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微摘大膽教授直言宏觀 中國財政與貨幣政策全失靈

中國微信廣泛傳播據信是中國經濟學家許小年於2018年浙商證券「鳳凰行動」論壇的發言摘要,演講主題《多變環境中的不變之道》,被冠以大膽教授直言:宏觀政策失靈!財政政策失靈!貨幣政策失靈!

據今日微摘報告是摘編經濟學家許小年於2018年浙商證券「鳳凰行動」論壇上的演講主題《多變環境中的不變之道》內容,指在過剩產能的壓力下,宏觀政策,不管是財政政策也罷,貨幣政策也罷,失去作用了。因為我們知道,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他的作用是拉動需求,而在需求中,他其實主要拉動的是投資需求,過去多少年都是這樣。我們說的拉動內需,實際上都是拉動國內投資需求。由商業銀行提供低息的貸款,刺激企業投資,由政府增加財政開支,這些財政開支增加的,有一部分是民生,但是大部分是搞基建,是拉動投資。

據文章指而在後工業化時代,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這些政策全都失靈。

據摘文說,你拉動什麼?你刺激投資,你刺激投資越多,過剩產能越多,已經沒地方好投了,你往哪裡去投?2008年,4萬億我們還可以投投高鐵。到了現在,政府想花錢,不知道往哪兒投。去搞棚戶區改造,中央最近把棚戶區改造給停了,非常正確,當初根本就不應該搞。你棚戶區改造有什麼樣的投資收益啊?這些錢能拿回來嗎?能產生回報嗎?已經不知道往哪裡去投了,你還硬要政府財政開支。另外一方面,政府也沒錢了,特別是地方政府。

據信是許小年的講話指,貨幣政策也失靈,央行增加貨幣供應,這些貨幣進入不了實體經濟,他沒有辦法進入實體經濟。為什麼沒有辦法進入實體經濟,並不是說央行一放水,下邊就澇災,不是這樣的。

他解釋,央行的貨幣政策到信貸的增發,我們把他叫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這個傳導機制是通過金融機構來完成的,通過銀行、通過券商來完成的。即使央行放水,銀行找不到能夠盈利的項目,央行放的水沒有用,他不能夠進入到實體經濟,於是央行放的水都跑哪裡去了?都跑到資產市場上,不斷的推高資產的價格。我們主要看到的就是房產,而不能夠進入實體經濟。

文章說,我們都在抱怨,政府也在抱怨,民間的企業也在抱怨,說你們金融搞了半天,不為實體服務,政府很頭疼。一個勁的催著大家,你們要為實體服務啊。我很想為實體服務,但是我不知道怎麼為實體服務,你給我的資金,我銀行貸款往哪裡放啊,放到哪裡都是過剩產能,我敢放嗎?我敢投嗎?我不敢投啊。我這個貸款信貸,我不敢發給這些企業,所以信貸過去幾年變到哪裡去了,都變成了房貸,都變成了政府融資平台的項目,現在政府融資平台出問題了。我銀行即使有資金,我也放不出去,產能過剩,供大於求。現在的短缺不是資金,現在的短缺是項目,是找不到能夠盈利的項目,是找不到能夠產生足夠回報的項目,這是問題。

據該摘文,在這樣的情況下貨幣政策失靈,央行放出來的貨幣不能轉化為實體經濟所需要的信貸。財政政策也失靈了,財政政策不知道往哪裡花錢。

剛才咱們浙商證券的同事介紹科技企業,我說一句不太好聽的話,科技創新哪是銀行幹的事兒啊?這怎麼能是銀行幹的事兒呢!有沒有搞錯!科技行業全都是高風險的,銀行經營最重要的原則是什麼?資金的安全性。你把老百姓的存款扔給科技企業,這是對老百姓存款的不負責任。

據信是許文指,因為科技企業的風險抬高,不適合銀行融資。科技企業的融資靠什麼?靠風險投資基金,靠PE,靠這些金融機構,他們能夠承受高風險。銀行無法承受高風險,因為銀行要對老百姓的存款負責。所以銀行的資金首要的原則是他的安全性,而不是他的回報性,不是他的收益性。當然,我很理解銀行其實也不願意這麼幹,政府有任務,沒辦法。

摘文說,我進來看到那幾個PPT上的圖,那四個大圓圈,前面叫做政府融資,後邊叫政府指導,然後再叫政府什麼、政府什麼,四個大圈,上面全是政府、政府、政府、政府,有沒有搞錯?科技創新,政府不是在市場中直接操作。科技創新是要政府營造一個創新的環境。他自己下場操作,到最後又像08年4萬億一樣弄一堆的壞帳,弄一堆的騙補,這個教訓我們還不夠嗎,今天還要再來一遍嗎?

據微摘文章認為,這個思路起碼是值得探討的。我們搞經濟建設,不能違反經濟規律。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801/1151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