

十四、」天命」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聖人之言、畏大人。

天命是宇宙流行趨勢。要有成就,不能沒有憑藉,不能不要緣法,外面的的條件重要。外面的局面有兩面,順的好機緣,逆的不好機緣。求學不求學,不是天命,成功不成功,是被決定的,需要外面的條件。為不為在自己,成不成在天。

成功不成功在天,為不為在我。真正的聽天由命,是儘自己力量的人。做聽天命的人,儘自己心力的人。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網絡綜合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213/1069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