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謝選駿:李昌鈺是一個「故事大王」 被譽為「不是人」

作者:
成功固然重要,但李昌鈺認為,更重要的是能夠堅守理想。「沒有夢想就沒有未來。人生其實就是一個漫長的滑坡過程,起起伏伏,而我只做一件事情,就是讓不可能成為可能。永遠不要說不,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方能成功。」

網文《李昌鈺博士究竟是人還是神?——在抱住大學「證據科學課程」上的主持與總結(2017年9月2日廣州劉桂明)報導:

題記:

2017年9月2日至3日,由抱住大學主辦的「證據科學課程」在廣州舉辦。中國政法大學證據科學研究院院長張保生教授,著名刑事鑑識專家、美國康乃狄克州科學諮詢中心的名譽主席、康州紐海文大學終身教授、紐哈芬大學法醫學全職教授李昌鈺,中國政法大學證據科學研究院主任法醫師、法庭科學技術鑑定研究所所長常林教授先後上台授課。應主辦方邀請,我主持了兩天的講座。

各位同學、各位學員:

今天我們的課程請來了一位非常特殊的授課專家,這位專家是誰呢?

今天上午,我們聆聽了中國政法大學證據科學研究院院長張保生教授關於證據法學的顛覆性授課,收穫很大。但是,我要說的是,張保生教授畢竟還是人,所以他的授課只能算是正常的課程。

從今天下午開始到明天上午,我們的授課專家卻不是人(笑聲),那麼,他是什麼呢?

第一,他不是人,而是神,是遙不可及但又近在眼前的神。他是被譽為「當代福爾摩斯」的神,他是被稱為「現場之王」的神,他是被認為是科學神探、犯罪克星的神,他是常常見人所未見、或是一錘定音或是神奇逆轉的神,他是偵查了46個國家8000件案件的神,他是在本國和其他國家法庭已經出證1000次以上的神,他是經常讓不可能成為可能的神。昨天,在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的講座上,有一位學生評價他說:他比夏洛克厚道,比柯南高大、比波洛英俊。一句話,他是我們心目中的男神。

第二,他不是人,而是家,是成果豐碩的科學家。他是創建了許多新概念與分析方法的世界著名刑事鑑識科學家,他曾主辦和講授了800多個研討會,擔任了國內外900多個執法機關的顧問。他所經辦的甘迺迪總統謀殺案、辛普森殺妻案、碎木機滅屍案、詹森連續謀殺案、醉酒男子自殺案、白宮顧問福斯特死亡案、伊莉莎白·斯瑪特失蹤案以及台灣陳水扁槍擊案等案件,不僅成了他名揚外內外的經典案例,更成了許多法律人津津樂道的經典教材。他先後榮獲了800多個獎牌,其中包括:美國鑑識科學學會頒發的鑑識科學領域的最高榮譽獎——刑事領域傑出服務獎,美國法庭科學學會頒發的傑出成就獎,國際鑑識學會終身榮譽獎,美國物證技術學家委員會的優秀服務獎,美國司法基金會的最高司法榮譽獎,以及康州政府官員道德委員會所頒發的首位公共服務操守獎。許多人成名很容易,現代社會的一夜成名比比皆是。他不僅成名了,而且早就成名了,更重要的是成名成家了。

第三,他不是人,而是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大師。他首先在美國紐哈芬大學創辦了鑑識科學系,他是康涅狄克州鑑識科學研究和訓練中心主任,他還是全球80多所大學及警政機構的顧問及名譽教授,他的講學編輯世界各地警察、大學和民間機構。他不但在專業刊物發表了幾百篇論文,還與他人合作出版了40多部書籍,他還是我的母校華東政法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50多所高校名譽教授,他創辦的鑑識科學研究中心在過去的十多年裡接收了1000多位政法、公安、教育、犯罪調查等人員的短期培訓工作。最近,他又開始在中央電視台「挑戰不可能」節目中閃亮登場。他有多少學生,我們不知道。我們知道的是,今天我們也將成為他的學生。

他到底是誰呢?他就是鼎鼎大名、人見人愛的李昌鈺博士。他是我們美籍華人的驕傲,是我們炎黃子孫的自豪,是我們法律人的偶像。現在,就讓我們將左手與右手合到一起發出最大的聲音,歡迎李昌鈺博士上台發表演講!

9月3日中午,李昌鈺博士演講結束後,為了趕航班,帶著助手匆匆離開了會場,趕赴機場,奔向下一個城市傳道授業。作為主持人,我當然需要對他兩個半天的演講內容進行必要的梳理與總結。為此,我用「四個節」(環節、細節、情節、氣節)作了如下的總結與概括。

各位同學、各位學員:

因為要趕航班,李昌鈺博士匆匆忙忙地走了,但他把精彩留給了我們。一天的講座,讓我們感覺大呼過癮。但是,我要說的是,如果要對這兩個半天的精彩內容進行復盤與梳理,你們會用什麼詞彙來形容呢?

兩個半天的課程,李昌鈺博士用了許多案例給我們講授了四個問題:首先是鑑識科學的重要性,其次是鑑識科學在法治上的定位,再次是鑑識科學在法庭上的應用,最後是法庭上如何讓證據說話。

聽完這兩個半天的課程,我的體會是,李昌鈺教授就講了四個「節」,「過節」的「節」。因為李昌鈺博士的講座,讓我們感覺像過節一樣歡欣鼓舞、興高采烈。我從沒有見到在法律人演講的場合,竟然需要排隊才能與自己的偶像合影。從昨天到今天,我看到了,我也做到了。剛才,我拿著我主編的《民主與法制》周刊與李昌鈺博士合影,他還跟我說這不是廣告嗎?要不要收廣告費?(笑聲)

好了,別的暫且不說,先說說我體會的四個「節」吧。

一是環節。所謂「環節」,就是承上啟下的一個程序與過程。在這次抱住大課的「證據科學」課程中,李昌鈺博士主講的「證據科學在美國法庭之運用」課程,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李昌鈺博士常說,法庭程序就像交響樂團,法官是樂隊指揮,律師、檢察官則是音樂家,至於鑑識科學家就像樂器一樣,有的是小提琴、有的是大提琴、有些是鋼琴,這些樂器要發出什麼樣的音色,就要看音樂家們如何演奏。也就是說,作為法庭程序的一個環節,鑑識科學家們不會也不應該有任何預設立場,完全是依賴律師詢問及科學證據來回答。李昌鈺博士還說,只要案子進入法律訴訟程序,就要有證據。所以,在追求程序正義的進程中,由刑事鑑識科學構成的證據科學,就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最最重要的是,每一個案件的偵破,每一個真相的揭秘,現場保護與現場勘驗,都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從昨天到今天,李昌鈺博士給我們講述的案例告訴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團隊的環節。同樣,每一位律師就是程序正義的重要環節。

二是細節。李昌鈺博士說,身為鑑識人員,心思一定要細膩,從案發現場仔細地觀察周遭事物,找出蛛絲馬跡,包括那些「多出來」以及「不見」的東西。從李昌鈺博士這次授課所介紹的案例來看,許多細節常常被忽略了,但是都被他看出來了。比如說,他從8英寸的血手印想到了兇手可能加入過籃球隊;比如說塑膠袋上的指紋、辛普森案件的兩滴血;還比如修女被殺案中的LOGO竟然顯出了一把刀······無論是檢察官還是律師,都一定要有細膩而獨到的觀察力。李昌鈺博士說,偵查刑事案件就像是在打造一張桌子,需要四支桌腳才能站得穩。這四根支柱就是:現場、物證、人證以及運氣。而所謂的運氣,其實就來源於容易被司空見慣、熟視無睹的細節。所謂細節決定成敗這個道理,不僅適合李昌鈺博士這樣的刑事鑑識專家,同樣也適合我們每一位律師尤其是刑辯律師。

三是情節。李昌鈺博士是一位非常善於講故事的專家,他的授課與演講,輕鬆、幽默、風趣、自然,其中夾雜的那些案例,其實就是一個個生動鮮活驚奇的故事。昨天,他一上來就給我們介紹了美國最大的報紙《今日美國》評選出影響人類歷史的25個事件,其中有14件與李昌鈺博士參與的鑑識工作有關。如「911案」、辛普森案、柯林頓醜聞、東歐「萬人坑」事件等許多案件,這些案件的偵破自然少不了李昌鈺博士的貢獻。李昌鈺博士給我們講案例,不是從專業角度來展開的,而是從情節的視角來講解的。除了有圖有真相,更重要的是有情節。所謂情節,就是我們媒體人常說的五個W,也就是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故。李昌鈺博士所介紹的每一個案例,都可以當成故事來講。作為律師,我們不僅要努力成為辦案子的高手,還要努力成為講故事的高手。因為每一位律師,都有一個案例的寶庫。如何將我們的案例變成有情節有活力的故事,同樣也是一種需要不斷提高的本領。

四是氣節。應當說,像李昌鈺博士這樣要麼一錘定音要麼扭轉乾坤的刑事鑑識科學家,面臨的各種各樣誘惑肯定很多。但是,對李昌鈺博士來說,永遠是案子不分大小,人不分貧富貴賤。他說,我們從事鑑識科學,不能只為有錢人辦案,面對沒錢沒勢的弱者,一樣要盡最大的努力,鍥而不捨地追查出真相。李昌鈺博士從事鑑識科學近半個世紀,經歷了無數的艱難與考驗,但他始終以「至誠信義」這四個字激勵自己。他要求自己做事情要言而有信,待人要以誠相待。他在這兩個半天的演講中,給我們介紹了不少他拒絕的案子,但因為有人找他母親出面,後來又重新接受了。其實,他在其中的潛台詞是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他為自己的母親為驕傲,所以他在以一種更加虔誠的方式孝敬自己的母親;另一方面他在給我們傳授一種法律人應有的氣節,那就是不要出賣自己的靈魂去做違背良心的事情,不要做錢的奴隸而為權勢、名氣整天絞盡腦汁、明爭暗鬥。要凡事知足,多想想自己可以為他人、為社會做些什麼,人生會過得更有意義。

各位學員、各位律師:儘管李昌鈺博士已經離開了會場,但我們還是要用最熱烈的掌聲表達一下對這位男神與偶像的衷心謝意。謝謝他帶給了我們如此豐厚的收穫,謝謝他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刑事鑑識科學!

《神探李昌鈺:「我也有破不了的案子」》(法治周末的博客2009-10-29)報導:

李昌鈺從警50年,一直保持著每天工作16個小時的習慣。他的夫人曾經用「吸塵器」來形容他吃飯的速度:菜還沒有做完,他已經吃完,風一樣地走掉了。

「從今天開始,李昌鈺就是我們政法大學的一位傑出校友了。」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證據科學研究院院長張保生的話音未落,台下一片掌聲和歡呼聲。

10月26日,美籍華人、神探李昌鈺來到中國政法大學,並從校黨委書記石亞軍手中接過了法學名譽博士學位證書,這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他在中國大陸獲得的首個博士學位。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李博士於26日下午、晚上和27日上午分別在政法大學的兩個校區和北京市司法鑑定人協會做了三場專題演講,71歲高齡,卻全是站著講完的。

由於「粉絲」太多,法大昌平校區的千人禮堂仍不能滿足學生們的要求,有些學生甚至為沒能夠進入會場而不滿,要求學校儘快將演講的全部視頻放在網上。

進入會場的人無不被李昌鈺精彩的辦案過程和離奇的人生經歷所感染,李昌鈺還不斷把刻有他名字的金色徽章投向與他互動的聽眾席。

這位傳奇人物的此次北京之旅被安排得滿滿當當,但他還是接受了《法制日報周末》的獨家採訪。

「火坑」一樣的案子

李昌鈺辦過的眾多「名案」,在他看來,無異於一個個「火坑」。他詼諧地透露,案子當初找到他的時候,他一般都會說:「不去不去,我很忙」。

「鑑識科學家被夾在檢方和辯方之間,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他們的結果永遠不會讓雙方都滿意。如果頂不住這些壓力,偵查就無法正常進行。」尤其是一些涉及政治的案件中,這種壓力會顯得越發複雜。

陳水扁槍擊案就是這樣一個案件。

2004年3月19日,台灣大選投票的前一天,參選一方陳水扁、呂秀蓮在台南進行選舉造勢活動時,宣稱遭到不明槍擊並受傷。

第二天,本來處在弱勢的陳、呂在大選中實現大逆轉,以微弱優勢獲勝。這次事件導致台灣政治的重大變化,各種質疑紛至沓來。參選的另一方更是要求徹查事件真相,並請來了李昌鈺。

李昌鈺帶領一行專家於2004年4月9日清晨5時抵達台北。

呂秀蓮腿部中彈,槍傷痕跡明顯。而陳水扁肚子上的傷痕為擦痕,故有人認為陳水扁不是槍傷而是刀傷。而如果是刀傷,就可以為槍擊案系偽造的說法提供有力的證據。李昌鈺在演講現場放映了當時的圖片。

「如果案發第一時間封鎖現場,這個案子早就破了。」在現場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李昌鈺使用「雷射瞄準法」進行彈道重建,以呂秀蓮坐的椅子和擋風玻璃上的彈洞將射擊者的方位定點在一樓而不是二樓,否認了之前高處射擊的說法。有人質疑陳水扁襯衫上的彈孔為何是斜的,「這個很簡單,襯衫穿在身上很難是平的。況且陳水扁頻繁揮手。如果彈孔真是直的,那反而假了」。

李昌鈺在對子彈進行鑑定的過程中,發現子彈的尾部有玻璃碎屑和受害人衣物纖維,彈殼上有工具痕。據他介紹,台灣從德國進口的一種玩具手槍,如果將槍管換成金屬的,就會成為有殺傷力的武器。而這種手槍的子彈是翻滾著向前的,也就是說有可能尾部先接觸玻璃進入車內。

有了這種分析之後,警方調出了台灣近年來發生的所有玩具手槍案,並根據這兩顆子彈上的製作痕跡,查出了製作人,根據製作人的描述和交易過程,結合現場重現槍手的大體位置,找到了子彈的最終使用人。

「警察找到他的家,他老婆說他不在,其實他當天就在樓上。而警察沒有進行搜查就走了。第二天,嫌疑人被發現落水死亡。由於很快被火化,他到底是自殺還是他殺成為永遠的謎團。」李昌鈺揭秘。

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扁案還有很多真相未被證實,但李昌鈺對此案的調查到這裡結束了。「如果將來出現新的證據,比如死者的遺書等等,這個案件可以再開庭,但是如果是因為政治,則沒有意義。」

「三天只睡了不到四個小時」,李昌鈺風一樣地來台,並風一樣地離去,他說他的調查不為任何一方,只讓科學說話。他的結論,認為此案就是槍擊案,並為遠處射擊(扁、呂身上沒有火藥剩餘物),曾讓連、宋代表的「泛藍」一方的不滿。而他也認為,此案不是謀殺,因為謀殺一般對準頭部和心臟,這一說法也讓扁、呂代表的「泛綠」一方不悅。

李昌鈺不僅是辦案高手、邏輯推理高手,也是講故事的高手,除了扁案,在3場演講中,他還講述了當年甘迺迪總統遇刺案、柯林頓性醜聞案、辛普森殺妻案等大案的辦案過程和細節,會場時而異常安靜,時而唏噓一片,聽眾似乎被他帶回了當年的辦案現場。

科學能讓冷案說話

1993年1月8日,警方接到報案,7個人同時死在了一間炸雞店裡。這在美國屬於重案,警方被要求限期破案。但美國當地警察1年多都沒有讓案件取得任何進展,不得已他們找到了李昌鈺。

時隔1年,案發現場已經不復存在,只留下有限的物證。在對當地警方提供的物證進行鑑識之後,李昌鈺也只好無奈地說,他也無能為力。看著已經愁白了頭髮的幾位美國警察,李昌鈺問:「還有沒有其他的證據?」

還有一個垃圾袋。

這是個從未被重視過的物證。這個垃圾袋中有兩塊麵包、四塊炸雞,李昌鈺發現其中一塊炸雞翅有被動過的痕跡。而炸雞店的銷售記錄證實,當天最後一位顧客購買了四塊炸雞,金額、時間一覽無餘。

李昌鈺從雞翅上提取了唾液DNA。幾年之後的2007年,警方終於通過資料庫比對,找到了嫌犯。是兩個黑人搶錢之後,殺死了所有人。

退休之後的李昌鈺,在幾年之前成立了冷案小組。據他介紹說,在他的電腦中有800多件這樣的沉案,有的甚至是沉積了40多年的案件。

李昌鈺在接受《法制日報周末》採訪時說:「這些案件中的被害人最需要被重視。保護無辜的人的權利,這就是冷案小組成立的初衷。」他關注的不僅僅是總統這樣的要人,他更關注平民。

這些冷案來自不同的國家。李昌鈺說「每個國家的法律都是人為的,可以根據社會的需要而改變。各國的法律是可以不一樣的,談不上哪個好,也談不上哪個壞,但是科學在全世界都是一樣的。」

美國一家雜誌評出了25件影響美國歷史的案件,李昌鈺介紹說,他數了一下,其中的14件,包括「9·11事件」都與證據科學有關。而隨著證據科學的不斷發展,很多冷案都有希望找到答案。

「在我的實驗室,科學鑑定是有嚴格程序的,光有技術沒有規則不行。」李昌鈺對《法制日報周末》記者說,「但技術不能直接告訴我們真相,還需要邏輯推理、證據分析,要能注意到別人忽略的問題」。

成功最重要的三要素

李昌鈺從警50年,一直保持著每天工作16個小時的習慣。他的夫人曾經用「吸塵器」來形容他吃飯的速度:菜還沒有做完,他已經吃完,風一樣地走掉了。而據李昌鈺介紹,他在讀書時便非常用功。

「1年有8760個小時,這對所有人是公平的。美國人平均用在睡覺上的時間是3285個小時,吃飯的時間是1095個小時,這個時間中國人可能要更長,而用在工作上的時間只有1642個小時。市場裡有很多東西可以買賣,但是惟有一樣東西不能買也不可以賣,那就是時間。」

李昌鈺在接受《法制日報周末》採訪時表示:「一個人成功靠三大因素,努力、天分和機會。而努力是最重要的,不努力,就無機會可言。」

李昌鈺當年與夫人懷揣50美元闖美國的時候,曾用19美元買下一個玩具打字機,整夜整夜寫報告。「後來多次搬家,這台打字機就不見了。大約四五年前,它再次出現,被以4000美元的高價標賣。」李昌鈺笑著說,「我的夫人說我很笨,當年應該多買幾台這樣的打字機」。

成功固然重要,但李昌鈺認為,更重要的是能夠堅守理想。「沒有夢想就沒有未來。人生其實就是一個漫長的滑坡過程,起起伏伏,而我只做一件事情,就是讓不可能成為可能。永遠不要說不,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方能成功。」

至於天分,李昌鈺認為這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他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分,在任何一個行業成為頂尖人物或者專家,都是受人尊敬的。

「我很幸運,遇到很多次機會。」

我也有破不了的案子

「師傅雲遊」。幾年前,如果你打電話到李昌鈺的辦公室,恰好他不在,他的助手會這樣告訴你。

李昌鈺的這位美國助手只會說這一句中國話,而他最大的理想是成為一個中國人。李昌鈺告訴他:「這不可能。」

幾年後,李昌鈺接到這位助手從中國打來的一個電話:他娶了一位中國姑娘,並有了孩子,「師傅,我終於讓不可能成為可能,我的下一代成了中國人」。

李昌鈺在美國主流社會是個神話。甚至有媒體說,如果他站在政府這邊,被告一定有罪,如果他站在被告一邊,則被告一定會被判無罪。還有人說,他能和死去的人對話。

對於這些評價,他一笑而過,對《法制日報周末》記者說:「我也有破不了的案子。有些案子,當事人也會因為我可能做出對他不利的調查而拒絕請我。我從來不為任何人說話,我只尊重科學。」

李昌鈺曾經笑著對別人講,他破案有三個手段:站著看、彎著腰看、蹲著看。他也曾跟美國警察戲謔:「你們破不了案,是因為人高馬大蹲不下來。」

「我覺得現場有種無聲的語言。通過觀察,通過邏輯分析,我會大體知道這是不是第一現場,被害人是自殺還是他殺,等等。」

這些看似輕鬆的傳奇背後,其實是經驗的累積。

李昌鈺的「英雄」形象固然跟自身能力有關,但也有人認為與美國崇尚個人的大背景有關,也就是說有點「美國製造」的味道。

中國政法大學證據科學研究院的一位老師告訴《法制日報周末》記者,其實在中國的刑事偵查一線,並不缺少李昌鈺似的人物,努力、經驗、辦案能力同樣一流。「在他們的眼中,李昌鈺做的他們都很熟悉,在他們心裡,李昌鈺不是神話。」

「人生不滿足、不感激,就不會快樂。我們可以在勞動中體會閒情,在信仰中找到真愛。」李昌鈺對政法大學的學生們說。

神探李昌鈺同時也是一位生活藝術大師,儘管已近古稀之年,甚至忙碌得有些身不由己。「有些行程甚至是三五年前就約好了的,每天都會收到幾袋子信件,甚至有女孩子約我去公園見面。」最後,他還不忘美國式地幽上一默。

謝選駿指出:什麼是李昌鈺「成功最重要的三要素」?正如毛澤東的奪取政權靠的是七二一方針(七分發展、二分應付、一分抗日),李昌鈺的功成名就也是基於他的七二一方針——那就是七分故事、二分宣傳、一分破案。否則,你破了再多的案子,也沒有人知道,怎麼辦?李昌鈺確實是講故事的高手。簡而言之,李昌鈺「成功最重要的三要素」——那就是七分故事、二分宣傳、一分破案。換言之,李昌鈺類似於毛澤東的「陰謀大王」,但卻是一個「故事大王」。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724/1148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