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真正會養生的人 都只養這三處

不僅僅是養生,不是吃什麼補什麼,不是說早睡早起多運動,而是人生三養:養眼、養腦、養心。

物道君語:

有沒有發現,當我們養貓養狗時會很用心,擔心它吃不飽睡不好,但是對自己卻經常粗放粗養?

看上去似乎也沒太大問題,但是,人有沒有富養自己,終究會在後半生看出區別。不僅是身體健康,還有人品修行、氣質態度上。

如何才能真正地富養自己?

不僅僅是養生,不是吃什麼補什麼,不是說早睡早起多運動,而是人生三養:養眼、養腦、養心。

如果人是一棟房子,那麼眼睛是窗戶,腦是門戶,心是模樣。這幾樣構成了我們之所以是我們的原因。

透過窗,看見世界。有了門戶,被世界看見。而心,是一個人靈魂的模樣。

富養自己,便是養眼、養腦、養心。

圖片|ptsmxx-攝

養眼

何謂養眼?是以美好之物滋養自己,讓眼中所見皆有美景,讓眼睛學會發現美麗。

蔣勛曾有一次到一家公司做演講。他問在場的人,你們知道公司門口那排樹是什麼嗎?全場啞然。

他們每天都在這裡上下班,卻沒有人看見那排小葉欖仁的葉子很美,「綠色會在陽光里發亮」。

後來蔣勛再去那裡,就有個員工和他說:「謝謝你告訴我這件事,我現在下班後會先看看小葉欖仁再回家,所以不再和太太吵架了。」

圖片|不喜338-攝

圖片|cod9-攝

以美養眼,須得自己去看見美,去感受美。

每天上下班的時候,多看一眼路旁的花草樹木,留意生命綻放的美。周末有空時,不是埋頭宅在家玩手機,而是去野外走走,去看看展覽,去沉浸在美學的世界裡。

這個世界上,真正的美好,從不聲張,也不尋求關注,它需要我們去尋找、捕捉、看見。這個過程,亦是在養眼,滋養我們發現美的眼力。

圖片|zjyjiayu-攝

養腦

曾聽一位年長的朋友說,以前他們工作累了會想拿本書讀一下,當作放鬆休息。但今天的大多數年輕人是說看書更累,還是玩遊戲吧。

這兩種方式,倒也不必厚此薄彼。但若從養腦的角度來說,看書會比玩遊戲更好。

因為養腦,最重要的一點是為了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玩遊戲,是那一刻的全情投入,是腎上腺素的升高,獲得那一刻的快感。

而閱讀,是讓我們在思維、知識、觀點中碰撞,在千萬條路中尋找到自己內心更為認同的那條,並在以後未來的日子裡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隔壁王同學-攝

梁文道是一個很愛讀書的人,有人估算過他大概看了一萬多本書了。他讀書很多,而且也挑著看,比如這一些報刊雜誌講這個觀點,那也要看持不同觀點的其他媒體。

因為在他看來,閱讀不是為了全盤接受或接納,而是與不同作者碰撞,理解對方在說什麼,從而形成自己的觀察與思考方式。

唯有兼收並蓄,方能自成一家。

此處的閱讀,也不僅僅指讀書,去看更有思考意義的紀錄片、視頻也是一種深度閱讀,也是養腦的一種好方式。

唯有閱讀萬千世界,方能養腦自醒自省。

圖片|高溫尼古丁-攝

養心

說起養心,便想起了諸葛亮的那段話:「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如今,養心須得靜。是面對世界浮躁,沉得下來做事情,不去糾結這一刻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而是有著「上善若水」的氣質。

圖片|吾可取而代吃-攝

陶作家安藤雅信做的器物,常給人一種靜氣之美。它不爭不搶,就是物品該有的樣子,與人沉靜簡單地相處。

但這條路,他走得很長。年輕的時候,他一度希望自己成為一名傑出的陶藝家,渴望得到更多人的認可與欣賞。他會下意識地受到西方藝術的影響,想去迎合那樣的審美。

圖片|avatao-攝

但因為他的桀驁不馴,屢屢碰壁。後來,他去了印度、西藏,學習了藏傳佛教,在這一路的修心路上,漸漸發現了自己曾經太過浮躁,卻忘記了與自己安靜獨處,忘記了連接內心。

漸漸地,他不再刻意地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藝術家,而是只專注於做好手上的事,靜靜地將內心的豐富美麗表達出來,才有了那樣靜謐且舒適的物品。

圖片|avatao-攝

以靜養心,得讓我們先把心靜下來,專心於一些事。如果你能找得到能讓自己為之熱愛一生的事情,自然是好。

如若還未找到,不如每天或每周,抽一點時間,做一些讓自己手上可忙、必須專心的事。或者每晚臨睡前,獨處一下,問問自己今天過得好嗎,有什麼情緒還在糾結嗎,聽聽自己的心。

圖片|一隻小耳朵嗷-攝

靜靜地給自己一點時間,就當給心一個安靜的空間。

生活里總有那麼多雞毛蒜皮,如果我們不對自己好點,不愛自己多一點,怎麼對得起親愛的自己呢?

美以養眼,讀以養腦,靜以養心,人生三養,物道君的私藏小秘方,今天就送給你了。不謝,點個好看就行。

圖片|用戶154236186444427-攝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物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520/1291336.html