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丁東:楊小凱翻身的第一個推手——李銳往事之四

作者:

李銳一生當過許多人的伯樂,已故經濟學家楊小凱就是其中之一。

楊小凱學名楊曦光,生於1948年。父親楊第甫曾任湖南省委秘書長、統戰部長。1959年廬山會議後被打成右傾機會主義分子。1966年,楊曦光是長沙一中高一學生,和邢小群的姐姐是同班同學。1967年他寫了一張大字報《中國向何處去?》,劍指中國官僚特權階層,主張實行巴黎公社式的民主政體,影響很大。省革委籌備組負責人華國鋒認為此文是反革命。康生在1968年1月24日晚上說,楊曦光的《中國向何處去?》一文是「反革命的戰馬悲嗚」。「我有一個感覺,他的理論,絕不是中學生,甚至不是大學生寫的,他的背後有反革命黑手!」「要抓後台。他是楊第甫的兒子,我在1959年就注意到楊第甫了。」楊第甫為此受到追查,楊曦光的母親陳素被逼自殺。1969年11月,楊曦光以反革命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服刑期間,獄中難友不乏飽學之士,他虛心求教,自學了高等數學、經濟學、英語、電機、機械製圖和世界史,開始思考經濟理論數學化的問題。1978年4月刑滿釋放,到邵陽湖南新華印刷二廠做校對工。

1979年,楊曦光投考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研究生,專業打了零分,考官的批語是「看不懂」。於是他到北京找到父親的老朋友李銳求助。李銳認為,一個人能夠在監獄裡自修大學課程,且有了高深的研究成果,一定是個很了不得的人。以「看不懂」為理由打零分太霸道了。於是李銳讓李南央執筆,給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于光遠寫信,李銳附言。原文在于光遠處,是否保存已不可知。但于光遠的回信現在保存著,全文是:

李銳、李南央同志:

我準備讓楊小凱到我創設成立的技術經濟研究會或管理現代化研究會工作。到明年研究生招考時候,我將根據其一年的工作推薦他考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生。但有兩點需你們幫助解決:一、我們可以用全國科協名義發函到楊所在單位借調,但能否借調出來,我們恐無能為力。第二他來北京後住宿問題很難解決,他能否到什麼人家裡借住一年?

他六七年寫的文章已丟失,他本人能否把此文中心意思告訴我們一下?這一點雖不重要,但我們了解了,也比較好。

如何?即復。

于光遠

六月卅日

得于光遠相助,1980年楊曦光參加全國招收社會科學研究人員統一考試,被錄取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和技術經濟研究所實習研究員。為減少麻煩,從此以乳名楊小凱行世。他一面聽課、讀書,學習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理論、運籌學,一面開始計量經濟學研究,計算影子價格,翻譯經濟控制論的教材,並完成了自己的著作《經濟控制論初步》和《數理經濟學基礎》,這兩部著作,成為國內學子了解西方經濟學的門徑。這時,他已經躋身中國經濟學界前沿。

同時,楊小凱繼續為自己的罪名申訴。1981年,胡耀邦批示中央組織部:「楊曦光的問題要由法院依法處理」。但湖南高級法院重新審查後,仍然定性不變,改為免於刑事處分,就是說,仍然有罪,只是原來的刑罰太重了。

北京學術環境雖好,但戶口卡得很嚴。當時不興北漂,妻子和女兒仍然在長沙,與他兩地分居。1981年,武漢大學經濟管理系教師劉鷹到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進修,認識了楊小凱,知道他的才華非凡,於是寫信給經濟管理系黨委書記胡春芳,建議把楊小凱調到武漢大學任教。胡春芳也是熱心人,為此專程趕到長沙,向參加招生工作會議的校長劉道玉匯報。正好湖南省委書記毛致用來飯店看劉道玉。他當面向毛致用說明了意欲調楊小凱到武漢大學工作的想法。毛致用對楊小凱的情況很熟悉,直言不諱地說:「楊小凱受迫害是極左路線造成的,我們正在與中央有關部門商量給他平反的事,你們可以先把他調去使用,這對他改變環境和發揮作用是有好處的。」劉道玉提出:楊小凱的問題發生在湖南,因此希望湖南省委一定要給他徹底平反,不留尾巴;楊小凱的專案材料不要進檔轉到武漢大學;楊小凱的妻子一起調入武漢大學,以免造成新的兩地分居。毛致用書記當即表示同意。接著,劉道玉還拜訪了楊第甫,表達了求才若渴之意。這樣,從來沒有上過大學的楊小凱,憑自己的研究成果,登上了武漢大學的講壇,並在第二年被評為講師。

楊小凱在武漢大學除了開設「經濟控制論」、「數理經濟學」兩門新課,還發表了《湖北微觀經濟模型》等十幾篇論文。1982年7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計量經濟學中心主任鄒致莊教授到武漢大學講學,與楊小凱進行了深入的學術交流,十分欣賞他的學術天資,表示要邀請他去美國攻讀博士學位。

很快,楊小凱收到了鄒教授的邀請函,並獲得了福特基金會的資助。楊小凱向校方提出留學申請。但在校黨委常委會上討論時,絕大多數常委都不同意,理由是他坐過10年牢,政治上不可信任,像他這樣的人,到了資本主義社會還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這時,湖南省高級法院審判委員會經過重新審理,已經判定:《中國向何處去?》「屬於思想認識問題,不具有反革命目的,不構成犯罪。椐此,原一審、二審定性判處不當,均應予以撤消,對楊曦光宣告無罪。」劉道玉為楊小凱據理力爭:「既然是錯案,那坐牢一事就不應當影響他出國。」但是,他勢單力薄,楊小凱出國的申請仍遭到了否決。

無奈之下,劉道玉只好對楊小凱說:「看來,現在只能繞道走,撇開武大黨委。」並建議他請鄒至莊教授給國務院總理趙紫陽寫一封信,說明情況,要求幫助。鄒至莊的信得到趙紫陽的回應,他讓秘書李湘魯在鄒至莊的信上的批示:「鄒先生的要求應當支持,請武漢大學辦理。」

有了尚方寶劍,1983年劉道玉就直接批准楊小凱出國了。第二年5月,又批准他的妻子和女兒去美國探親,解除了他的後顧之憂。

1988年,楊小凱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本想回武漢大學效力。但此時劉道玉已經黯然去職。

楊小凱後來擔任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終身教授,當選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他有心報效桑梓,數度回國講學,被北京大學等校聘為客座教授。學界有人認為,楊小凱的學術成就,有可能問鼎諾貝爾經濟學獎。可惜的是,楊小凱2004年因癌症英年早逝,只活了55歲。一顆世界級的經濟學新星,過早地隕落。白髮人送黑髮人,李銳十分惋惜。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丁東小群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217/1247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