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中國上古神話傳說給人類留下的啟示(二) 伏羲創八卦 女媧氏

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伏羲創八卦(圖片:出自【明】仇英所繪《帝王道統萬年圖》)

所有的國家和文明,無論是中國,還是大家熟知的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文明,或是這一輪西方文明源頭的古希臘,都是以神話傳說為開端——創世、造人、人神同在,神話傳說成為人類歷史共同的源頭,並代代流傳下來。

對於神話,歷代史學家為之秉筆直書,代代流傳,到了近代,人們卻因為受現代觀念的影響,止步不前。雖然各代史官在觀史、採信的角度與傾向等方面各有不同,或曲,或直,或有偏重甚至偏頗,但基於上天賜予著述者以深厚良知,德信古人的精神傳承不輟,基本史實的記載仍然包含於歷代書述之中。

其實這也不是一個可信不可信的問題,也不是我們今天想當然地按照某種現代觀念去解讀的問題。這是一個人類來源的共同史實,也是我們的祖先歷經千萬年滄桑與創痛,一代一代用生命守護的史實。

古語云:「神於天,聖於地」,是說在天為神,在地為聖,天上的神下世轉生為聖人,與人類一起,在不同時期傳授給人類文明。小編參考大紀元中國歷史正述】及其他相關網文,整理了中國神傳文化中的一些神話傳說,以饗讀者,希望給我們的生命以啟迪。

(接上文)

5、伏羲創八卦

伏羲氏以風為姓,又稱庖犧氏、虙犧氏、炮犧氏、伏戲氏等,或稱太昊、羲皇,號雄皇氏或黃熊氏。這些也有可能不是同一個文明時期同一位神氏的名號,目前已無法考證,但就他的作為、成就而言,確是如出一轍。

伏羲氏被稱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他傳授給遠古人類博大玄奧的半神文化,始創八卦,開創了中華易學。

據記載,伏羲的故鄉華胥國是一個半神的國度。聖人負天命降世於人間,傳授給人類文化,帶領人類脫離野蠻狀態,回歸純真善良的本性,與神相通,成為半人半神的國度。

傳說在燧人氏統治末期,有一個地方叫華胥國,在華胥國有一個大澤叫雷澤。一天有巨人的足跡出現在雷澤中,華胥國有個女子,或稱華胥氏,出於好奇便以腳踩在巨人足跡上,從而有感而受孕,生下了伏羲氏。伏羲氏生下時天賦秉異,具有聖人之德,便代替燧人氏成為當時天下的王。

創立八卦,開創易理學

在伏羲氏統治時期,人類心靈和社會環境變得更加複雜,結繩記事已不能適應於人類生活。伏羲氏便將更抽象的「數」進行具象化,演化成八卦,並將八卦相乘,以每卦六爻,建立了六十四「象」,用以記事,與神明相通。所以八卦又被認為是中華文字的起源,是人類與天地神靈相通的工具,比文字具有更大的內涵與智慧,今天的人類已經讀不明白了。

易經‧繫辭》記載:「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在今天甘肅省天水市西部,有一卦台山,相傳這裡是伏羲畫八卦的地方。據說伏羲氏經常站在卦台山上,仰觀日月星辰,俯察地理地形,研究飛禽走獸的腳印和身上的花紋,洞察自然萬物的規律,取天地萬物之象以作八卦。

有一天,他正在卦台山上冥思苦想,突然一匹龍馬從卦台山對面山洞躍出,龍馬身上長有奇特的花紋(相傳為《河圖》)。這匹龍馬飛躍到山下渭水河中的一塊巨石上,這巨石形如太極,配合龍馬身上的花紋,頓時伏羲大悟,畫出了八卦。

那個躍出龍馬的山洞被稱為「龍馬洞」,渭水河中的那塊大石頭稱為「分心石」,這些地方至今仍在。

伏羲畫卦(圖片:攝圖網)

中華蓄牧業始祖及曆法始祖,制嫁娶禮儀,建中央官制,發明琴瑟等其它文明成就

《周易‧繫辭下》記載,伏羲發明網罟,教人類佃漁畜牧。網罟是用來捕捉魚類和禽獸的,傳說伏羲氏受蜘蛛結網的啟發而發明了網罟。網罟發明以後,人類從自然界中獲得了豐富的肉類食物。吃不完的活物,伏羲氏便教人加以豢養和畜牧,成為中華蓄牧業的始祖。伏羲氏解決了人類的食物問題,充實了廚房,所以又被稱為庖犧氏。

《禮記‧曲禮》記載,伏犧(伏羲)制定嫁娶禮儀,以兩張鹿皮為聘禮。

據說在伏羲之前,人類還沒有建立婚姻制度,處於群婚狀態,出生後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伏羲氏制定了聘禮、媒妁等一系列嫁娶制度,規定男聘女嫁,以男為姓,建立了姓氏制度,使男女間的關係不再隨意,從而規範了人倫道德,以別於禽獸,使真正的人類文明從此得以開創。

《繹史》說:「先聖(伏羲)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圖畫乾坤,以定人道。民始開悟,知有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道,長幼之序,於是百官立,王道乃生。」

伏羲還建立了中央官制。司馬貞的《三皇本紀》記載:「伏羲有龍之祥瑞,因此以龍紀官,號曰龍師。」

伏羲以龍來作為官職稱謂,如:居龍氏是負責建築的官職,土龍氏是負責管理田地、疆界的官職,水龍氏是負責灌溉、疏通的官職,等等。我們中華民族以龍為圖騰,中華人稱為龍的傳人,大概始於此吧。

伏羲還創造了甲歷,《通曆》載:「太昊始有甲歷。」據記載甲歷是以甲寅為元年,以干支記載歲、月、日、時的上古曆法,可能是我們中華曆法的始祖。

另外伏羲還發明了一弦琴與瑟,創作了《立基》、《駕辨》等曲,用音樂來教化百姓,淨化人類的心靈,規範人類的行為,提升人類的道德。

吳儀的《琴當序》記載說:「伏羲之琴,一弦,長七尺二寸。」在今天,中國的京族還彈奏著古老的一弦琴,據說是從遠古時流傳下來的,音色古雅優美,不知道是不是根源於伏羲當初發明的這個一弦琴。

《世本》記載說:「庖羲氏作瑟,五十弦。瑟,潔也。使人清潔於心,淳一於行。」是說伏羲氏發明的瑟是五十弦。

後來到了黃帝時,素女鼓瑟,黃帝覺得聲音太過於悲哀,哀不自禁,便將瑟一分為二,成為二十五弦。

【宋】馬麟所繪伏羲坐像(圖片:維基)

據說伏羲氏在位一百一十五年,去世後葬於陳(今河南省淮陽縣)。在今天的淮陽縣城北有伏羲古墓,歷代帝王多有祭祀。

6、中華歷史上第一位媒人女媧氏

我們說的中華歷史上第一位媒人是女媧氏,這個女媧氏不是造人補天的女媧,但因為兩者名號相同,所以常被混為一談。

女媧氏又稱女希氏,女皇,也以風為姓,具有聖人之德。傳說伏羲氏之後,女媧氏繼承了帝位,並承襲了伏羲氏的稱號。

《太平寰宇記》與《讀史方輿紀要》都有記載:「女媧定都於西華縣西二十里處,這個地方後來稱為媧城。」

《淮南子‧覽冥訓》記載:「伏羲、女媧不設法度,而以至德遺於後世。」是說伏羲氏、女媧氏以大德行教化天下,而不是靠設立法規管制天下,所以被頌揚為「以至德遺於後世」。

據說女媧氏完善了伏羲氏所建立的媒妁嫁娶制度,再次規範了人倫道德。她為男女婚姻牽線搭橋,誠心向上天禱告,得天地認可,而成為中華歷史上的第一位媒人,所以被後世奉為「媒神」或「高媒」。《繹史》引《風俗通義》中記載:「女媧禱神祠祈而為女媒,因置婚姻。」

另外女媧發明了笙簧這類吹奏樂器,又命令臣下製作了良管與斑管這兩種樂器,並且創作了樂曲「充樂」,以教化人心、陶冶民德,使天下大治。

《帝系譜》記載,女媧氏命令娥陵氏製作了都良管這種樂器,以和諧統一天下的聲律;又命令聖氏製作了斑管這種樂器;並且根據宇宙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與之相合,創作了「充樂」這種樂舞。樂舞譜成後,天下萬物都得以教化和規正,使萬事萬物無不從最細微處得到改變,使之同化大道,一切和諧有序。

《遁甲開山圖》說:女媧氏過後,又傳承了十五代,都承襲伏羲氏的稱號。

(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1019/1191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