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你這樣吃飯 是會得癌症的

作者:

如今,時常看見有人因長期飲食不健康得胃癌腸癌的新聞。

但我們好像見怪不怪。

依舊因為「懶得做飯」而選擇外賣,

依舊抱怨工作忙碌而去吃外面的食肆,

依舊因為刷劇、遊戲而忘記了飯點。

常聽這樣一句話:你的懶,就是未來的癌。

圖片|風一樣的嬸子-攝

身體懶,口味重

我常疑惑,為什麼平日耗時的煲仔飯,點外賣卻可以半個小時就做好並配送。

後來才知道:那些作坊接到訂單時,並沒開火,而是把料理包微波爐加熱一下,裝入精美的包裝里,就成了「豉汁排骨煲仔飯,廣式腊味煲仔飯,香菇滑雞煲仔飯...」

圖片|果粒陳先生-攝

3個月前,有媒體爆料了外賣料理包的真相:你吃下的外賣,可能是廉價劣質的料理包。

料理包工廠的工人自己說,肉是買那些比市場便宜的貨,大批量買入,放入充滿血水的池子中,放入冰庫里,那些我們吃到的排骨粒甚至放了一年。

如果有原料變質了,他們只要油炸後,加入重味的佐料,就變成美味的佳肴,根本吃不出它的變質味道。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事實上,使用料理包在餐飲行業中並沒多大問題,但一個安全的料理包必定經過嚴格的檢測。

問題在於:我們無法得知點的外賣是不是變質的料理包?也難以想像這樣的食材會怎樣摧毀我們的健康?

對食材的鑑別,就像踏入一個充滿迷霧的叢林,你不知道下一步是懸崖還是急流。

把對健康的掌控權交付給這樣未知的食材,怎能放心?

吃進嘴裡的東西,還是要親眼見到,才安心。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口味重,體重重

記得以前看過的養生節目訪談,有位醫生談及他的一個病人:

那位病人35歲,在北京打拼十年,在事業稍有起色時,確診了腸癌晚期。原因很簡單:整整十年來他沒有開火做過飯,全是外賣、或下飯店。

一些飯店為了吸引顧客,增加菜品口感及色香味,都是高糖、重鹽、多油多味精。

陳曉卿在節目中說過,他問那些營銷非常好的餐廳訣竅是什麼?人家非常坦誠地說:

「手再重一點。」

圖片|Mity_Z4-攝

以前在外面吃飯,我會驚訝於飯店的清炒菜心,油光油光亮晶晶,好看極了。

直到自己有次放多了油,做出來的菜心也很好看,可用筷子夾起來,一擠能擠出好多油。

圖片|風一樣的嬸子-攝

偶爾在外面吃一盤辣子雞,骨酥肉爛,咸香入味,但吃完總感覺鹹得口渴,在家做的話,雖然菜品不甚好看,但起碼不會重口。

其實許多人已經用體檢報告證明:長期吃多油重鹽高糖的飯菜,身體腸胃都或多或少有各種慢性病,體重也穩步上漲。

圖片|蓓殼-攝

圖片|風一樣的嬸子-攝

有時候在外吃確實比家常菜好吃,但心中總不踏實,不知道你吃進了多少油鹽糖。

自己做飯最健康的地方就是:

油鹽糖多少勺,我心裡有個數。

畢竟論健康,外面的山珍海味,終不及自己做的清湯掛麵。

圖片|xue77-攝

不要讓懶,成為生活的癌

記得以前看過一句話:「選擇什麼樣的食材,就有什麼樣的生活。」

自己做飯,能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即便是粗茶淡飯,也能吃出心安,不會慌張。

以前有提過一個朋友,常說:「我一個人,懶得做飯啦。」

他家的廚房一直冷冷清清,沒一頓飯是自己做的,三餐除了外賣就是下館子。酒肉從沒少過,啤酒、燒烤、豬雜都是他最愛,還說著:「大酒大肉,那是對待生活的態度」。

長此以往,他臉上總有種臘黃色,關節開始疼痛,走路都有點難受,有點痛風的跡象。

不要讓懶,成為你不做飯的藉口,也不要讓懶成為生活的癌症。

①②圖片|施菊長-攝

後來他終於開始學做飯了,吃頓燒烤也會堅持喝著涼茶,慢慢學著做菜,買了一頓鍋碗瓢盆回家搗鼓。

他真正開始自己做飯後,廚房有了煙火,臉上氣色也變好了,整個人活得熱氣騰騰。

自己做飯,去一趟菜市場,在滿目琳琅的食材中,在菜販吆喝聲中,挑幾根排骨,買兩條魚,再讓老闆送兩根蔥,告訴他:你要做清蒸魚。

這才是安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自己親手做的粗茶淡飯,遠勝過外面飯菜的光怪陸離。

逛一趟菜市場,下一次廚房,並非只為那一碗食事煙火,也是一種人生態度。

是為了在一飯一蔬中,精緻過活。

圖片|鐘樓怪人的拾柒樓幻想·LoFoTo-攝

一輩子很長,你還要吃很多很多頓飯,也會面臨很多次飲食的修羅場。

別懶,自己做頓飯吧,

不慌,亦不忙,趟過這塵世的焦慮,方能走過這人間的恐慌。

最終你會發現,

世上沒有一種癌症是一天迸發的,

它們早已潛伏在你身體多年,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早早面對,

不要讓懶,成為生活的癌,

不要讓癌,成為明日的憂,

生活還要向前,

所以更要吃好喝好,日子過好。

作者:物道:使物有悅人之美,人有惜物之心。每天早上8:00,用文字訴說美好生活方式,為你搜羅全世界匠心好物。在這裡,找回你想要的精緻生活。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微博@物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324/126538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