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李原風:汪洋中國傳統文化談話遭刪 與王滬寧高喊自信不符

—從禁評文革談海峽兩岸大東亞文化思潮

作者:
東北特別是遼東高麗故土上生活的鮮人會被喚醒其擺脫中共黨文化奴役,回歸鮮人民族古早的傳統文化。中國古史記載,來自西北的周人征服了當時河洛中原的殷朝。殷朝王室成員箕子帶領不願被奴役的鮮人,遷移到東北遼東與朝鮮半島立國。後來歷代中國戰亂時都有很多中國人都跑路到朝鮮,至今在韓國各地還保留著中國已失傳的苞茅縮酒等楚巫文化與明儒文化現象。

很奇怪,就在中共輿論大管家王滬寧大喊制度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中宣部高唱習近平思想是二十一世紀新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時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政協主席汪洋在會見來自台灣的民間代表團時,指出毛澤東發動的文化大革命導致中國的傳統文化遭到徹底摧毀,順帶還表揚了一下台灣社會還傳承些許中國傳統文化。此話一經新聞披露,引起中國大陸社會各界與海內外強烈共鳴。堂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政協主席的發言,讓氣急敗壞的中宣部指令網監部門,一夕之間在互特網上刪得一根毛都不剩。

中共體制內固然有最高當局指示的,中共建國前後兩個三十年互不否定的指示,但面對近年來越演越烈的文革思潮與毛左文化現象的返潮,汪洋做為國家政協主席,負責中共的統戰工作,面對的是中國體制內外計程車農工商與海外華人據有社會資源的精英,這裡面有些人與汪洋一樣都有過文革時期的不同經歷,面對中共逆時代潮流而行的反動文化現象,汪洋此言不無安撫中共政治統戰對象之意,畢竟現在已經是二十一世紀地球村的網際網路時代,發達的資訊時代使中共築牆封閉的社會不得不面對大東亞傳統文化與現代世界文化潮流的影響。

前些天,朝韓兩國在三八線板門店舉行文金會。對比中國大陸經過中共發動文革掃蕩後的黨文化,與海峽對岸兩蔣專制統治後存留下來的黨國文化混雜,剔除日本華夏文化後留存的大清帝國傳統文化現象,韓國民選總統文在寅,以古早的韓國傳統禮儀文化歡迎朝鮮領導人金正恩。韓國傳承下來的這種明儒典儀文化,使電視機與網際網路前的海峽兩岸與海內外的漢人及其精英自慚形愧。中國的網友紛紛在網上不無詼諧的對此發表評論:看了文金會的歡迎儀仗視頻,感覺真是古早的華夏文化對趙國北狄(中共蘇聯是網絡審查敏感詞,網友以趙國北狄相比喻)文化的強烈衝擊。文金會歡迎儀仗透出一股濃濃華夏明儒文化味,中國文化界真的應從內心參考。看到這,孔子孟子老子李白杜甫太極八卦端午中秋全是韓國的,信了。儒家文化本來淵源於紅白喜事、祭祠先人鬼神禮儀,面對文金會儀仗濃濃的明儒風,網友不得不感嘆,趙國北狄也,不識華夏禮儀久遠矣。

想必有心人還記得多年前在廣州街頭發生的數千學生與青年上街的撐粵語行動。當時面對中共當局對嶺南粵語文化的打壓,在電視電台報紙強行封鎖粵語文化節目,遭到粵人的反彈,現在看來是中共蓄意已久針對嶺南與香港粵語華夏傳統文化的壓制行動,意圖以大一統的中共專制黨文化,來抗衡嶺南與香港粵語華夏傳統文化對中共極權統治的衝擊與影響。

雖然元、清兩個帝國征服了中國的漢人,蒙古人與滿人統治者極力用自身的帝國文化來控制漢人及其文化,但在南方一隅之地嶺南漢人還是通過古老的粵語等地方語言傳承下來了些許具有嶺南風格的華夏傳統文化。

中共的文革暴政雖然摧毀了中國大陸的傳統文化,但嶺南海南地區有大批的漢人在海外生活,特別是在香港的嶺南漢人在英國殖民統治的庇護下躲過了中共暴政的壓迫和對嶺南華夏傳統文化的掃蕩,基本上保存下來以粵語為代表的嶺南華夏傳統文化。在英國殖民統治香港帶來的法治與自由思想文化意識影響下,香港的嶺南華夏傳統文化藉助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製造名城的亞洲四小龍的經濟騰飛而打造香港成為了大東亞及國際文化中心。

香港嶺南華夏傳統文化結合西方現代文明的自由民主與法治意識在影響世界各地的同時也在深刻影響著中共極權統治下的中國大陸。九七中共統治香港後,在中共黨文化及其黑金政治滲透下,香港嶺南華夏文化的影響迅速在衰退。多年前發生的廣州街頭的撐粵語行動正是嶺南學生與青年基於嶺南華夏傳統文化危機意識的對中共黨文化的反抗。

中共一國兩制統治下以粵語為代表的嶺南與香港華夏傳統文化的迅速沉淪與衰敗讓海峽對岸的台灣青年意識到自身的文化危機與文化認同問題,要清除來自國民黨的與中共同源的黨文化影響,同時也掀起了新一輪的青年台灣本土社會文化運動。

本次文金會的成功舉辦,其後將會是以韓國明儒風與苗人楚巫文化現象的韓潮文化對大東亞與中國海峽兩岸三地造成深遠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影響。金正恩已明確向美國與國際社會承諾放棄核導、發展經濟。金家政權的先軍主義政治下的閉關鎖國政策也將不得不放棄,這將導致金家政權向鮮人古早的民族傳統文化回歸以補強其政權文化基礎。東北特別是遼東高麗故土上生活的鮮人會被喚醒其擺脫中共黨文化奴役,回歸鮮人民族古早的傳統文化。中國古史記載,來自西北的周人征服了當時河洛中原的殷朝。殷朝王室成員箕子帶領不願被奴役的鮮人,遷移到東北遼東與朝鮮半島立國。後來歷代中國戰亂時都有很多中國人都跑路到朝鮮,至今在韓國各地還保留著中國已失傳的苞茅縮酒等楚巫文化與明儒文化現象。在中國的苗人經歷五千年的不斷反抗,其民族精英與文化損失殆盡之際,在中共極權黨文化對苗人文化摧殘情況下,韓國存留下來的楚巫文化將喚醒苗人的民族傳統文化意識,對中國與世界各地的苗人傳統文化與民族危機意識都會有深刻的影響。

台灣青年掀起的台灣本土化社會與文化運動已讓國民黨從中國大陸帶來的黨文化殘餘影響走向歷史的角落。中共政治人物也意識到與國民黨的黨文化同出一源的中共黨文化未來不可期待。兩蔣統治台灣時期曾極力進行消除日本皇民化文化的影響,而日本恰恰正是將中國唐宋甚至是更古早以前的華夏傳統文化傳承得比中國的漢人更好。歲月會潤物細無聲地將文化影響透顯出來。現在台灣社會的精英與台灣青年對中國的中共黨文化明顯是不屑一顧,持守台灣社會本土文化的同時更認同日本保留下來的唐宋華夏文化。中共政治精英時時以武力恐嚇台灣青年,又以大國崛起來自吹自擂,卻忘了中國一句老話,遠人不服,胡不服文德以來之。黨文化可以休也。

須知德不孤、必有鄰。基於思想文化認同的現代文明世界,必將唾棄野蠻與暴政。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民主中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626/1134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