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妄齋: 中國拒絕結構改革 下場恐怕比「黑船來航」慘烈
碼頭上裝貨的集裝箱
本月初美國副貿易代表率團到訪北京磋商貿易協議事宜,談判進入延長戰,其後雙方公布未見火藥味,輿論旋即表示兩國解決貿易紛爭前景樂觀。
據傳媒報道,中國提出新的解決貿易戰方案:截至2024年,6年內將向美國增購總值逾10,000億美元商品。按2018年數據,該年美國對中國出口約值3,230億美元。2018年6月,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代表中方提出該年增購總值700億美元能源、農業及製造業產品,並在未來數年間每年增購2,000億美元商品,以減低兩國之間的貿易差額。
換言之,中方的盤算並無多大新意—以時間換取空間,許諾“爆買”手法從數字上縮減貿易差距,拖延美國於3月1日對所有中國產品施加25%懲罰關稅。
美國要求:結構改革
可是,貿易數據並非導致兩國衝突的根源。美國提出強烈要求,主要是針對中國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藉自稱“發展中國家”取得較佳的政策條件,享有較長寬限期實現WTO要求承諾,盡取“自由貿易”的好處。
與此同時,中國卻行使保護主義,設立多項非關稅壁壘(如進口許可與配額、不合理的技術法例與產品標準、進入市場的服貿經營限制等),以及對出口產品補貼向海外傾銷等行政措施,營造不公平對等的貿易關係。
加上中國對知識產權毫無保障,放任國內企業剽竊外國的高新技術並應用於產業,並於內銷以至出口市場推出低廉價格排擠競爭對手。
以上種種,均切實侵害美國以至其他WTO成員國的利益。對於奉行自由貿易信條的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而言,無法忍爭,故此不惜藉發起關稅戰迫使中方以政策更張回應。
定期審查關稅懲罰恆常化
《路透社》的獨家消息,證明了美國促使中國制度改革的決心。
以美國貿易代表Robert Lighthizer為首的談判團官員,據報將重提上年5月曾建議中方准許定期審查,中國必須承諾貿易政領域改革並有所進展,美國將視乎情況而逐步撤銷關稅,反之亦然,正好應驗了前文所提到訂立可供檢驗標準與懲罰機制恆常化之策,以免中國採取拖延及羈縻手段矇混過關。
說是新限制,其實不然。條件一旦成立,一下子就會返回“最惠國待遇”(MFN)年審,也就是WTO以前的安排。只不過在90年代,美國主要針對向中國出售敏感軍事技術的國安憂慮,以及中國長期持續侵害國民人權的劣跡(尤以八九民運發生後)。該年審直至老布希的繼任者柯林頓上台後,將MFN的續期與人權問題脫勾為止,也自此種下了美中貿易不對等的禍根。
川普以老方法解決新問題,事實上已放棄長久以來透過改善中國經濟狀況帶來政治變革的願景,或者僅就其反人類罪行止於道德譴責,而是以直接而有效的策略,藉經貿制約中國國力進一步擴張,並持續向民主轉型中的國家輸出經濟表面自由化、政治加速集權的“中國模式”。
中國深悉要維持現今的中國模式必須維持鎖國。唯其下場恐怕比日本和平解決的“黑船來航”慘烈百倍。
閉關鎖國下場慘烈
另外還有與中國的資訊科技霸權、國力攀升息息相關的“中國製造2025”、“中國標準2035”及“千人計劃”,雖然前者基於貿易戰陰霾迫使中方轉趨低調,然而美方對此從來未有掉以輕心。
最終,更傳出美國拒絕本周由中方提議舉行的貿易規畫會談,會面預定派遣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及則務部副部長廖岷參與。主因據聞在中國就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無法提出具體可行方案,美國視之為拒絕結構改革的關鍵訊號,更示意中方暗堅持上述各項國策。其後雖被白宮首席經濟顧問Larry Kudlow否認存在上述會面,但呈現的鋪墊不順,已為劉鶴月末訪美與高級財政官員會面蒙上陰影。
相對於猜想白宮與中南海之間的棘手談判中誰佔上風,更關鍵的是結構問題,中國在入世以後觀念與政策並無踐行承諾,就此WTO並無有效罰治機制。美國是回對中國的審查,本質上與對北韓、伊朗的經濟制裁審查分別不大,中國惟一解決的方法就是認清自身處境,遵從國際遊戲規則。
不過,有別於與1793年馬戛爾尼使團代表英帝國與清國的貿易談判,如今中國並非不認識國際慣例,而是深悉要維持現今的中國模式,必須維持鎖國。沿此路進,其下場恐怕比日本和平解決的“黑船來航”慘烈百倍。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驚人之語熱門
- 王丹:李克強在公開背離習近平?
- 查建國:敬一丹被抄家不新鮮 我四次被抄家
- 傳四中全會前加開重磅會議 權斗高潮再臨?(組圖)
- 辛文:台海擦槍走火 中共面臨崩解 (圖)
- 諷刺:中紀委紅色娘子軍團大半陣亡(圖)
- 惡性循環最終會葬送中共 三大徵兆顯示中國已踏入歷史周期律
- 洪博學:瘟疫正在毀滅中共帝國
- 張林:美中衝突激化 中共特務將被美國第一時間清除 (1)
- 楊恆均幫中共玩火 可能成劉曉波第二(多圖)
- 丁咚:前地鐵司機馬杜羅就要跳車 委內瑞拉亂局下告誡中國 (組圖)
- 胡少江:能言善辯的王岐山無法為北京遮醜
- 滕彪:中共首席大法官沒讀過法學院 不是段子
- 傅志彬:山大王說不搶劫了 難道會去種地?
- 陳維健:胡德平勸習近平小心走上的「死亡之路」 其實是條活路
- 加拿大不是嚇大的(圖)
- 委內瑞拉 一手好牌被某主義打得稀爛 (圖)
- 梁京:習近平任內中國發生顏色革命的可能大大增加 (圖)
- 王友群:江澤民集團是習近平最大「政治隱憂」 (圖)
- 唐浩:華為孟晚舟引渡案 誰是最大輸家? (圖)
- 弧度度: 中美博弈 除非中共國這樣做 否則會慘敗
- 楊寧:委內瑞拉變天 中共害怕三件事
- 楊寧:絕密錄音曝轉基因真相 兩高官是罪魁(圖)
- 墨黑紙白:飯局正在慢慢成為中國男人的刑場(圖)
- 杜耀明:醫療制度快崩潰 涼薄政府罪難逃(圖)
- 網文:人民幣 182萬億的輪迴史 (組圖)
- 中國拒絕結構改革 下場恐怕比「黑船來航」慘烈(圖)
- 張三一言:在框內做反對派 借共產黨的刀斬共產黨
- 宋紫鳳: 漢武大功是窮兵黷武嗎?(上)(圖)
- 中國經濟前景堪憂 2018年GDP增長估計只有3%
- P2P往事 放貸的黃世仁與躲債的楊白勞 三觀怎麼就不正了
相關新聞
- 中美大戰 文武同時開演 習近平施壓 川普回擊 最後見分曉 (組圖)
- 無妄齋: 中國拒絕結構改革 下場恐怕比「黑船來航」慘烈(圖)
- 劉鶴帶來習近平「見面禮」 川普滿意嗎?中國經濟怎麼辦?4個字(圖/視頻)
- 美中前台展開經貿談判 後台進行軍事較量(組圖)
- 中美談判看點:中國政府補貼科技公司(圖)
- 飛利浦躲貿易戰關稅 美中產線要「乾坤大挪移」(圖)
- WTO前總幹事:中共不公平優勢 是國際貿易「索取者」
- 美中貿易談判展開 日媒:中國已準備結構改革藍圖
- 中美貿易戰能否休兵 關鍵在這5人
- 華爾街日報披露最新內幕 劉鶴中美貿易談判前景流出
- 中國經濟熄火因習近平矛盾相剋?還兼具拉美左右派執政弊端(組圖)
- 華為暗渡陳倉正運作突圍 德專家指出北京最大擔憂 晚舟成棄子?中共罕見低調
- 孟晚舟和華為大禍臨頭 美兩黨一面倒要求川普 眾多國際學者給加拿大鼓氣(組圖/視頻)
- 美主場逼中共投降 鷹鶴對決惡鬥連場(組圖)
- 孟晚舟要終成監牢「碗粥」?北京孤立無援 美國「寸土不讓」(圖/視頻)
- 經濟解析/華為案如何因應?中國當局面臨雙輸抉擇(圖)
- 謝田:中共濫印濫發人民幣超過360萬億 還沒崩盤的原因 (圖)
- 美國駐世貿大使指WTO的調查「毫無意義」(圖)
- 中美周三將重啟貿易談判 雙方仍存巨大分歧(圖)
- 生產率和人口問題當頭 中國經濟恐難再現繁榮(圖)
- 劉鶴飛抵華盛頓 關鍵談判即將開場(圖)
- 台企轉型布局 東南亞成企業投資首選、中國掉至第2(圖)
- 中共皮繃緊點 美鷹派確認加入新一輪貿易戰協商(圖)
- 美國起訴華為 孫明德:下一步可能是技術封鎖(圖)
- 越南出口數據大跌眼鏡:增速為負 咖啡、大米預計同比下滑近兩成
- 關鍵談判!聚焦中共三大問題 有個變化最先出現 因脆弱對台灣反而...(圖)
- 中共貿易談判最終底線在這 北京展示中國特色的開發 美國媒體大喊想都不要想
- 貿易戰:中國多省下調GDP 粵由6.8%調低至6%-6.5%(圖)
- 中美貿易戰影響進一步顯現 香港去年12月進出口驚現雙跌(圖)
- 劉鶴的中方代表團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