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周曉輝:基辛格開出藥方 中南海卻不願做

作者:
就是這樣一位與幾屆中共領導人「結下深厚友誼」、存在相關利益的美國前高官,卻在此次訪問中國大陸前參加新加坡的彭博新經濟論壇上,發出了另一種聲音。據自由亞洲9日評論文章稱,基辛格在演講中很含蓄,但有三點表達得很清楚:一、北京需要超越自己的舊制度,才能真正引領亞洲;二、美中關係正在從合作轉為對抗;三、美中雙方都應該知道衝突的嚴重後果。

一周前,中共領導人的「老朋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再度訪問中國大陸,先後與習近平王岐山劉鶴會面,顯然中美貿易戰、中美關係走向何方是會談的重點。據報,在幾次會面中,中方領導人都強調了中美合作的「重要性」,表達了希望與美國「磋商和解」的意願。基辛格也表態「希望中美友好」。另有海外媒體報導稱,習近平托基辛格向川普政府傳話:只要不干預「中國發展道路和核心利益」,與美國都好談。

對於不少中國人來說,基辛格這個名字一點都不陌生。自1971年開始,他先後七十多次到訪中國,其中50次是官方訪問,受到了歷屆中共領導人的多次接見。他秘密促成了尼克森總統1972年訪問中國大陸,在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後,他曾幫助引進外國資本和技術,並利用自己在美國政界、商界的影響力為中共政府遊說。因此,他被中共視為可以影響美國政治的「老朋友」,自然,其所在的公司在中國市場也暢通無阻,攫取了不菲的利益。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與幾屆中共領導人「結下深厚友誼」、存在相關利益的美國前高官,卻在此次訪問中國大陸前參加新加坡的彭博新經濟論壇上,發出了另一種聲音。據自由亞洲9日評論文章稱,基辛格在演講中很含蓄,但有三點表達得很清楚:一、北京需要超越自己的舊制度,才能真正引領亞洲;二、美中關係正在從合作轉為對抗;三、美中雙方都應該知道衝突的嚴重後果。而其中最為尖銳的就是第一點,可以說,「超越舊制度」應該是基辛格為正面臨困局的北京當局開出的一個眾所周知的藥方。

基辛格的言辭與9月在北京參加論壇的、也是中國「老朋友」的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歐倫斯的警告不謀而合。歐倫斯坦言,「以前曾經支持中國的一些人士現在都沉默了」,而根本原因就在於中共一直沒有履行承諾。他還給出了解決貿易戰的唯一出路,那就是北京改變自身的政策,即降低關稅,降低非關稅的壁壘或者是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監管更加透明,將對外開放落實到實處。

也就是說,中共在美國商界、政界的「老朋友」們都在靜等北京超越舊制度,否則貿易戰仍將持續下去,而曾經支持北京的人將繼續保持沉默。這不能不說對北京是個沉重的打擊。

對於基辛格等老朋友們的藥方,中南海的高官們並非不知曉,對於「舊制度」的含義當然也瞭然於胸。如中南海主管文宣的常委王滬寧,早年非常喜歡讀書,曾認為法國托克維爾所著的《舊制度與大革命》值得一讀。

再如深受習近平信任的中共「編外常委」、現任國家副主席的王岐山,曾在2012年11月底主持召開反腐座談會時,向與會的8位學者推薦了《舊制度與大革命》一書,其傳遞出的不無憂慮的信號很多人都可以感知到。

在這本書中,托克維爾提出的一個重要觀點是:革命的發生並非總因為人們的處境越來越壞。最經常的情況是,一向毫無怨言、仿佛若無其事地忍受著最難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壓力減輕,他們就會猛力拋棄。

而當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前的情況與當今的中國有相似之處,人民都處於忍無可忍的狀態中。顯然,中共正陷入兩難的境地中。即當中共極權制度被撕開一個口子之後,民眾或許將不會滿足已經「廢黜」的成果,局勢難免會發生更加驚人的突變;但若不對舊制度改革,中共政權也無法維持即時的權力。中共無論進退,都是死局。

應該說,包括王岐山在內的中共高層幾年前就都意識到了改革風險很大,但「停滯、不改革,忽視社會的公平正義,只會增加群眾的不滿情緒,甚至使社會陷入動盪的危險境地」。因此,在過去五年中,北京當局無論是高調反腐、高喊「依法治國」口號,還是推行一系列經濟改革,都彰顯了其力圖平息社會矛盾、維持政權的努力。

然而,在中南海不願放棄中共邪惡政權、不願改弦更張、不願放棄舊制度的思想主導下,推出的諸多改革舉措實難推進。尤其在川普總統上任後,在貿易、軍事、政治、人權等方面對北京採取了較以往更為強硬的態度,「厲害的國」被打出原形,經濟全面下滑,投資者、企業家、消費者信心喪失,股市、匯率慘不忍睹,國內危機重重,這使得北京高層在找不到應對方法下,反而進一步加強了對國內輿論、民眾的鉗制,即通過高壓手段壓制民眾的不滿和反抗,以防止革命的爆發。

顯而易見,基辛格等開出的藥方,北京當權者不是不知道,因為不少有識之士都曾提出過相同的藥方,而是不願接受,也不願付諸實踐。向美國傳遞只要不干預「中國發展道路和核心利益」就什麼都好談的信號,就是在對世人表明,中共高層並不想超越舊制度。他們深知,這劑藥吞下去,就意味著要拋棄中共的一黨專制制度,就意味著中共政權難以保全,而這對父輩打天下、自己守天下的某些「紅二代」而言,似乎難以接受。但忠言逆耳利於行,朝朝代代的歷史早已告訴世人,逆天而行者的結局都很可悲。一次次良言充耳不聞,一次次機會錯過,留給中南海高層的時日還能有多少呢?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1117/1205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