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黨媒突慫了變調 「抵制美貨」被刪 網友拍磚

近日,中共中央級喉舌人民日報旗下小報環球時報發表文章,稱「美國媒體煽動中國民眾抵制美貨」,並且呼籲中國人「千萬別上當」,分析認為,《環時》的報導說明他們擔心民眾「抵制美貨」的舉動,可能會給中國帶來更多損失,不過文章不久後被刪除。這篇稱抵制美貨「千萬別上當」的環球時報文章,是突然改口,因為自美國宣布將對中共加征關稅懲罰後,最初聲稱要「抵制美貨」的就是這家黨媒。

近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對中興通訊長達7年的出口禁令,禁止美國公司向其銷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隨後,美國盟友英國也向中興通訊發出圍剿令,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NCSC)警告電信行業,勿使用中興通訊的設備和服務。

隨後,中興事件已成為網路最火熱話題。

有美媒稱,中共應對美國制裁,還有一個「終極武器」,即「抵制美貨」。

「抵制美貨」官媒突然變調

對此,中共黨媒《環球時報》4月22日罕見回應,發表題為《緊急!美媒提醒中國使用手裡的「終極武器」,我們千萬別上當!》的文章。

文章說,這兩天,隨著美國在貿易領域不斷對中國發起攻擊,一些美國媒體為了製造點擊率也順勢「推波助瀾」,宣稱中國尚有一個「終極武器」還沒使用,就是「全民抵制美貨」。文章稱,這些「個別美國媒體想煽動中國使用的這個所謂的『最終武器』,卻是一個會直接導致中國嚴重內耗的陷阱」。

文章說,從上月底美國總統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以來,所有的中共官方媒體基本上都沒有談及「抵制美貨」的事情。雖然中國民間有一些人也在網絡上散布著「抵制美貨」的觀點,但這種聲音從未獲得過社會主流的支持和認同。

文章稱,「抵制美貨」會直接導致中國嚴重內耗,正如美國《紐約時報》在其最新一篇文章中所說的:美國企業其實已經與中國經濟的發展深度融合在了一起。

文章還稱,從沃爾瑪、肯德基到IBM和微軟,這些美國企業不僅與中國民眾的生活已經息息相關,更在中國的經濟和科技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助推作用。

同時,這些美國企業還支撐著不少中國的就業崗位。比如富士康和富士康所服務的美國蘋果公司,又比如很多中美合資的汽車企業。

各方熱議

黑龍江維權人士於雲峰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環時》刊登此文說明中興被制裁讓當局感到了擔心:

於雲峰說:「中國任何一個企業的老總,包括國家領導人也好,誰也沒有想到,他以為經濟制裁只是限制於關稅,但是沒有想到我們的軟肋是什麼。科技方面高端的產品我們是沒有的,得靠進口,他們對中國只要實施制裁什麼的,中國一下子就得退回到社會經濟時代。所以是很害怕的。現在國家、政府恐懼中國人再去抵制美貨,達到一個蝴蝶效應,給中國帶來更多經濟方面、社會發展方面、科技方面的不便。」

河北資深媒體人朱欣欣則表示,中共長期以來灌輸的極端民族主義給他們自身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他說:「(中共)唯恐一部分民眾仇美、抵制美貨給國際社會造成不好的印象,不利於中國的對外開放。等於是騎虎難下吧,他對外決策的話,如果要做些妥協,唯恐百姓無法接受,對他們產生很大的壓力。所以說他搞極端的民族主義等於說把自己也放在了很不利的位置上。」

黨媒自摑臉文章被刪

美國總統川普川普)3月22日宣布,將對約6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進口稅,以懲罰中共對美國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秘密的盜竊。

川普表示,美中貿易逆差已失控,他絕不能讓這種情況繼續下去。他強調互惠稅:「其他國家對我們課多少稅,我們也對他們課這麼多稅。」

當天,中共黨媒《環球網》隨即刊登《社評:抵制美國大豆,中國很容易做到》一文,聲稱中國必定會通過限制美國大豆進口,以此來報復川普政府針對中共的徵稅計劃。

文章表示,除了大豆,如果中美貿易衝突升級,中共可以報復美國的領域有很多。例如,美國的通用等廠商靠中國市場「活著」,美國的蔻馳是靠中國消費者捧紅的,美國最驕傲的蘋果,現在已遭到中國國產手機的嚴峻挑戰。

如果川普政府非要打貿易戰,屆時,中國人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情懷很可能會發生作用,抵制美國汽車等大路貨的口號,說不定就會響徹中國網際網路。到時反擊美國貿易戰的不僅是中共政府,會有很多中國老百姓願意把它變成「人民戰爭」。

外界對比該黨媒的前後言論,嘲諷其自摑臉,不出意外的是,22日出爐的這篇「不要上當」的文章,已被迅速刪除。

同時,外界注意到,中共曾因釣魚島問題,呼籲民眾抵制「日貨」;不久前,又因韓國薩德反飛彈系統,官方發起抵制「韓貨」的運動,甚至下達禁韓令,封殺中國遊客赴韓旅遊。而此次,美國對中共的貿易制裁,中共官媒卻似乎刻意保持低調。甚至有民眾申請反對美國的遊行,卻被指控「涉嫌尋釁滋事」被抓。

《東方日報》報導,4月16日,南京居民王健向當局遞交遊行集會申請,想在5月1日組織反對美國發動貿易戰的遊行。但是第二天他就遭到了拘留,另外其它地區也有申請示威遊行的,但都被官方拒絕了。其中原因耐人尋味。

給外界特別強硬印象的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隨著中美貿易糾紛事件的發展,態度發生了很大改變,從早期「對貿易戰奉陪到底」,變成了「必要的妥協公眾可以理解」。

香港明報報導引述清華大學孫立平教授的批評,認為他沒有知識分子的獨立人格。而環球時報呼籲「千萬別上當」的文章,似乎凸顯中共官方態度正在發生變化。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林海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424/1104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